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SR:負地磁異常區赤道極光
何飛等-NSR:負地磁異常區赤道極光 磁場和大氣共同造就並維繫了地球宜居環境。地球大氣中的分子、原子或離子從太陽輻射或高能離子流吸收能量後,就會產生發光現象。根據其產生機制不同,大氣發光現象可大致分為兩類:氣輝(Airglow)和極光(Aurora)。
-
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夜空現黃色亮光,專家:2020年首次地磁風暴來了
根據經驗天空觀察者菲利普·格蘭魯德的說法,這是2020年首次G1級地磁風暴,的確讓預報員感到意外。地磁風暴激發出來的北極光在北極圈附近天空不停地舞動。於是格蘭魯德拿起廣角相機站站在汽車頂部抓拍了一張非凡照片。格蘭魯德稱,與其他的極光照片相比,這是一張突破性的照片,因為照片上的大多數北極光看起來為翠綠色,少數極光看起來為紅色,而現在極光卻看起來為黃色。
-
什麼是太陽風,猛烈的太陽風會把地球吹跑嗎?
彗星是由冰雪和星際塵埃混雜形成的小天體,當一顆彗星運行到太陽較近時,彗星物質就會升華,也就是氣化,而太陽風會把彗星及其稀薄的升華氣態物質吹拂出一條長長尾巴,因此彗星就像一把發光的掃帚,又叫「掃帚星」。如果沒有太陽風,就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另一個就是極光。
-
太空最新發現:彗星67P也發出紫外極光,化身太陽風最美晴雨表
這是第一次發現,67P/C- G沒有磁場,卻能出人意料地通過外層激發出的氣體與太陽風粒子相互作用產生了極光。而金星,眾所周知是沒有地磁場,但太陽風強烈相互作用下,還是有足夠能力產生極光的。木星,永久性的極光,卻不是由太陽風產生的,卻是由一種神秘的,有待進一步研究發現的能量激發出來的。
-
太陽風再次來襲!世界多地現「血紅」極光,地球磁場出現多處破洞
經驗豐富的Yoneto立馬意識到這是一種非常少見的「血紅」極光,是天文奇觀中的奇觀。 Raybell表示,從太平洋時間凌晨2點左右開始,夜空就不斷地湧現大範圍極光,顏色基本為黃色,不過黃色極光之上出現紅色光柱。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黎明時分,紅色光柱最後變成了紫色。
-
捕捉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的「攻防」全景
捕捉太陽風和地球磁層的「攻防」全景 本報記者 唐 婷 天聞頻道 太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太陽系天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一直使用望遠鏡對木星兩極的極光進行觀測。近日,他們發表論文稱,太陽風對木星兩極加熱的程度超過預期,太陽風對木星的影響是「空間天氣的極端例子」。
-
太陽風正在「傾瀉」,科學家:引發g1級地磁風暴
一般來說,太陽風暴對以衛星為基礎的技術是有害的,因為它們會加熱地球的外層大氣,導致大氣膨脹,使衛星信號更難到達地面,同時它也會產生罕見的極光。提起太陽風暴的危害,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會影響軌道上的衛星,可能導致GPS導航、手機信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缺失。更重要的是,粒子的激增會導致「磁氣圈」中產生大電流,從而導致電力線中的電流高於正常水平,並且導致變壓器和發電站爆炸和斷電。
-
來自太陽和月球的禮物——太陽風和潮汐
有人問「太陽風是什麼?和潮汐有關係嗎?」在這裡我要說的是,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太陽風中是大量的帶電粒子,抵達地球時,被地球磁場所束縛,充其量引起地球的地磁擾動而已。而潮汐與萬有引力相關,所以和太陽風沒有直接的關係。既然提到了太陽風和潮汐,本文將為您科普一下太陽風和潮汐是什麼。什麼是太陽風?
-
在澳洲也能看到神奇的極光?就在今明兩天!
澳洲太空預報中心(Australian Space Forecast Centre)也已經發布了本周三(3月14日)至本周五(3月16日)的「地磁波動預警」。就像地球上有颳風、下雨、暴風雨這些天氣狀況一樣,太空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天氣,太陽風和太陽風暴都是太空中很常見的天氣現象。
-
在中國,想看個極光有多難?
