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加強醫療機構感控工作 這些科室被「點名」

2020-11-30 健康界

做好感控工作是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底線要求,5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提高感染性疾病診療防控能力,預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傳播,杜絕醫源性感染發生,防範化解感染暴發風險,切實加強感控管理。

這些科室要重點關注

《通知》提出,對感染性疾病病例較多,易發生人間傳播,特別是易發生醫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點關注並加強管理。

尤其是針對新生兒病房、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重症醫學科、器官(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室)、感染性疾病科、手術室、產房、急診科、口腔科、介入手術室、輸血科、內鏡室、消毒供應中心等重點部門和科室的特點,要制訂並落實具體防控措施。

重點科室要指定專人負責本科室感控工作,統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門業務指導。

降低潛在風險 嚴格執行傳染病預檢分診要求

《通知》要求,建立完善國家級、省級、醫療機構三級感染監測控制體系,逐步實現全國範圍內醫療機構感染前瞻性目標監測,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感染監測評估工作。

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重點科室的主動監測,對侵入性操作環節(例如手術治療、中心靜脈插管、留置導尿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透析治療、內鏡操作等)實現全覆蓋。

建立並實施基於風險評估結果開展感染高危人群篩查的工作機制。《通知》強調,規範預檢分診工作,落實醫療機構內傳染病防控措施,嚴格執行傳染病預檢分診要求。

《通知》要求,將發熱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狀、皮膚損害以及其他季節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狀、體徵的就診者納入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管理,重點詢問和關注,並了解就診者症狀出現以來的就醫、用藥情況。

此外,《通知》還將基於特定病種、操作和技術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納入重點病種臨床路徑管理和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參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與管理。

感控標準預防包括五種措施

《通知》明確,感控標準預防主要包括手衛生、隔離、環境清潔消毒、診療器械/物品清洗消毒與滅菌、安全注射等措施。

其中,環境和物體包括診療器械、醫療設備、床單元等表面,以及地面等實施清潔消毒或新風管理。

針對被朊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不明原因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在滅菌處置前應當先消毒。

《通知》提出,要嚴格執行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核心措施,核心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手衛生、接觸隔離、環境清潔消毒、可復用器械與物品的清潔消毒滅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無菌技術操作、標準預防、減少侵入性操作,以及必要的針對環境和患者的主動監測和幹預等。

疑似感染暴發或暴發後 必須及時報告

《通知》要求,建立感染暴發報告、調查和處置過程中的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預案,明確感控委員會、感控管理部門、感控專(兼)職人員及相關部門醫務人員在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工作中的職責,提高感染暴發的防控和處置水平,降低感染造成的傷害。

發生疑似感染暴發或暴發後,醫療機構必須按照規定及時報告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組織有關專家指導醫療機構開展感染暴發的醫療救治及調查處置工作,並提供相應的指導和技術支持。

《通知》要求建立醫務人員感染性病原體職業暴露預防、處置及上報制度,感染性病原體職業暴露按傳播途徑分類,主要包括血源性暴露、呼吸道暴露、消化道暴露和接觸暴露等。

每年至少一次培訓 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鈎

根據《通知》,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建立感控全員培訓制度,制訂培訓大綱和培訓計劃,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感控法律法規、知識和技能專項培訓。

文件提出,培訓對象要覆蓋全體醫務人員以及醫療機構的管理、後勤(包括外包服務)等人員。將參加培訓情況以及考核結果作為重要內容,納入醫師定期考核、護士執業註冊、藥學、醫技以及其他人員檔案管理等,並與職稱晉升、績效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日常監督、管理和指導,將感控工作作為「一票否決」項納入醫療機構等級評審、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等工作。

