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生狀況?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各國:速度太快

2020-09-11 百事橫評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非常廣闊,並且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不過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一次我們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這一次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矚目。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各國紛紛表示:速度太快。

原來,這一次我們在南海發現了可燃冰資源,這種資源比煤炭資源的可燃性還要高,並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如果真的能夠用可燃冰代替煤炭,對於我國的發展來說肯定有著很大的好處。因此我們國家在經過南海探測之後,居然發現可燃冰的儲量十分巨大,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根據專家推測道,這樣的可燃冰如果可以全面進行開採和利用的話,能夠使我國使用上百年根本沒有問題,並且還能給我們提供近5000億的利潤。原來我們國家對國內資源的開發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為了遵守可持續發展理念,我們就開始保護地方資源,還花費大量的資金從國外進口來滿足市場需求。我們都了解這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我們才會多次勘測新能源。可燃冰就是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溫高壓下生成的化合物,外形神似冰塊卻能燃燒而得名。

最讓人意外的就是它儲量是天然氣和石油的兩倍,是一種清潔無汙染的新能能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這樣的能源熱值非常高,並且燃燒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石油和天然氣之後最佳的替代能源。如果真的能夠好好地利用這些資源,那麼我們國家絕對能夠受益匪淺。可見我們國家的南海區域真的蘊藏了千年的財富,現在也終於要重見天日了。這一次我國南海發生狀況後,也引起各國的關注。

資源對每個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更別說這樣珍貴的資源了,美國和日本都是軍事和工業發達的國家,因此他們對於這些資源也非常重視,在他們得到這一信息之後,便想跟我們尋求合作的機會,希望能夠一起開採資源發展。不過我們回絕了,畢竟我們也知道這些資源對我們國家發展的作用。

對於我們探測資源的速度來看,各國評論道:速度太快!如今我們國家發現的這批資源,也意味著我們國家資源可以進入下一步新的臺階,不得不說我們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目前可燃冰在國際中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我們也在國際上站得越來越穩。