圖/Wikipedia但現代人都明白,極光是太陽風與地球大氣共同的傑作。太陽風是太陽噴到太空中的帶電粒子流,大部分由電子和質子組成。這些看不見的風威力十分驚人,它的最高速度可達到每秒800千米,最遠能夠吹到220億千米的地方,遠遠超出了冥王星的軌道。
-
地磁北極急速偏移,極光也會「換地方」嗎?
隨著近年地磁北極的快速偏移,有的人想,能看到極光的區域是不是也會跟著偏移呢?近期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篇研究認為,不會。實際上,自1831年人們首次標記出地磁南北極起,地磁北極已經從加拿大北部的布西亞半島(Boothia Peninsula)向北冰洋偏移了2000多公裡。這種移動比較緩慢,平均每年9公裡的速度,因此負責標記磁極的工作者們每隔幾年調整一下記錄就可以了。但是進入本世紀以來,地磁北極移動速度突然加快,達到相當於每年50公裡的速度。
-
神秘天使——極光
長期觀測統計結果表明,極光最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分別稱作南極光區和北極光區。在極光區內差不多每天都會發生極光活動。在極光卵所包圍的內部區域,通常叫做極蓋區,在該區域內,極光出現的機會反而要比緯度較低的極光區來得少。在中低緯地區,尤其是近赤道區域,很少出現極光,但並不是說壓根兒觀測不到極光。
-
揭曉極光這一天象之謎:原來與太陽風暴有關
極光女神「厄俄斯」(但丁·加布裡爾·羅塞蒂畫)極光是怎麼產生的?極光這一天象之謎,直到最近這些年才逐漸有了合理的解釋。其實,這還要從這些光能的來源——太陽說起。從太陽上噴發出來的大量帶電粒子,以每秒幾百公裡的速度吹向行星際空間,形成太陽風。到達地球附近的粒子不斷撞擊地球磁場,並環繞地球流動。在太陽風的吹動下,地球磁場不再是對稱的,已經變成某種「流線型」。
-
【學習在線】太空中的影像——極光
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開始觀測極光,有著豐富的極光記錄。極光多種多樣,五彩繽紛,形狀不一,綺麗無比,在自然界中還沒有哪種現象能與之媲美。
-
NASA稱近日太陽風暴將襲擊地球 北美和英國大部分地區可見極光
據外媒報導,近日,一場可能破壞電力供應、影響衛星電視和觸發極光的太陽風暴將猛烈衝擊地球大氣層。科學家稱,太陽日冕上出現了一個大洞,極光將覆蓋北美和英國的大部分地區。快速移動的太陽風產生於恆星磁場向太空開放的地方,在衛星圖像中被捕捉為巨大的黑色區域。
-
科學家發現地磁北極正加速移動,向俄羅斯西伯利亞進發,或將反轉
地球有強大的磁場,這被認為是地球大氣層賴以存在的保障,我們也生活在其中,指南針就是憑藉地球磁場才指示南北的,極光現象也是因為地球有磁場才出現的,科學家認為它源自於地球的鐵鎳內核,但是由於地球內部的熔巖也是可以流動的,因此地球磁場的強弱以及磁極都會有變化。
-
挪威上空現極光渦旋,地磁場裂開一道口子
9月25日,由於太陽風過強,地球磁場裂開一道口子,出現了 G1級地磁風暴,給挪威羅弗敦上空上演了一場完美奇觀,一個直徑達數百公裡的罕見極光渦旋,看起來宛如一個發出綠光的「太極圖」。,北極圈地區每年都會出現大量極光,但是NASA一直在研究它們,尤其是那些另類的極光,NASA科學家發現,每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到來後,地球磁場就會被超強太陽風突破,出現磁場裂縫,這種現象被NASA稱為「羅素-麥克弗倫效應」,科學家根據地磁場裂縫的研究數據來了解地磁風暴有沒有任何相應的太陽風事件,從而了解太陽變化過程。
-
地球地磁的兩極「天翻地覆」的翻轉:磁極翻轉恐釀災難性後果
美國管理環境信息中心根據觀測數據指出,地磁北極在近50年間持續變換位置,變換周期為10年。歐洲空間局(ESA)曾於2016年5月發布報告說,地磁北極正快速地朝向亞洲東方偏移。自1999年以來,地球磁場強度在北美上空減弱3.5%,而在亞洲增強2%。地磁強度在大西洋南部的南美地區出現異常減弱2%,而且近7年來其減弱趨勢一直向西發展。
-
太陽風有什麼作用,太陽風暴有什麼危害及活動規律?
太陽風是怎麼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