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合金焊接刀具的加工工藝按工藝過程可以分為3部分:硬質合金﹑刀杆焊前加工﹑焊接﹑焊接後刀具加工。
硬質合金﹑刀具焊前加工工藝優化
1 焊接刀具的設計要求
硬質合金焊接刀具在焊接前為兩體單獨加工,為滿足刀具焊接和刀具焊接後的加工,焊接刀具設計中應考慮此類刀具的結構設計。焊接刀具刀齒部分前端和刀柄部分後端應加工頂心孔;焊接刀具刀齒與刀杆的結合部分應有良好的焊接結構。
2 焊接刀具焊前加工工藝優化
(1)刀齒部分加工工藝優化。刀齒部分採用硬質合金材料,加工中需要在左端加工頂心孔和引導部分,右端需要加工90°凸臺和連杆,通過使用中走絲完成連杆的粗加工,右端90°凸臺加工,使用磨刀機完成連杆的精加工,使用電脈衝完成頂心孔的加工,Φ6引導採用外磨和磨刀機完成加工。
(2)刀柄部分加工工藝優化。通過使用中走絲完成左端90°槽加工,使用車床﹑鉗研完成定位孔的加工。
3 硬質合金﹑刀杆焊接工藝優化
通過前期的課題摸索已經完成硬質合金與結構鋼的焊接具體工藝過程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釺料的選擇﹑焊劑的選擇﹑釺焊工藝。
3.1 釺料的選擇。①釺料應對被釺焊硬質合金和鋼基體有良好的潤溼能力,保證釺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與滲透性。②硬質合金的使用特點有較高的紅硬性,所以要保證釺焊焊縫在常溫下有足夠的硬度。③釺料的熔點要儘可能地低,以減少釺焊應力,防止發生裂紋,但釺料的熔點要高於焊縫的工作溫度300℃,保證正常切削。本次選用釺料為H62,HAG-45B進行對比實驗。
3.2 釺劑的選擇。釺劑的作用是使刀杆和釺焊表面的氧化物還原,使釺料能很好的潤溼被釺焊的金屬表面,一般釺劑的熔點低於釺料100℃以上,並有較好的流動性和較低的黏度。本次選用842銀焊劑,201銅焊劑進行對比實驗。釺劑實驗中需要配以適量水,加熱﹑攪拌成糊狀後使用。
3.3 硬質合金與鋼的釺焊工藝。(1)焊前準備。①焊前應檢查硬質合金是否有裂紋﹑彎曲等缺陷,保證釺焊面平整並保證有一定的幾何形狀,保持與基體間有良好的接觸。②對硬質合金進行噴砂處理去除釺焊表面的氧化層和黑色字母,防止脫焊。(2)釺焊過程。①焊接硬質合金工具時均勻加熱刀杆和刀頭是保證焊接質量的基本條件。如果硬質合金部分溫度高於刀杆,熔化後的釺料潤溼硬質合金而不能潤溼刀杆,接頭強度降低,沿焊縫剪切硬質合金時,釺料不破壞,而隨硬質合金脫開。如果相反,現象相反。②釺焊後的冷卻。冷卻時硬質合金片表面產生瞬時拉應力,硬質合金的抗拉應力大大低於抗壓應力。通常焊接後工件立即插入石灰槽或木炭粉槽中,使工件緩慢冷卻。有條件的可在釺焊後立即將工件放入220℃~250℃的爐內回火6h~8h。採用低溫回火處理能消除部分釺焊應力,減小裂紋和延長硬質合金工具使用壽命。③焊後清理。要對焊好的硬質合金工件進行焊後清理,以便將焊縫周圍殘餘的溶劑清理乾淨,常用清除方法是將焊後冷卻工件放入沸水中煮1h~2h左右,然後再進行噴砂處理,即可清除焊縫四周黏附的殘餘釺劑和氧化物。
3.4 刀具焊接情況報告。(1)對焊鉸刀5880的研製情況。5880焊接結果:跳動小於0.2的6把,跳動大於0.2小於0.4的2把,跳動大於0.4的4把;(2)卡比特對焊鉸刀焊接情況。卡比特對焊鉸刀焊接結果:由於採用新焊接結構,焊接合格率75%。
4 焊接後刀具加工工藝優化
通過研究焊接硬質合金的加工工藝,總結多次加工焊接刀具的工藝特點,制定全新的焊接硬質合金刀具加工工藝,採用粗磨﹑開槽﹑半精磨合金外徑的加工方式解決外磨加工中合金部分難加工的問題,通過半精磨﹑刃磨﹑精磨合金外徑的加工方式解決合金部分最終尺寸的加工問題,通過修磨卡比特長鉸刀,總結修磨經驗,使用刃磨加工刀齒后角完成刀具加工。其中切削倒角及其后角的加工,刃磨工序需要按圖紙要求尺寸進行,不能憑操作者的感覺,需要滿足使用要求。
5 現場實驗數據分析
從現有刀具對比情況看,實驗刀具在刀齒槽﹑前刀面處有接痕和凹陷,此處缺陷可能導致加工中刀具受力不均勻,可能影響刀具表面光度,待後續解決此問題。合金材料問題,刀具切削過程中切削熱量較大,溫度在70℃左右。現擬對合金材料焊接後的材質進行分析,對比焊接前後的組織差異(用來排除焊接溫度對合金材料的影響),並對合金材料作對比實驗,找出合金材料差異,待後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