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哭了的《藍色星球II》其實也講了一個恐怖故事

2020-12-06 自然使者

文:綠色和平行動派

捕食間隙休息的抹香鯨家族,沉睡的龐然大物也許在夢裡計劃著下一頓美食。

豔麗的水母,要去參加浮遊生物中的選美比賽一般。

把我們美哭的這部探索海洋世界的紀錄片便是豆瓣評分9.9、播放數輕鬆破億的《藍色星球 II》。91歲高齡「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大衛·愛登堡的低沉嗓音帶領觀眾或疾馳在海面,或深潛入海底,從熱帶的溫暖水域,到寒冷的極地,海洋與依附它生活的海洋生物的故事,總是講不膩。

嬉戲的海豚,靜謐的珊瑚,這中間卻出現了一個不速之客——塑料垃圾。這隻歷經數月沉落海底的塑料瓶被小丑魚看中了。為了給雌性魚在海葵上布置一塊有硬度的產卵地,幾隻小丑魚嘴尾並用,希望把這隻塑料瓶搬到海葵上。看起來效果並不理想,最終它們只得放棄。

在整部紀錄片拍攝的過程中,這位不速之客的出現遠遠不是孤例。製作團隊成員在接受採訪時說:「幾乎每次下潛我都會發現某種塑料,從塑料魚線,到糖果包裝,或是塑料瓶。」 海裡究竟隱匿了多少塑料垃圾?我們無法統計。但我們能追蹤到的是:每年有高達127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了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裝載量的塑料傾倒入了海洋。

更可怕的是,不僅是塑料垃圾的數量在威脅著畫面中出現的小丑魚、玳瑁龜、座頭鯨,還有它們無比漫長的「生命」,使其能持續威脅著海洋動物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研究顯示,在海洋條件下一隻塑料瓶可能需要數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其化學殘留物甚至會在海洋中留存更長時間。

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塊塑料可能纏繞大的海洋動物,如鯨魚,海龜和海鳥,而小塊塑料則被誤認為是食物——令海洋動物中毒或無法消化。在最近發表的一個研究中甚至發現珊瑚愛上了吃塑料,原因可能是塑料的化學添加物的味道對珊瑚造成吸引。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計,每年有數十萬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

問題還不僅限於海洋:塑料正在進入海洋食物鏈的每個層級,甚至回到人類的餐桌。最新的研究在牡蠣、貽貝和魚類中均檢出微塑料,科學家正在進一步研究這些海鮮中的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風險。

除了流浪在海洋的塑料垃圾,仍有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我們的生存環境。近日,紀錄片《塑料王國》獲得金馬獎「最佳剪輯」,再一次引起社會多方關注。我們的目光聚焦到塑料垃圾在中國進行回收處理過程中帶來汙染和傷痛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塑料垃圾還在如同潮水一般流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貨架上擺放著可口可樂 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塑料垃圾?

塑料因其耐用且用途廣泛,從發明之日起就獲得了廣泛使用。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公司持續大量地生產廉價的一次性塑料包裝,使用一次就被丟棄的產品,最終導致白色汙染如氣候變化一樣,成為人類最嚴重的環境威脅之一(但地球可不是一次性的呀)

以全球第二大塑料包裝類別「一次性塑料瓶"舉例,在2014年,PET塑料瓶的全球產量已高達5300億個,且還在以每年4.7%的速度繼續增長。雖然PET被稱為最具回收價值的塑料類別之一,可目前全球僅有一半左右的PET塑料瓶被回收利用。

減少塑料垃圾,看上去是個「hin大hin複雜」的問題,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一個地方入手: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讓那些本來就「可回收」的瓶子真正回收起來,讓更多被回收起來的再生塑料重回包裝行業,最終實現一個閉環

馬尼拉灣海灘的塑料垃圾 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那麼問題又來了——從誰開始呢?

2016年,綠色和平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得利、達能、胡椒博士和雀巢等全球六大軟飲品牌進行全面調查。除可口可樂外,這些被我們熟識和喜愛的飲料品牌,每年總計出售超過200萬噸塑料瓶,其重量超過了一萬隻藍鯨的體重。

而它們的平均再生料使用率僅為6.6%——這意味著他們還有巨大的潛力使用再生料!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軟飲料公司,可口可樂以「商業敏感信息」為理由拒絕透露其塑料包裝使用量。但據綠色和平估算,可口可樂每年生產約1100億隻一次性塑料瓶,其全球範圍內將近60%的包裝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瓶。而近些年,可口可樂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在所有包裝上的佔比越來越重,可重複使用的包裝比如玻璃瓶卻一直在下降。

是時候讓這些一次性塑料瓶的帶頭大哥們行動起來了!

