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南海海域燃起火光,為國創造近5000億利潤

2020-08-28 快閃M社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以及讓人最為自豪的勘探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如今的發展速度,有多麼迅速了。最近有消息稱,我國南部海域燃燒了數千噸「金」,引起了世界各地專家的密切關注!這是怎麼回事?

此前,中國南海一把火燒出5000億噸「黃金」,世界26國專家密切關注。究竟,這5000億噸「黃金」是何物呢?在找尋新型能源的道路上,各個國家逐漸意識到了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因此他們紛紛致力於發展海上力量。鑽研海洋採礦技術,也成了新世紀世界各國都在追逐的潮流。我們都知道,地球上70%的面積都被蔚藍的海水覆蓋著,大海中蘊藏著的巨大寶藏足以讓全人類使用數千年之久。

然而,可燃冰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時更給地球生存環境埋下隱患,畢竟可燃冰中所包含的甲烷,一旦洩露,將會帶來遠超二氧化碳20倍的溫室效應,再加上可燃冰大多都以固態形式存在,一旦將其開採,那麼從海底搬至海面的過程中,甲烷很有可能面臨揮發,到那時,整個大氣都會遭受巨大傷害,因此,全球都在積極尋找更加先進的開採技術。

在大家沒有探索過的海洋深處,總是蘊藏著很多秘密和寶藏。在我們國家南海地區,有一片南海,這裡是中國最大面積也是最深的海域。正是因為這片南海面積大,所以裡面蘊藏著很豐富的東西。目前中國的科學家就在這裡發現了一種新能源,名字叫做——可燃冰。在中國科學家的實驗中,在海底點燃了一把火,於是就遇到了可燃冰,便立即在海面上燃起熊熊大火,經過專家勘測發現,南海的可燃冰儲量可觀。

所謂可燃冰就是一種類似於冰的固體物質,它一燃燒時能夠釋放能量,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在燃燒之後不會產生任何有害廢渣,相對於傳統的化石能源,可燃冰對環境的汙染要小很多,並且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變成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水,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清潔且對環境有利的能源了。

說到可燃冰試採成功,「藍鯨一號」功勞不小,「藍鯨一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也正是因為這樣,美國和日本這樣大量消耗資源的國家,才會迫不及待地對我國發出邀請,希望與我國進行技術合作,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從我國獲取一部分可燃冰資源,以此來減少自身的能源消耗。

