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突傳大好消息,我國成功研究出稀土鎂合金!

2020-09-19 連雲港高品再生資源

稀土鎂合金中試線又有新突破。日前,內蒙古包頭稀土研究院開發出了鋯顆粒尺寸低於600 nm的稀土鎂鋯晶粒細化劑產品,填補了對應高效率、低成本鎂合金晶粒細化劑的產品空白。

「這為開發面向航空飛行器座椅、汽車安全構件等軌道交通裝備的高強度鑄造/變形鎂合金材料提供了可能。」包頭稀土研究院鎂合金項目組主任胡文鑫說道。

據介紹,目前工業上普遍採用鎂鋯中間合金作為晶粒細化劑,市場現有產品存在鋯元素細化效率低(低於40%)、鋯顆粒大量沉積、細化劑成本高、雜質含量高以及細化工藝操作不穩定等諸多問題,對實際工業應用帶來極大困難。

「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是對鎂合金材料性能調控的最根本、最顯著的技術方法之一。鋯元素和稀土元素均為鎂合金的有效細化元素,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胡文鑫說。

基於前期針對稀土和鋯元素對鎂合金耦合細化機制的研究成果,輔之以全新的冶金工藝製備方法,讓分布更密集、體積更小的鋯粒子為鎂晶核提供更多的附著機會,同時稀土元素加強了結晶過程中鎂晶核在鋯粒子表面的附著能力,可以實現鎂合金晶粒的高效率細化。

截至目前,該產品已經完成小規模生產工藝的研發,產品已經客戶使用驗證,產品細化效率大於80%,成本較傳統鎂鋯晶粒細化劑降低20%以上。

「這項技術對稀土鎂合金鑄錠產品的產業化意義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減少產品內外金屬顆粒的不均勻性,讓內外合金顆粒大小基本保持一致,極大地提高合金的應力水平,讓合金更耐用。」胡文鑫指著稀土鎂合金產品說。

稀土鎂合金製備系統。(受訪單位供圖)

據了解,伴隨新能源汽車以及國內5G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更輕、散熱性能更好、耐腐蝕性能優異的輕合金材料市場需求強烈,但對應性能的要求也越發苛刻。

「我們研究鑭、鈰等稀土元素對鎂合金散熱性能的作用機制,開發出低成本散熱稀土鎂合金工程材料,綜合評定性能已等同於現有鋁合金散熱材料,比使用鋁合金節約成本5%以上。」胡文鑫自信地說。

基於稀土對鎂合金散熱性能的作用機制和對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的突破,包頭稀土研究院在半連續鑄造及冷室壓鑄的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們聯合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集中自主研發了半連續鑄造技術,突破熔體淨化細晶技術、低頻電磁鑄造控制技術、自流式澆鑄控制技術等技術,經過技術集成,突破性解決大尺寸稀土鎂合金棒材內應力大、徑向晶粒尺寸差異大、力學性能不均等技術難點。」胡文鑫激動地說,這項合成技術代表國內領先的鎂合金材料半連續鑄造技術,為後續大尺寸、高品質鍛造輪轂以及擠壓型材的低成本化奠定技術與產品基礎。

不僅如此,包頭稀土研究院引進的QC830冷室壓鑄系統,目前已具備實現最大直徑為550 mm的大尺寸稀土鎂合金棒材的產業化製備技術,同時依託中試平臺,實現大尺寸棒材產品的中試化級別製備,實現300噸/年稀土鎂合金薄壁器件製備能力,加速推進稀土鎂合金材料的下遊終端應用。

對未來的技術研發,胡文鑫有自己的打算,他們將面向通訊工程及民用電子行業的高性能散熱鎂合金與功能性鎂合金材料,對鎂合金材料的低壓鑄造、半固態成型等加工成型技術進行研發,實現對應器件與製品的示範化應用。(來源:洲際礦山)

