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裸露「可燃冰」
[video:20170923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裸露可燃冰]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日前發布消息,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
-
南海可燃冰開發提速 海南成能源大省指日可待
南海可燃冰估計儲量700億噸,開發有利促進海南經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月21日公布了名為《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的研究報告,報告稱,目前已在中國海域內發現大量可燃冰儲量,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估計相當於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50%左右,在未來10年,中國將投入8億元進行勘探研究,預計2010—2015年進行試開採。
-
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可燃冰」
新華社青島9月22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交匯點訊 在遙遠的中國南海,不久前剛剛誕生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我國設計研發的「藍鯨2號」半潛式鑽井平臺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而此次被試採的主角,正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神秘物質可燃冰。作為未來能源之星,它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
科學家在我國南海發現「可燃冰」,儲存量世界第一,開採具有難度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2日發布的消息來看,科學家在我國的南海發現了迄今為止第一次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此次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其他國家的科學家是否也曾經發現過可燃冰呢?而我國南海發現的可燃冰是一個可燃冰聚集的地區,從科學家的預測來看
-
南海發現大面積「可燃冰」儲量約194億立方米
南海可燃冰勘探露出「冰山一角」。儲量約為194億立方米記者從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了解到,2007年5月,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委託輝固國際集團公司Bavenit號鑽探船承擔我國首個天然氣水合物鑽探航次,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歷時52天,完成先導孔鑽探8個,取心孔鑽探5個,在其中3個鑽孔發現並獲取了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的重大突破。
-
隨著南海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闡述太多,一個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在中國的南海北部富含著大量的可燃冰,在我國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對南部北部的深達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我國在這片神狐海域進行的第二次可燃冰開採試驗圓滿成功。隨著南海的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南海一直以豐富的資源聞名,近期,我國科學家在開採可燃冰資源時,取得了重大突破,百萬方燃氣噴薄而出,創下兩項世界紀錄。據《人民日報》報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了重大突破。
-
中國在南海海域發現巨型「可燃冰」分布區
(原標題:我國在南海發現新的巨型「可燃冰」分布區)
-
中國能源領域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中國南海試採可燃冰成功 開發利用是世界性難題?
可燃冰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它經過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像其他常規化石能源一樣還會生成其他氧化物汙染。科學家認為,可燃冰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由於管道經常發生堵塞,工程師將管道剖開,發現了這種奇怪的「冰塊」,堵塞住了天然氣的輸送,對這種物質進行研究後,才知道是天然氣與水的結合物,有很強的燃燒能力。
-
中國南海存在豐富的「可燃冰」資源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權威專家今天透過此間媒體披露,中國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估計相當於全國石油總量的一半。 據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海洋能專家樊栓獅研究員介紹,「可燃冰」是天然氣(甲烷類)被包進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溫與壓力下形成的透明結晶。美國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發現了它,中國近年才開始對其進行研究。 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可燃冰」的優點更為突出。
-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關於可燃冰的開採,其實是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的,首先要有一些海上鑽井平臺以及下潛設備,有這些技術的支持才能夠發現海底的可燃冰,而我國在生活海域的可燃冰探測,其實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在2017年是完成了首次的嘗試,而那一次的整體結果也是比較可觀的。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2017-05-30 13:21:07 來源:中國檢測網 閱讀: 次 前段時間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引起全球關注。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工業時代的成熟,必然的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及不可再生的資源。能源也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著蛻變,從最原始的煤炭時代演變到石油時代,再慢慢過渡到如今的新能源時代。——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
我國南海重大發現,26國密切關注開採動態!
我國南海獲得重大發現,可燃冰價值堪比黃金通俗來說,可燃冰就是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類似於冰的一種晶體物質,也就是天然氣水合物,根據它遇火就迅速燃燒的特質,國際社會將它命名為「可燃冰」。儘管1立方米可燃冰相當於164立方米的甲烷,但可燃冰在燃燒過程中,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外,幾乎不會產生任何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物質,因此,早在可燃冰問世之初,它就被世界看成是一種燃燒值高、清潔無汙染的新型能源,不過,雖然海洋中探明的可燃冰分布廣泛且儲量大,可由於海洋環境限制,開採就成為使用可燃冰的首要難題,因此,當我國南海發現了可燃冰資源後,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都表示,隨著中國開採實驗的圓滿結束
-
南海海域燃起火光,為國創造近5000億利潤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以及讓人最為自豪的勘探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如今的發展速度,有多麼迅速了。最近有消息稱,我國南部海域燃燒了數千噸「金」,引起了世界各地專家的密切關注!這是怎麼回事?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1948年,前蘇聯科學家根據人為環境中可燃冰產生的條件作出推測:如果滿足低溫高壓、有氣有水的條件,也可能有天然可燃冰存在。20世紀60年代,上述推測被證實,可燃冰礦藏在西西伯利亞凍土地區麥索雅哈氣田被發現。直到1971年,美國學者在深海鑽探巖心中首次發現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概念才正式被提出。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前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首次發現可燃冰,自此這一新型礦物出現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然而可燃冰作為深海裡的一種固態物質,開採難度十分高。可燃冰在常溫常壓下極不穩定,稍有不慎便會導致甲烷洩漏,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從全球各國對可燃冰的開發歷程看,美國、加拿大進行過陸上試採,但效果不佳。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是一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相比傳統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雖然被重視的較晚,卻是一種「高潛力」能源。
-
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世界上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既需要新能源的時代,雖然說我們現在已經發現的新能源已經有風能、太陽能等但是這一些新能源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風能就只能在風量比較大的地方建設發電站,然後將其進行能量轉換。而太陽能可以說是在每個地方都可以將其利用,但是也需要考慮,像冬天這樣沒有太陽的時候,所以以大家就開始對一些更新的能源進行探索,比如說可燃冰的開採。可燃冰作為能源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保障其實是比較可靠的,因為他提供的能量比較大,而且只要能夠成功的開採,那麼他就可以完美的供應給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