目前,全球已有5大洲共18個國家的42萬支持者參與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向可口可樂發出同一個期許:「請減少你的塑料足跡」。

相關焦點

  • 豆瓣9.9,三億爆擊的《藍色星球II》,珍藏一堂震撼心靈的科幻課
    其實,很多人看紀錄片完全不過癮,所以現在,我們為大家奉上這本原汁原味的同期書:《 BBC全新4K海洋百科:藍色星球Ⅱ 》如果全家看紀錄片完全不過癮,非它莫屬!如果你想把大海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非它莫屬!產品名稱:《BBC全新4K海洋百科:藍色星球Ⅱ》適合人群:3-99
  • 豆瓣9.5分,2017年評分最高紀錄劇集 英國BBC《藍色星球II》
    即使是娛樂,也會去看明星開旅館,親子出遊……你也不想這樣,你也不想荒廢,你也不想,總是一個人那下面,看看你應該去欣賞的《藍色星球II》《藍色星球I》拍攝於2001年,可謂是「年代久遠」。時隔十六年,這個神一樣的團隊借用最領先·最前衛的拍攝手法,再一次拍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藍色星球。看完第二季第一集的小編只想說,這不只是進步,簡直是進化! 這麼說吧,想想你2001年用的手機,再看看現在,差別就是這麼大。在看的過程中,小編幾度落淚。
  • 果殼網對話《藍色星球2》主創:一部自然紀錄片的誕生
    你知道距離拍攝《藍色星球》已經過去十六年了,這十幾年裡在拍攝領域很多技術的發展飛快。在籌備《藍色星球2》的時候我們就一直在討論如何用新技術拍攝新故事。我自己對海洋浮遊生物非常著迷,它們是地球生態環境的基石,種類多如繁星,而我們對其了解卻非常有限。對紀錄片拍攝來說,拍攝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生物更是一大挑戰。我那時候覺得也許海洋浮遊生物發光現象是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的。
  • 《藍色星球》這部紀錄片驚豔了無數人,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藍色星球最為一部環境保護的紀錄片來講可謂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佳片,在劇中你會發現世界真是奇妙至極。即便我們無法親身體驗親眼目睹,但是通過攝影師的角度赴一場海底世界的視覺盛宴,無論是眼睛、耳朵還有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 《藍色星球II》背後的海洋觀測技術與裝備
    部分內容摘自:《藍色星球II》、《加拿大海底科學長期觀測網的研究進展》、《海洋環境監測裝備技術發展綜述》2020.8.12.海洋百科 藍色星球II在《藍色星球II》書末尾,該片出品人James Honeyborne和製片人Mark Brownlow
  • 《藍色星球2》大火 BBC口碑紀錄片是怎麼拍的?
    時隔16年,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在10月30日回歸,同時,在騰訊視頻每周同步播出,這意味著中國觀眾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堪稱「美到窒息」的海洋紀錄片了。看完預告片,許多人發現,BBC不僅這次又把紀錄片拍出了新境界,還在兩季期間,推出了被譽為「最具有好萊塢大片範兒」的《地球脈動2》和被稱為「腦洞開出新高度」的神作《荒野間諜》。
  • 《藍色星球2》強勢回歸!同一個世界,同一片海洋.
    有一種電影,它的故事完全真實,它的畫面每一幀都讓人震撼,也許說到這兒你已經猜到了-生態記錄片《藍色星球》。2001年BBC出品的紀錄片《藍色星球》可以說是世界探索海洋的自然紀錄片的「開山鼻祖」,以前所未有的視角向觀眾展現地球的神秘之美,並獲得豆瓣9.5分的高評。
  • 《藍色星球2》: 深入前所未見的海底世界
    16年後的今天,《藍色星球》第二季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和第一季一樣,該季每一集的每一幀,都能看出攝製團隊背後的艱辛。《藍色星球2》整個製作周期歷時四年,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與相關專業頂尖科學家一同進行的前期籌劃工作上。為了拍攝這部7集紀錄片,BBC自然歷史部一共進行了125次遠徵,拜訪了39個國家,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洋,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1000米深的海底。
  • 《藍色星球2》:深入前所未見的海底世界
    16年後的今天,《藍色星球》第二季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和第一季一樣,該季每一集的每一幀,都能看出攝製團隊背後的艱辛。《藍色星球2》整個製作周期歷時四年,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與相關專業頂尖科學家一同進行的前期籌劃工作上。為了拍攝這部7集紀錄片,BBC自然歷史部一共進行了125次遠徵,拜訪了39個國家,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洋,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1000米深的海底。
  • 今天講一個,關於託夢的故事
    很長一段時間,國人都被認為是沒有信仰的,但中國人其實是有自己的信仰,我們信仰祖先,我們有祖先崇拜。 所以每到這些節日,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我們的習俗也是我們表達孝順悼念的方法。 今天要講的是一位畫家朋友給我說的,不算故事,閒聊而已。 朋友是廣東客家人。
  • 把童話故事講成恐怖故事,我只服這5部電影!
