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發生了啥大事?1000人出現在南海,再引世界各國關注

2020-09-07 雲端風雲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是非常廣的,而且海底還深藏著很多豐富的資源,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了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次我們國家又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前往南海,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發現可燃冰資源

最近,原來這次我們國家在南海發現了可燃冰資源,這種資源比煤炭的可燃性還要長,並且還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如果能用可燃冰代替煤炭,對於我國的發展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因此我們國家在經過在海底勘探之後,居然發現可燃冰資源儲量十分龐大,據專家表示:如果能夠合理應用可燃冰。

能夠給我們國家帶來5000億的收益,並且用上百年不是問題,這種資源在高壓低溫下就會像冰一樣,當它遇到火之後就會燃燒,所以這種資源才叫可燃冰,而且這種資源在全世界地區都有。

開採難度降低

如果我們國家能夠合理應用,那麼將會對我們國家的環境有很大的好處,並且還能代替一些稀缺資源,這次我們國家在南海發現的可燃冰開採難度非常低,所以說南海地區就一個財富寶庫,當美日兩國在得到消息之後,希望能和我國在這一方面合作,並且想用這種方式,獲得一部分資源。

美日合作

這樣就可以減少他們國內的能源消耗,但這次,我國不需要美日在技術方面的合作,現在我們國家已經突破了可燃冰的開採技術,當很多國家看到之後,都非常眼紅。

總結

並且還希望將成果分享給世界各國,但因為這是一個國家核心的技術,所以我們是 不會同意這一請求的,如今可燃冰讓我國在國際中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生狀況?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各國:速度太快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非常廣闊,並且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不過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一次我們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這一次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矚目。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各國紛紛表示:速度太快。
  • 在衛星監控下,南海出現神奇一幕,各國無比困惑:中國到底想幹啥
    在衛星的監控下,南海出現了非常神奇的一幕,就連世界各國都無比困惑:中國到底想幹啥,他們這是開掛了嗎?南海的作用不必多提,它不僅在世界上佔據了重要地理位置,不少國家之間的貿易交流都要通過南海,在這裡面甚至還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所以南海其實一直都有「黃金水道」的稱呼,因為影響太大我國對此也格外重視,除此之外,世界各國也都會將目光集中在南海,甚至有個別國家還拿出了衛星進行監控,這點是讓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一件事,對此我國肯定也是要進行改變以及防範的。
  • 發生了啥?1000多面「鏡子」被放置在沙漠,各國高呼:太偉大
    沙漠一直是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心病,從衛星圖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七大洲中有六個大洲都有沙漠,不同的只是大小。沙漠中天氣炎熱乾燥、降水稀少,異常缺水,不說是人,就連動植物都難以存活,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生存的地區之一。
  • 1000人緊急前往南海「支援」,外媒:速度太快
    如今海洋中已發現有20多萬種生物,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已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國海域。據科學家估算,全世界海洋能的總儲量約為766億千瓦,技術上可利用的儲量約為64億千瓦,大約與當前全世界發電裝機總功率相當,可見海洋能儲量是多麼巨大。而我國是一個人口和工業大國,對資源的依賴性非常高,因此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尋找可以利用的新資源。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發生了啥?
  • 南海資源豐富成各國關注熱點 油氣儲備南北不均
    編者按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儲油區之一」。據估計,這裡的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200億噸油當量;這裡還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含有錳、鐵、銅、鈷等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錳結核;盛產各種海產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種,正因如此,南海也成為周邊各國關注的熱點。  南海到底有多少資源?它為何會吸引眾多目光?
  • 中國再創奇蹟工程,南海人工島嶼已現雛形,機場跑道引各國注目
    我國也是從來沒有取消過對海洋未知資源的探查,尤其是南海地區豐富的資源量讓全世界的都備受矚目。不僅如此我國還對南海進行了填海造陸的工程,更是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海域的探索世界的土地面積才佔29%,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日益增多,土地的資源量也就越來越少。
  • 早上嫦五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發生了啥大事?
    「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                                                       早上嫦五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發生了啥大事?早上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這樣的「科技轟炸」,讓看客一天都忙不過來。