我們相信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對於海洋的探索我們一直都在堅持著,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未知資源被發掘。這一次世界將目光聚焦在中國,未來中國也將會成為世界的中心,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生狀況?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各國:速度太快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非常廣闊,並且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不過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一次我們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這一次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矚目。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各國紛紛表示:速度太快。
  • 1000人緊急前往南海「支援」,外媒:速度太快
    如今海洋中已發現有20多萬種生物,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已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國海域。據科學家估算,全世界海洋能的總儲量約為766億千瓦,技術上可利用的儲量約為64億千瓦,大約與當前全世界發電裝機總功率相當,可見海洋能儲量是多麼巨大。而我國是一個人口和工業大國,對資源的依賴性非常高,因此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尋找可以利用的新資源。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發生了啥?
  • 中國的南海訴求究竟是什麼
    整個南海海域的面積為350萬平方公裡,其中南海九條斷續線之內,中國主張擁有主權、管轄權的海域面積為200多萬平方公裡。也就是說,中國對南海200多萬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島礁灘沙和海域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主權和管轄權。  中國尚未公布南沙領海基線  中國南海疆域的形成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 海嘯隨時有可能發生在中國周邊海域的任何地點
    美國夏威夷島希洛市建有一座海嘯紀念館,至今讓遊客流連,懷念近百年來這裡發生十次海嘯的慘重人員和財產損失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造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中國網26日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今天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
  • 為什麼我國南海海域的九段線不是連續的?
    我們國家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陸域和海域的國土面積也在一點點的變化。但是觀察我們現在的中國地圖,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地圖中南海海域的國界線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九段線」的地方不是連續的?觀察地圖我們可以得出來,在南海諸多群島處的國界線是由九個線段所包裹起來的,但是反觀內陸地區的國界線卻都是連著的一整條線段。
  • 發生了啥事?南海突現7個「大蟬蛹」,歐美多國徹底坐不住了
    在我們廢墟發展的幾十年間,各領域大大小小取得很多的突破,這次在我國南海發生了什麼事情?突然出現7個「大蟬蛹」,歐美各國在得知消息後,徹底坐不住了!01南海出現7個「大蟬蛹」南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之一,其面積大概有210萬平方公裡,在南海這塊區域,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在我國陸地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加強對南海的開發,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國資源匱乏的問題。特別是在如今,南海的變得越來越重要。
  • 又發生了啥大事?1000人出現在南海,再引世界各國關注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是非常廣的,而且海底還深藏著很多豐富的資源,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了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次我們國家又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前往南海,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 我國在南海海域首次發現多種稀有鯨豚種類
    新華社三亞5月10日電(記者劉鄧)歷時14天、總航程約2500公裡,「2019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深潛鯨類科考」航次10日順利返回三亞,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南海相應海域開展深潛和遠海性鯨類科學考察。
  • 什麼是毗連區?什麼是專屬經濟區?海域的劃分你了解多少?
    我國有四大領海,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具體的知識點我們已經有一篇專門的文章做了說明,這裡就不再贅述。在以往的學習中,有些小夥伴反映不了解海域的劃分,不了解什麼是毗連區,什麼是專屬經濟區,以及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 社科院專家介紹各國對南海實際控制與石油開採情況
    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90%以上的石油輸入要依賴南海這個航道;經過南海航道運輸的液化天然氣,佔世界總貿易額的三分之二。就中國來講,通往國外的近40條航線中,超過一半以上的航線經過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氣,數據顯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大約有180個,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我們稱之為「第二個大慶」。
  • 中國南海的自然資源
    硅藻類群中以角剌藻屬和菱形藻屬為優勢屬種。南沙群島海區屬於熱帶生物區系範疇,以硅藻和甲藻為主要生態類群,有褐藻8種、綠藻27種、珊瑚藻12種、紅藻18種。底棲及潮間帶海藻西南中沙群島海區約有近千種,為中國四大海區之冠。經濟價值較大的種屬有紫菜屬、石花菜屬、雞毛菜屬、凝花菜屬、海蘿屬等20個屬。常見的品種有鳳尾藻、江蘺、蕨藻、總狀蕨藻、網胰藻、團扇藻、圈扇藻等。
  • 「最燃」正能量民族舞劇《醒·獅》南海首演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11月28日晚,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南海影劇院上演,這部由廣州歌舞劇院創演的《醒·獅》,有「史上最燃」主旋律舞劇的美譽,這也是該劇首次在南海演出。據悉,《醒·獅》以清末廣州三元裡鄉民抵禦外侮為背景,以三元裡村窮小子阿醒與富家子弟龍少爭奪獅王的故事為線索。獅王爭奪大賽當日,侵略者的炮火襲來,廣州城破,家園滿目蒼夷。民族大難當前,阿醒、龍少二人恩怨消除,攜手抗爭,擊鼓出獅,與三元裡眾鄉親共同抵禦外敵。
  • 南海海域首次實現中英文海況預報
    「南海海況預報(英文版)播發啟動暨籤約儀式」暨「南海海況預報(英文版)首播儀式」。 郭軍 攝中新網廣州6月8日電 (記者 郭軍)6月8日上午9時,隨著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通信中心首條英文版南海海況預報報文發出,南海海域首次實現中英文海況預報。
  • 海底「冰塊」也能燃出熊熊火焰!
    5月16日,「藍鯨一號」鑽探平臺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進行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作業。新華社發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當天上午,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藍鯨一號」上向世界宣布:中國在神狐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 颱風巴蓬移入南海 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11-14級,陣風15-16級
    12月25日下午5點鐘其中心仍位於菲律賓中部群島附近海域(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東偏南方約104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預計,「巴蓬」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於今天夜間到明天凌晨移入南海東部,並將於29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
  • 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可燃冰」
    新華社青島9月22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 南海發現大面積「可燃冰」儲量約194億立方米
    近日,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探成果報告》通過終審,《報告》明確指出,科考人員在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鑽探目標區內圈定11個可燃冰礦體,儲量約為194億立方米,顯現出良好的天然氣資源潛力。
  • 南海局勢及南沙群島爭議: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
    自1991年至2010年底,中國與東協國家貿易總額從不到80億美元增長了約37倍,增至近3000億美元。這期間中國的經濟總量快速增長,而東南亞國家除了內部存在困難的個別國家,大部分國家的經濟總量也都增長了5倍以上。  南海形勢是從2009年、特別是從2012年後開始加劇緊張起來的。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在東亞區域合作經歷蓬勃發展之後,南海問題如何發展到了今天這一步?
  • 廣東陽江一貨車隧道內起火,裝載的5000小鴨子近半存活
    11月6日晚上20時14分左右,在廣東陽江陽春鵝步嶺隧道中央,一輛正在行駛的貨車突然起火。接到報警後,119指揮中心先後調派陽春河西消防救援站、高新特勤站趕赴現場。到場後,隧道內瀰漫著濃煙,車頭猛烈燃燒,不時傳來嘰嘰喳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