    童話故事深受小朋友喜愛,是小朋友健康成長的必備良品。童話電影也同樣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可有一些電影講的明明是個童話故事,卻偏偏夾雜著恐怖驚悚的元素在其中,這樣的電影必須爸爸媽媽陪著寶寶觀看了。下面就來看下,這些電影是怎麼把童話故事講的陰森恐怖的!1.
  • 《藍色星球2》令人震撼的海洋世界
    正如原作藍色星球在十六年前所做到的那樣,藍色星球2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與視角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的魅力與演化的奇妙。然而,與前作相比,本作給我們帶來的更大的震撼來自於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方面,藍色星球2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短視與貪婪的惡果,從赤道到北極,從浮遊動物到巨鯨,氣候變化、塑料汙染和過度捕撈所造成的影響滲透進了海洋的每一個角落。但同時,藍色星球2也讓我們看到了保育工作者和科學界的努力,並清楚地展示了只要我們給海洋一個喘息的機會,她的堅韌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驚訝。看完這部作品,作為一個普通人或許會感到一些無助。
  • 《藍色星球2》把你美哭了,但你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嗎?
    在視覺呈現上,《藍色星球》以多樣的鏡頭語言和清晰的細節捕捉使影像充滿了真實感,但又不乏藝術性。開篇鏡頭便以鳥瞰的方式對準了大片藍色的海域,在畫面的慢慢推進下盡顯海洋的遼闊。片中大量運用了大全景的鏡頭處理,例如南極洲的冰川、澳大利大堡礁的珊瑚群等,從緩慢的節奏和宏大的視角下彰顯了生態環境的廣度和深度。
  • 這顆藍色的星球,本以為是第二個地球,沒想到卻是顆地獄之星
    甚至知道了銀河系之外同銀河系一樣的存在有無數個,這麼多的星球使得科學家們探索宇宙的熱情更高了,在對這些星球的探索中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這其中有一顆和地球非常像的藍色星球,看起來很可能是未來的第二地球選項之一,但是科學家們卻說,這顆星球就是一顆地獄之星。這是為什麼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那些經歷創傷性喪失的人,把一個故事翻來覆去地講,怎麼救?
    比如,在經歷了突然的、暴力的喪失事件後,一個人可能會不斷地重複跟身邊人講述死亡的故事。這種強迫性重述會演變成一種專注於其中、無止境、無望的恐怖敘述。2.在這痛苦的背景下運用創傷對話技術進行治療,聽起來會是怎樣的呢?…………來訪者: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樣沒完沒了地說。
  • 藍色星球2中最令人震驚的畫面
    戴維阿滕伯勒爵士分享的這些驚人畫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長得像外星人的生物的世界。這些讓人震驚的圖片發布於藍色星球2開播之前,BBC藍色星球2將在這個月晚些時候播出,該紀錄片在全球進行水下拍攝至少1000小時。這部深受觀眾喜愛的自然紀錄片督促全世界在未來減少塑料的使用,以此來控制塑料製品對於海洋越來越嚴重的危害。
  • 太陽系中讓人意想不到的恐怖星球,竟然是它!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星球,你一定想不到會是它!要問在太陽系中那個星球最恐怖,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是不是瞬間覺得太陽很恐怖,和平時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公公完全不是一個!木星外層的大氣層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出現亂流和風暴,醒目的藍色漩渦以華麗的圖案扭曲變幻,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觀。而是這華麗的圖案隱藏著恐怖兇險,如果你打算去木星旅行,你會瞬間被太陽系最大的壓力壓爆,外加被暴風電死,不留一點殘渣。
  • 《藍色星球2》錯過這部超震撼的紀錄片,保證你會哭成狗
    《藍色星球》是由英國BBC製作播出的8集電視系列紀錄片。該劇由艾雷斯泰·法瑟吉爾執導,大衛·艾登堡主持。該電視紀錄片介紹了海洋自然歷史,由海岸到海底,淺海地帶到深海域都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報導。十六年之後,歷經四年拍攝,「藍色星球」第二季,承諾會「超出觀眾想像,顛覆觀眾認知」,錯過了就等著後悔吧。
  • 《王朝》《大貓》《藍色星球II》《文明》……這些高分BBC紀錄片在...
    而另一部BBC出品的《藍色星球II》更是達到了9.8的高分。 3月11日,百視通與BBC Studios在上海舉行2019年明星IP上線聯合發布會,宣布百視通新引進總時長逾200小時的BBC紀錄片內容。
  • 《藍色星球2》短評
    《藍色星球2》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海洋生物紀錄片,由詹姆斯·霍尼伯內執導,大衛·愛登堡解說,漢斯·季默擔任主要配樂。片實現了自然歷史系列片首次在歐洲各國及亞洲地區的同步播出。藍色星球2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與視角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的魅力與演化的奇妙。然而,與前作相比,本作給我們帶來的更大的震撼來自於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觀影時會覺得世界真是奇妙至極。即便我們無法親身體驗親眼目睹,但是通過攝影師的角度赴一場海底世界的視覺盛宴,無論是眼睛、耳朵還有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