勝利292輪成功完成巨型平臺起拋錨作業試驗

中國又發生狀況?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各國:速度太快。這一次為了方便研究這一資源,我們也是馬上派去1000人火速去支援,在這裡建立開採基地,可謂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成果還算可以,對此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或者意見,期待你們的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又怎麼了?1000人緊急前往南海「支援」,外媒:速度太快
    如今海洋中已發現有20多萬種生物,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已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國海域。據科學家估算,全世界海洋能的總儲量約為766億千瓦,技術上可利用的儲量約為64億千瓦,大約與當前全世界發電裝機總功率相當,可見海洋能儲量是多麼巨大。而我國是一個人口和工業大國,對資源的依賴性非常高,因此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尋找可以利用的新資源。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發生了啥?
  • 又發生了啥大事?1000人出現在南海,再引世界各國關注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是非常廣的,而且海底還深藏著很多豐富的資源,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了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次我們國家又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前往南海,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 中國基建又火了!數萬工人火速支援廣東,德媒:「反人類」操作
    近些年來,中國在一些技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甚至還成為了全球領先存在,其中基建技術就是如此。當我國基建工程陸續變多之後,也帶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雖然我國目前的基建工程已經出現了很多,但依舊在進行建造。這樣做就是為了方便居民出行,從而讓我國經濟再上一層樓。
  • 美國衛星在南海拍到奇觀,世界各國讚嘆不已,老外:中國開掛了嗎
    文/愜意(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城市很大,生活很小,走出去才能擁有世界。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其速度在50年前是無法想像的,這是一個無人預料的巨大轉變。短短70載,中國創造了無數個令世界矚目的奇觀,愣是把一個貧窮的國家轉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若是按照目前的發展模式,再過個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國實力!或許是因為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快到讓一個國家害怕,他們才會時時刻刻關注著我們的每一次變化,可謂是中國發展的「忠實觀眾」。
  • 面對水母的來勢洶洶,各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吃貨:沒有問題
    面對水母的來勢洶洶,各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吃貨:沒有問題說到水母,大家眼前一定會浮現出透明並且像傘一樣的身體和長長的觸手,水母柔軟的身體漂浮在蔚藍色的海洋裡,這樣的畫面甚至有一些夢幻和美麗。
  • 火速支援!曾研發出全球首個冠狀病毒抑制劑的德國教授正趕往中國
    火速支援!教授、該校生物化學教研所所長、全球知名生物化學專家羅爾夫·希根費德(Rolf Hilgenfeld)正在前往中國的飛機上。希根費德教授在病毒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著名,2016年,他和團隊解析出2003年中國SARS疫情冠狀病毒的三維立體蛋白酶結構,並研發出全球首個病毒抑制劑。2016年,希根費德教授和團隊解析出寨卡病毒的三維立體蛋白酶結構。多年以來,希根費德教授也與中國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有媒體報導稱,希根費德教授此行攜帶了兩種抑制劑,以測試它們對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
  • 南海局勢升溫?美國間諜衛星拍到中國擴建海軍基地
    有人認為這將是中國第三艘暨國產第二艘國產航母的駐泊基地。中國已經有了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航母,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艘航母似乎不會部署在南海,第三艘航母很可能要部署在三亞以維護南海的利益。美國媒體表示如果中國第三艘航母上配備了殲15戰鬥機,那麼將和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勢均力敵。
  • 中國咋了?南海現7個「蠶蛹」,各國呼籲:趕緊停下
    我相信現在一定有很多人能夠收到它。隨著我們這個時代近年來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的不斷改善和變化,人們的生活也比以前更好了。很明顯,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幸福了。
  • 在衛星監控下,南海出現神奇一幕,各國無比困惑:中國到底想幹啥
    在衛星的監控下,南海出現了非常神奇的一幕,就連世界各國都無比困惑:中國到底想幹啥,他們這是開掛了嗎?南海的作用不必多提,它不僅在世界上佔據了重要地理位置,不少國家之間的貿易交流都要通過南海,在這裡面甚至還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所以南海其實一直都有「黃金水道」的稱呼,因為影響太大我國對此也格外重視,除此之外,世界各國也都會將目光集中在南海,甚至有個別國家還拿出了衛星進行監控,這點是讓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一件事,對此我國肯定也是要進行改變以及防範的。
  • 一夜之間,南海12座島嶼集體「消失」,西方各國:中國要幹啥?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背上行囊去遠方,那個夢寐以求的目的地南沙群島,位於我國南海南部海域,接近赤道,是我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也是島礁最多、海域面積最大、我國地理位置最南的群島。南沙海域也是國家航運最繁忙的水道,每年大約有4萬多艘船隻經過這裡,是東亞國家和地區航運必經之地,也是東亞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生命線。南沙群島及附近海域是中國唯一位於珊瑚礁核心分布區的海域,其美麗和富饒足以比肩馬爾地夫和澳大利亞大堡礁,分布海域面積比馬爾地夫和大堡礁都要大。南沙島礁中的水面環礁的礁體面積有3000平方千米左右,而在國際海洋法公約中,水面環礁是具有準陸地地位的。
  • 發生了啥?1000多面「鏡子」被放置在沙漠,各國高呼:太偉大
    沙漠中天氣炎熱乾燥、降水稀少,異常缺水,不說是人,就連動植物都難以存活,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生存的地區之一。對於沙漠各國採取不同的方式去治理或者說控制它,而在中國治理與利用雙管齊下發生了啥?1000多面"鏡子"被放置在沙漠,各國驚呼:太偉大!中國在處理沙漠問題時,又做出了一項驚人的舉動。
  • 南海30萬噸黃土噴湧而出!中國天鯤號出動,引西方各國爭議
    我國領土周圍有四大海域,分別是渤海、黃海、南海以及東海,南海是我國南部的海洋,南海的大部分都是屬於我國海域。長時間以來,南海對我國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是一塊寶地,海底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在國際上經常會引發爭議。如今,南海30萬噸黃土將要被我國運出,引起西方各國爭議,畢竟南海是他們長年覬覦的「香餑餑」。
  • 世界各國都在加緊速度,專家:這是一場「惡戰」
    世界各國都在加緊疫苗工作的展開速度,以期望讓更多的民眾能及時接種到疫苗,從而減緩國內疫情的擴散狀況。然而,相關專家卻表示:即使各國的疫苗工作都能按照計劃順利進行,在新的一年裡,這也將是一場對抗新冠疫情的「惡戰」。
  • 臺灣人眼中的深圳,深圳發展太快了
    中國寶島臺灣,在他們的眼裡深圳到底是個怎樣的城市,發展速度之快,又有哪些領域是臺灣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只要看的範圍是,人工智慧跟機器人,那當初對深圳了解並沒有那麼深,那只是覺得他是座科技的城市,那就很像臺灣的那個新竹,那我們做科技行業的人,這些都很向往來到科技很聚集的地方,深圳的特點就是,速度很快,所以相對臺灣現在來講,我覺得臺灣是比較生活化的一個城市,龜速都沒有那麼快,稍微腳步可以慢一點。
  • 社科院專家介紹各國對南海實際控制與石油開採情況
    僅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這個區域裡邊一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布在中國所主張管轄的海域之內。二、各國實際控制情況中國軍隊進駐島礁僅7個,越南控制南沙29個島礁。越南基本上控制南沙西部海域,菲律賓基本上控制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基本上控制南沙西南部海域。
  • 中國又一頂尖科技領先全球,美國科學家:速度太快了
    終於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中國又一項頂尖技術領先全球。 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等研究團隊和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以及模擬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又一頂尖科技領先全球,美國科學家:速度太快了
    終於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中國又一項頂尖技術領先全球。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等研究團隊和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以及模擬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對國產科技的意義可能外界的人對此次技術的突破不了解有多重要,也不明白量子計算機究竟指的是什麼。
  • 南海資源豐富成各國關注熱點 油氣儲備南北不均
    編者按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儲油區之一」。據估計,這裡的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200億噸油當量;這裡還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含有錳、鐵、銅、鈷等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錳結核;盛產各種海產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種,正因如此,南海也成為周邊各國關注的熱點。  南海到底有多少資源?它為何會吸引眾多目光?
  • 吃飯速度太快,哪些病可能會找上門?科學的吃飯節奏是什麼樣?
    現在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很快,壓力也很大,很多人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會縮短甚至犧牲掉吃飯的時間,一頓飯可能5分鐘以內就吃完了。但經常吃太快,很不利於健康,那些吃飯速度太快的人,可能或遲或早都要承受以下幾個後果,看完後還希望大家能改掉這個習慣,保持科學的吃飯節奏,才有利於健康長壽。吃飯速度太快,對身體有哪些不利影響?
  • 中科院再做突破,「中國速度」吸引各國目光
    在西方的科技封鎖下,我國這些年一直在走獨立自主研發之路,這次我國中科院的院士們再次做出了突破,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速度」,美國這次想堵也堵不住!自主研發之路我們這些年的發展速度確實很快在意識到在核心技術方面沒人會幫助我們之後,我們開始走自主研發之路,這些年走來,我們也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