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能源領域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總之,中國是一個既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又有珍貴稀奇動植物群;既有神奇豐富的文化遺產,又有千姿百態的民族風情的國家這不,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即可燃冰後,又發現了上億噸級石油「稀土」!而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率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隨著技術更加成熟化,未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戰略性能源或將被代替,因為可燃冰可直接燃燒,而且產生的熱量是這些能源的10倍之多。而就在這個時候,媒體又傳來新進展,新疆首個千億立方米油氣田再次新增一口日產氣量7.7萬立方米的高產氣井。
-
中國能源領域又傳喜訊,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中國也憑此成為了全球首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新加坡《聯合早報》曾發布消息稱,中國管轄海域內蘊藏著儲量極為豐富的可燃冰資源,據相關預測,總量可達數百億噸油當量。而據國土資源部介紹,全球範圍內,可燃冰已探明儲量是現有天然氣、石油儲量的兩倍,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面對石油能源儲量日趨減少的現狀,可燃冰的開採利用備受各國重視。
-
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大家也都知道,能源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三要素之一,對於國家的發展十分重要。人類一直都沒有停止對光明和能源的探索,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一直探索一直進步。如今除了資源的勘探開採,新能源也備受重視,中國在這一方面成就不小。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
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可燃冰大家都知道吧,可燃冰是人類近些年探索的一種新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可燃冰自身的溫度較高,一定程度上能夠取代煤炭資源發揮作用,同時其燃燒還不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體,對環境造成傷害。
-
中國繼人造太陽後,再攻克石油中的稀土,美國或將嗅到新能源危機
比如,中國消費者上午可以在天津吃著包子,而到了下午就可以在青島喝啤酒、吃海鮮等,再比如,高鐵也可以在電商黃金周期間為電商、快遞等企業提供網絡化高鐵快運服務,努力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物流服務需求。
-
世界正在為石油喋喋不休時,中國繼可燃冰後,又取得新能源多項突破
實際上,這正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石油經濟和油價起伏不定的一個縮影。也進一步說明,石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和當前全球最主要能源的價值所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石油不可再生等一些特點,近年,全球試圖突破石油的桎梏,而探尋新能源作為替代品的進程也正在不斷加速。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和發現,還是新能源的探尋,中國企業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提起能源,你會想到什麼?煤、石油、天然氣?估計很難想到冷冷的冰吧。2017年,我國科研工作者將蘊藏在海底的可燃冰點燃為熊熊火焰。今天,捷報再傳——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神狐火炬」再一次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
-
再傳捷報!中國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自然資源部3月26日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據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介紹,本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技術,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從海底以下237米至304米的可燃冰礦藏中開採出天然氣。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保障能源的供給對於中國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由於中國在海外的能源命脈需要經過各方勢力的「家門口」,一旦國際局勢緊張就有被「卡住」的風險,中國又該如何解決呢? 發展軍事力量對海外能源通道進行保護只能治標,中國畢竟還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全球設立軍事基地。而最近中國對於海底可燃冰的試採成功,卻提供了一個可以治本的方法。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它燃燒值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明顯高於煤炭、石油,燃燒汙染卻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潔環保。它資源儲量豐富——可燃冰廣泛分布於全球大洋海域,以及陸地凍土層和極地下面。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
我國又發現10億噸級大油田 中國石油市值大增超200億
國慶節前夕,中國石油發布重磅利好公告,在鄂爾多斯勘探發現10億噸級大油田,在四川累計探明萬億方頁巖氣大氣區。公告稱,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生油層勘探獲得重大發現,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這意味著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
-
中國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可燃冰究竟是什麼?
【每日科技網】 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被稱為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後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氣,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 據了解,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量是現有天然氣、石油儲量的兩倍,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美國、日本等國均已經在各自海域發現並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中國海南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樣品,從而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4個通過研發計劃採到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家。
-
再傳捷報:中國「渤海灣」近日發現儲量,超1億噸的大型油田
汽車、飛機、輪船沒有石油,交通就會癱瘓;鍋爐、加熱爐沒有石油,工廠就會停工;沒有石油還會經常出現限電和停電。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自從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兩個世紀以來,石油都是支撐工業化和機械化文明的一個能源。而直到現在,世界仍然靠石油而轉動。
-
好消息:繼千億級大氣田後,中國又發現儲量超1億噸大油田!
受多重因素影響,目前全球油價仍未能擺脫低迷的態勢;再加上,當前美國、委內瑞拉、伊朗等國在原油進出口方面又陷分歧,國際原油市場似乎也再次風雲突起。但所幸,在當前油市動蕩頻現之際,中國市場則在原油勘探發現迎來了一大利好消息。
-
捷報!我國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2 可燃冰開採超難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介紹,可燃冰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前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首次發現可燃冰,自此這一新型礦物出現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然而可燃冰作為深海裡的一種固態物質,開採難度十分高。可燃冰在常溫常壓下極不穩定,稍有不慎便會導致甲烷洩漏,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從全球各國對可燃冰的開發歷程看,美國、加拿大進行過陸上試採,但效果不佳。
-
科學家發現新型能源「可燃冰」,超過石油天然氣,網友:人類福利
科學家發現新型的能源「可燃冰」,超過石油和天然氣,網友:人類福利!隨著人類前進的步伐的持續邁動,人類不僅隨著嫦娥飛奔到了月球之上,還隨著精衛下到了浩瀚深海。不過隨著一樣「能燃燒的冰」的發現,人們轉移了注意力,開始關注這麼奇怪的冰了。接下來就讓小編和大家聊聊這個可以燃燒的冰吧!其實這個可以燃燒的冰是有名字的,它叫做天然氣水合物,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被發現了。它的儲量是現今人類掌握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的兩倍之多。如今,人們給它取了個好記的小名——可燃冰。它生活在冰冷的深海底部,也偶爾會出現在島嶼的斜坡地帶等地。
-
南海一場大火後,緩解我國能源問題,科學家在南海發現大量可燃冰
能源問題一直是各個國家考慮的重點大家常常會在各種場合被告知全球能源緊缺的問題,不論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還是在新聞中,都能看到如何節省能源和尋找替代物,能源短缺的確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面臨的一大問題。能源物質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果能源不足,那麼很多工作都無法正常開展。當然大家也都知道,其實現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早就開始進行了能源替代物的尋找和研發工作。這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
-
中國石油正式進入可燃冰開發領域,2030年左右將實現商業化開採!
萬眾期待的可燃冰什麼時候能商業化開採?中國石油總裁汪東進近日表示,這一目標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為此,中國石油剛剛同國土部、廣東省政府籤署了可燃冰開發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可期。文 | 阿七8月24日,中國石油總裁汪東進宣布,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對這一21世紀最重要能源的商業化開發。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這是我國繼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鑽獲甲烷水合物之後的又一重大成果。青海省甲烷水合物儲量約佔我國陸域甲烷水合物儲量的1/4。據「可燃冰」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105隊隊長、總工程師文懷軍介紹,青海木裡煤田含可燃冰巖層段埋藏淺,只有130—300多米,這為可燃冰開採提供很大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