相關焦點

  • 一套新技術讓稀土鎂合金改頭換面
    近日,包頭稀土研究院開發出了鋯顆粒尺寸低於600 nm的稀土鎂鋯晶粒細化劑產品,填補了對應高效率、低成本鎂合金晶粒細化劑的產品空白。「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是對鎂合金材料性能調控的最根本、最顯著的技術方法之一,鋯元素和稀土元素均為鎂合金的有效細化元素,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是我們一直研究的重點。」胡文鑫說。
  • 丁文江:帶領團隊在稀土鎂合金等領域實現應用突破
    市科技功臣獎獲得者丁文江(資料)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鎂有易燃燒、易腐蝕、強度低等瓶頸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江在鎂材料領域研究了整整31年,帶領團隊在稀土鎂合金、醫用生物鎂、鎂基能源材料等三個領域取得成果,實現了應用突破。昨天,丁文江榮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鑄造老師上課讀海涅詩句  63歲的丁文江,讀書時其實更喜歡文科。「我當年最大的理想是當記者。」丁文江笑著說。然而造化弄人。
  • 雲海金屬:公司稀土鎂合金,主要應用在汽車、電子等行業領域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雲海金屬提問, 請問貴司軍工資質認證還需多久,軍工是否已經使用了貴司的鎂金屬棒,另外公司下半年市場布局都有哪些?貴司的稀土鎂合金應用於哪些產品領域?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稀土鎂合金,主要應用在汽車、電子等行業領域。 軍工產品使用的高性能鎂合金棒材是公司生產的,提供繪軍工單位的深加工部件目前是下遊客戶生產的。公司通過軍工認證後,深加工部件也由公司直接生產供應,謝謝。
  • 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應用 我國應如何利用稀土儲量世界第一的優勢?
    稀土永磁材料應用日益廣泛,已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對於「中國製造2025」的成功實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在目前已探明的稀土儲量中,我國儲量居世界第一,號稱稀土王國。這為今後我國大力發展稀土永磁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稀土永磁材料的出現對推動工業進步,特別是電機工業、辦公自動化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稀土鎂合金等三個產業化項目投產
    生意社09月15日訊 近日,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中試產業化項目正式開工投產,本次開工投產項目分別是稀土鎂合金、稀土鈦合金製品、稀土氧化物塗層等三個產業化項目,項目選址於內蒙古中天宏遠再製造股份公司內,總投資額達3億元,廠房佔地面積約4.5畝。
  • 稀土功能材料2035發展戰略研究「稀土永磁材料部分節選」
    本文介紹了稀土功能材料產業的背景和發展現狀,分析了我國稀土功能材料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面向新材料強國2035發展戰略的發展思路和重點發展方向,從強化稀土領域的戰略預判和政策扶植、加強稀土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加強稀土優勢團隊和人才建設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為促進稀土功能材料的領域發展,實現我國從稀土大國向稀土強國的戰略性轉變提供參考。
  • 稀土是啥?中國供應全球80%份額,能用稀土卡別人「脖子」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稀土,稀土是17種特殊元素的統稱,在化學周期表中 是U系元素和啫梗元素的總稱,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它嚴格意義上是元素 並不是稀有土壤的意思,只不過當時人們普遍將不溶於水固體氧化物稱為土,而稀土是瑞典科學家在氧化物分離出來的,在當時看來十分稀少,因此得名稀土。
  • 企業研究出綠色高效稀土催化劑 為「大煙囪」強力去汙
    受訪者供圖  日前,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希捷環保)對外公布消息,其自主研發生產的稀土基脫硝催化劑已安全使用超過24000小時,性能穩定,仍在安全運行中。  自此,如何在催化劑中充分利用好稀土材料獨特的4f軌道結構和優異的氧化還原性質,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團隊研究的重點。  最大程度優化催化劑性能  在位於包頭市的華能淄博白楊河發電有限公司六號爐,記者近距離觀察和了解了SCR脫硝系統和稀土基脫硝催化劑。
  • 強國資本 中東有石油 中國有稀土
    與中國多個科研單位合作研製出一個叫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圓滿的送入國際空間站。 這一核心部件就是用的我國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的稀土永磁,一般的磁鐵首先要通電才能產生較大的磁能,稀土永磁不同,無需供電,它的磁能積本身就很大,這個磁譜儀上的磁圈其磁場強度高達1400高斯。
  • 稀土型SCR脫硝催化劑開發成功