附: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要求加強醫療機構感控工作,疑似暴發必須及時報告
    5月2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重視並做好感控工作,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技術標準,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診療防控能力,預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傳播,杜絕醫源性感染發生,防範化解感染暴發風險,切實加強感控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
  •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機構短缺藥品分類分級與替代...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機構短缺藥品分類分級與替代使用技術指南的通知國衛辦藥政函〔2019〕6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按照《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國衛藥政發〔2017〕37號)要求,我委在《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短缺藥品管理指南(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這類醫療機構績效變了
    附《通知》及考核指標表:關於加強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9〕2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二級公立醫院要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規定填寫病案首頁,使用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的疾病分類編碼、手術操作編碼、醫學名詞術語集(二級中醫院使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的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中醫名詞術語集),加強臨床數據標準化、規範化管理和質控工作,保證病案首頁的質量,確保績效考核數據客觀真實。
  • 國家衛生健康委:所有城市儲備醫療設備、耗材(附清單)
    NO.2每個城市都要有這個機構實施意見指出,每個城市都應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全力滿足檢測需求,加強實驗室建設。各地要加強三級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縣(區)級及以上疾控機構、海關及有條件的縣醫院實驗室建設,使其具備開展新冠病毒檢測能力。
  • 市衛生健康委召開2020年丹東市健康教育隊伍業務培訓班
    為全面提升我市健康教育隊伍業務水平,提高衛生健康系統宣傳工作者的能力素質,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的輿情管控能力,由市衛生健康委主辦、寬甸衛生健康局承辦於11月25日-27日在寬甸縣組織召開了「2020年丹東市健康教育隊伍業務培訓班」。
  • ...健康委完成基礎醫療衛生機構檢驗專業人員新冠檢測技能培訓工作
    為提升西寧市核酸檢測能力,做好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市疾控中心完成了對西寧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7名檢驗專業人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能培訓工作。參訓學員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全部培訓內容,均在培訓班結業理論考試及實操考核中取得了良好成績,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儲備了實驗室的專業技術檢測人才,同時加快我市核酸檢測能力的提升。【來源:西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天津市:推進各級疾控機構加強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設
    通知所附的《關於落實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的任務分工》(以下簡稱《任務分工》)稱,根據《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國發〔2020〕6號),結合本市實際,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任務。
  • 省衛生健康委召開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培訓會
    為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11月17日下午,省衛生健康委在蘭州召開全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培訓會。會議傳達了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省疾控中心專家就《甘肅省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總倉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方案(試行)》《甘肅省進口冷鏈食品存儲總倉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引(試行)》做了專題培訓。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明出席會議並講話。
  • 王鈞調研全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
    1月1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鈞在調研我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加強班子隊伍建設,提升硬體條件設施,突出優勢重點學科建設,提高醫療醫技水平,建設人民滿意
  • 「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
    為進一步規範全國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推進消除母嬰傳播進程,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制定並印發了《預防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規範(2020年版)》,以下為《規範》原文及文件解讀。各地要加強預防母嬰傳播相關物資和資金管理。按照相關規定,對試劑、藥品、設備等物資及時招標採購,確保採購物資質量、品目和數量滿足工作要求,避免浪費或斷檔。嚴格執行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確保國家預防母嬰傳播項目經費用於疾病檢測、綜合幹預、隨訪和管理等工作。做好預防母嬰傳播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協同工作,合理安排經費使用,並做好與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政策的銜接,提高服務效能,增強群眾獲得感。
  •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
    國衛辦醫函〔2020〕1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醫療」的優勢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診療諮詢服務,現就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 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2020年空氣汙染(霧霾)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與...
    11月13日,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2020年空氣汙染(霧霾)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與防護工作會議。市疾控中心、人民醫院、醫療急救中心、中心醫院、仁傑醫院、宣州區澄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第六小學等監測單位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參會。
  • 國家衛生健康委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聯防聯控檢查組來安徽省督查...
    11月16-18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於開展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聯防聯控交叉調研和2020年「湖區五省」血吸蟲病聯防聯控督導檢查工作安排,由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明浩帶隊的檢查組一行5人,對安徽省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防控和聯防聯控工作進行督查。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高俊文出席匯報會並講話。
  • 國家衛健委:取消部分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核發,加強事...
    北京市衛健委約談院感防控督查中發現問題的醫療衛生機構2.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南區)建設在渝啟動3. 天津、河北與北京新冠病例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4. 武漢 77 家醫院年內實施新的清算方式,向過度醫療說不,市民看病將按「病組」打包付費5. 南京林業大學 1 學生確診肺結核 校方:另有 4 名疑似病例已送醫6.
  • DRG應用六大關鍵,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DRG主任鄧小虹解惑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DRG成為了醫療行業中使用頻次最高的熱詞之一。對於這個舶來品,包括政府機構、企業、醫院、保險乃至病人都有很多疑問。為了解答這些疑問,國務院參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DRG質控中心主任鄧小虹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四屆國家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論壇上針對DRG系統及其應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講解和答疑。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的通知》(滬府辦發〔2015〕6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衛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門<關於加強本市社區健康服務促進健康城市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滬府辦發〔2019〕2號)、《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精神,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標準(2018年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評價指南(2019
  • ...廳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等分別負責,各相關部門參與)(三)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和移動實驗室。堅持中西醫並重,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加強藥品和醫療防護物資儲備,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推進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改造,推動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
  •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到河北指導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要求...
    本文轉自【健康中國】;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委託,1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赴河北省指導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實地考察石家莊市小果莊村、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和定點醫療救治機構、隔離點等,組織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深入研判疫情形勢,與河北省委
  • 全國8437個醫療衛生機構可開展核酸檢測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2020年以來,我國不斷加強核酸實驗室的建設,加強人員的培訓,各地的核酸檢測水平和效率大幅提升,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
  • 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的建議
    雖然這些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弱、差、亂、難」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強基層」的整體效果並不明顯。  醫療衛生人才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一切醫療衛生服務的首要前提,「新醫改」以來,國家逐漸規範醫務人員培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