最近,國外的一個媒體在試車過程中,將某車的油門踏板踩斷。在讀者的評論區,該國網友狂噴某車的油門踏板是塑料做的,不安全,廠家不厚道。看到這裡,小編倒是很不厚道地笑了。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汽車作為一個「鐵疙瘩」,金屬材質在汽車上的應用應該佔到了很大比例。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上的金屬正越來越多地被其他材質所替代。如今的汽車行業內,由於考慮輕量化和安全性等因素,汽車上也是加入了越來越多的新材料。比如碳纖維、工程塑料、尼龍、樹脂等材質在車身和零部件上的使用,替代了傳統的鑄鐵、合金、玻璃等材質,以達到增強汽車的安全性、降低車輛自重等目的。例如smart 的前機蓋(相當於大眾朗逸的引擎蓋)還有門板等等很多車身覆蓋件,都是塑料材質。
至於汽車上的油門踏板之所以採用工程塑料而不是金屬,絕非是廠家刻意縮減成本,而是有著更深層次意義的安全考量。
相信大家很少有人仔細查看查看,汽車上都有哪些零部件的材質,和自己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今天,小編就列舉幾樣大家平時沒有留心觀察的地方。
相信,大多數人在有了車以後,很少會趴下去仔細瞅瞅駕駛座腳下幾個踏板的材質。小編還記得以前在老家開著自家的東方紅拖拉機的時候,坐著屁股下面滿是彈簧的座椅,踩著鑄鐵的油門,轟轟地爬坡,那種感覺爽得不行。扯遠了,在以前油門還是靠拉索控制的時候,汽車的安全設計標準、節油性能和輕量化等方面,不像如今的標準這麼高,所以油門踏板和踏板臂採用鑄鐵等金屬材質。
但是,現在的汽車多採用電子油門,噴油量全靠電子信號控制,加上整車的輕量化要求,所以目前市面上多數車型的油門踏板和踏板臂都採用了「塑料」材質。或許會有人說,把鑄鐵換成塑料,汽車廠家真會「偷工減料」,那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當兒戲。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就說較為常見的PA6材質(也就是尼龍)油門踏板臂,經過加強筋處理之後,其強度完全不遜色於金屬踏板臂,只要你不拿油門當剎車反覆使勁猛踩,可以說車輛報廢的時候,整個踏板機構也不會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如果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經過可潰縮設計的踏板臂還能夠反向斷裂,從而減小對駕駛員腿部的衝擊,降低傷害,相對提升了安全性。
說到油箱,現在由於我國對於具體選用什麼材質沒有做硬性要求,只要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即可。所以在我國,汽車油箱有鐵皮製成的,有鋁鎂合金製成的,也有工程塑料製成的。燃油作為易燃易爆物質,其儲存方式和安全性也受到很高的關注。那麼到底哪種材質製作的油箱更加安全呢?
如今很多人會認為,鐵皮製作的油箱由於成本低,加上易腐蝕,時間久了可能會造成漏油等問題。加上鐵質油箱容易帶電,恐引起燃油起火,所以安全性不高。而塑料材質的油箱,就不會產生這些問題。
其實先不說油箱鐵的好,還是塑料的好,任何材料都有兩面性。比如,鐵皮油箱在外力的擠壓之下,不會破碎,能夠有效地防止油料外洩,這也是鐵皮油箱的優點。而塑料油箱在外力的擠壓之下,破碎的機率就要高許多。總而言之,汽車零部件材質並不只限定於一種,只要符合國家安全規定的都能夠使用。
防撞梁是在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能夠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車輛受損程度,從而減少車輛在輕微碰撞後車輛的維修成本的一種裝置,主要由主梁、吸能盒和汽車車身縱梁連接,多為鋼製。防撞梁的韌性、剛性越好,給我們普通消費者的安全感越高。
拆開「塑料」前保險槓我們會發現,目前很多車型都在前保險槓和前防撞梁之間增加一層泡沫,這樣在和行人發生低速碰撞時,能夠起到保護行人和減少車輛受損程度的作用。這層泡沫的作用不容小覷,關鍵時候能夠降低不少維修成本。由於安全標準的限制,廠家在前防撞梁下的功夫很感人。
而拆開後保險槓有時候就會讓人「尷尬」了,有些車型的後防撞梁竟是一大塊泡沫材質製成的。很多人認為,後防撞梁採用泡沫塑料就是不厚道,其實不是這麼回事。防撞梁的作用是:在低速碰撞中降低維修成本,而不是保命。所以,好不好用,不看廣告看療效。金屬防撞梁之所以讓大部分人舉得「安全」,更多的還是一種心理作用,就好比不少人認為車身鋼板越厚越安全一樣。
車輛前大燈和尾燈的「玻璃罩」其實是高標號聚碳酸酯(又叫PC,樹脂眼鏡片就是這種材料)注塑成型的。聚碳酸酯硬度大、強度高、韌性大、抗紫外線、透光性好。所以,大燈罩長時間使用後顏色不會發生改變,透明度好。
大燈罩其實在過去是用玻璃製成的,但是玻璃的強度不夠,和行人發生碰撞碎裂容易對行人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如今的大燈罩基本都採用的是聚碳酸酯材質。
如今,材料的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新材料的某些物理特性已經遠勝於金屬。汽車行業作為全球幾大產業之一,自然也會走在新材料發展的前端。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翻看翻看自己的愛車,看看都有哪些零部件的材質超出了你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