    近日,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研製並生產出稀土型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填補了我國大氣防治領域煙氣脫硝催化劑的空白。  「我們的SCR煙氣脫硝裝置採用高塵型工藝,反應器布置在省煤器與空氣預熱器之間。每臺鍋爐設2臺SCR反應器,沿鍋爐中心線對稱布置。
  • 幸虧有了徐光憲,提出「串級萃取理論」,結束了我國稀土賤賣局面
    徐光憲:研究出提純理論,才結束了我國稀土賤賣局面 引言:稀土不僅是因為稀有而貴重,更重要的是稀土具有重大的戰略用途,而稀土很多國家都是沒有的,我國探明的稀土儲存量位居世界第一,於是就有很多國家向外國購買稀土。
  • 稀土叫土卻貴如黃金!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引來連連讚嘆
    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鉕、釤、銪;重稀土包括: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飛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
  • 稀土材料在VOCs降解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部分稀土基材料在VOCs處理上的效果優於貴金屬催化劑,在實際工程中也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在文獻及工程調研的基礎上,綜述了稀土基材料在國內外催化領域、吸附領域以及實際工程應用中的現狀,分析了稀土材料的優勢以及目前面臨的難題。從吸附、催化等角度分析了稀土材料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同時結合我國當前國情指出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案,期望能為稀土材料在VOCs治理領域的更好發展提供參考。
  • Geomega成功完成稀土試點工廠測試
    Geomega Resources Inc.官方消息,公司是一家稀土開採、精煉和回收的清潔技術開發商,日前宣布其稀土試驗廠(「試驗廠」)的測試和優化工作已經成功完成,該試驗廠位於魁北克省布徹維爾的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設施。
  • 稀土金屬礦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這類礦物通常稱為稀土礦物,如獨居石、氟碳鈰礦等。作為礦物的雜質元素,以類質同象置換的形式,分散於造巖礦物和稀有金屬礦物中,這類礦物可稱為含有稀土元素的礦物。 如磷灰石、螢石等,呈離子狀態被吸附於某些礦物的表面或顆粒間。這類礦物主要是各種粘土礦物、雲母類礦物。這類狀態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 新材料的寵兒 稀土,中國的稀土資源
    中國稀土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根據美國地質研究局數據,世界稀土基礎儲量為154000千噸,儲量排名依次為中國從2007年底世界稀土儲量分布來看,中國儲量依舊是第一,但是佔世界的份額卻在下降,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由於西方國家出於保護戰略金屬的目的有意識地降低稀土開採量,其稀土資源份額呈現上升趨勢。我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 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我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稀土資源成礦條件十分有利、礦床類型齊全、分布面廣而又相對集中。
  • 為國所需,幾改科研方向,將稀土純度提高到99.99%
    萃取在當時還只是一個研究方向,實際上是一種分析方法,是分析化學當中將元素進行分離處理的方法。由於相關學科資料十分稀缺,徐光憲從整理資料入手,在上千個卡片中尋找線索,總結出關於萃取的普遍規律,使這些研究成果能迅速運用到我國的原子能工業中。1964年,徐光憲參加了二機部在青島召開的絕密會議。
  • 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然成為一個科技大國,科學研究不斷發展,近期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正是看中可燃冰的未來潛力,我國加大對可燃冰的研究,終於在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順利完成!
  • Nature Communications: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中稀土元素賦存機制研究
    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最早於1969年在我國贛州龍南地區花崗質巖石的風化殼中發現,後發現鹼性火成巖(基性-超基性巖、鹼性花崗巖、鹼性巖)和變質巖等基巖的風化殼中也可形成稀土資源可觀的離子吸附型礦床(Sanematsu and Watanabe, 2016; Li et al., 2017,2019)。
  • 稀土新聞|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稀土元素因電子層結構獨特,而具有優異的磁、光、電等物理和化學特性,在新能源汽車、航天航空等高新技術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接下來主要介紹的是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一、顯示器的發光材料 稀土元素中釔、銪是紅色螢光粉的主要原料,廣泛應用於彩色電視機、計算機及各種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