  • 喜馬拉雅山又發生了啥?滅絕動物在黑暗中出現,各國高呼:快停下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第一高峰,山峰上的溫度非常寒冷,因為高海拔的原因,吸引了不少探險者前去探索喜馬拉雅山的神秘,而中國在近段時間更是攀登上珠峰的最高峰,足以證明中國人的實力所在了。喜馬拉雅山又發生了啥?滅絕動物在黑暗中出現,各國更是高呼:快停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一夜之間,南海12座島嶼集體「消失」,西方各國:中國要幹啥?
    南沙海域也是國家航運最繁忙的水道,每年大約有4萬多艘船隻經過這裡,是東亞國家和地區航運必經之地,也是東亞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生命線。南沙群島及附近海域是中國唯一位於珊瑚礁核心分布區的海域,其美麗和富饒足以比肩馬爾地夫和澳大利亞大堡礁,分布海域面積比馬爾地夫和大堡礁都要大。南沙島礁中的水面環礁的礁體面積有3000平方千米左右,而在國際海洋法公約中,水面環礁是具有準陸地地位的。
  • 我國新疆出現奇怪「異象」?引起美國關注,印度為此也羨慕不已
    千百年間,自然衍生出眾多讓人為之驚嘆的自然景象,這些景觀在讓子孫後代大飽眼福的同時,也給華夏兒女帶來了諸多的科研價值。而就在不久之前,中國新疆驚現神秘&34;,引美國高度關注,就連印度看到之後,也為之眼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南海30萬噸黃土噴湧而出!中國天鯤號出動,引西方各國爭議
    閱讀下面文章之前,希望您能夠在上方點個免費的「關注」!接下來您每天都能夠收到免費的國際諮詢喲!我國領土周圍有四大海域,分別是渤海、黃海、南海以及東海,南海是我國南部的海洋,南海的大部分都是屬於我國海域。
  • 發生了啥事?南海突現7個「大蟬蛹」,歐美多國徹底坐不住了
    在我們廢墟發展的幾十年間,各領域大大小小取得很多的突破,這次在我國南海發生了什麼事情?突然出現7個「大蟬蛹」,歐美各國在得知消息後,徹底坐不住了!01南海出現7個「大蟬蛹」南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之一,其面積大概有210萬平方公裡,在南海這塊區域,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在我國陸地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加強對南海的開發,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國資源匱乏的問題。特別是在如今,南海的變得越來越重要。
  • 3月23日,中美各發生了一件大事
    只要有一例出現遺漏,就可能傳染一大片,甚至引發新的疫情。所以,頭腦確實要清醒,決不可掉以輕心。還有,針對外界擔心的:會不會為了追求0,出現瞞報漏報。中央提了八個字: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必須警鐘長鳴,病毒是不講政治的,最終更是瞞不住的,我們的教訓太慘痛了。武漢正在甦醒。這兩天的新聞,武漢火車站正在全面消殺,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信號:交通終於要逐步恢復了。
  • 2020發生這麼多「大事和怪事」,還覺得「科學」很科學嗎?
    去年年底有兩件大事,一是澳洲野火從九月開始,到12月底時幾乎蔓延了整個澳洲,還有則是從阿拉伯半島向非洲和亞洲蔓延地蝗災,開始我們並沒有覺得什麼,因為離我們還遠得很!但是始料未及的是,不僅這兩個大事件持續發酵,而後續發生的故事則讓歷史銘記2020!
  • 過去這一周,中國周邊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中國周邊,至少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每一件都事關戰爭與和平,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國的國家利益。這個世界,也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和平。(一)第一件事,印巴激烈衝突。老冤家,新戰鬥。源起,是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激進組織發動襲擊,至少打死印度44名軍警。
  • 2020年會發生哪些大事?
    2008奧運會2010世博會2012謠傳的世界末日等等,這些事情仿佛剛發生於昨天,實際上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從數字組合上看,毫無疑問2020是非常規整的數字,留兩組20組成,上一個像這種格式的年份還是在101年前的1919,由於年份的規整,世界各國很多的經濟、政治、科學計劃都定在2020年,各種因素讓2020年註定成為不平凡的一年,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2020年即將發生哪些可預知的大事。
  • 南海再一次震動世界,全球的目光都聚集「蠶蛹」,實在令人羨慕
    我國對於南海的保護一直都非常細緻,近段時間南海更是再一次震動世界,全球的目光都聚集當地的「蠶蛹」,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持續關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可能有小夥伴好奇,為何如此小的海上浮標,會讓全球都為之關注呢?這是因為我國的海上浮標除了意義重大以外,還創造了許多令人震撼的記錄。
  • 早上嫦娥5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
    嫦娥五號在月表展示國旗早上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一天兩個大消息已經夠讓人感覺到「很刺激」了,但你以為今天的「科技轟炸」到此結束了那就錯大了。下午,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裝置首次放電,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是我國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當然,也是世界上最大、參數最高、最先進。早上看嫦娥「快遞」,上午看量子霸權,下午就是人造太陽,這一天還真忙得不行。
  • 早上嫦娥5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
    嫦娥五號在月表展示國旗 早上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 一天兩個大消息已經夠讓人感覺到「很刺激」了,但你以為今天的「科技轟炸」到此結束了那就錯大了。 下午,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裝置首次放電,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是我國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當然,也是世界上最大、參數最高、最先進。
  • 古時候的人夜觀天象就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他們究竟看到了啥?
    小時候不像現在到處高樓林立,夏天的夜晚抬頭望向天空就能看見許多的星星,然後想到影視劇中的古人夜觀天象就能知道有大事情將要發生,就會很好奇他們到底看到了啥?最被我們所熟知的影視劇中的人物可能就是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孔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