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讚美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風雨的故鄉、資源的寶庫、交通的要道」,海洋中蘊藏著寶貴的資源。如今海洋中已發現有20多萬種生物,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已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國海域。據科學家估算,全世界海洋能的總儲量約為766億千瓦,技術上可利用的儲量約為64億千瓦,大約與當前全世界發電裝機總功率相當,可見海洋能儲量是多麼巨大。而我國是一個人口和工業大國,對資源的依賴性非常高,因此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尋找可以利用的新資源。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發生了啥?1000人緊急前往南海「支援」,外媒:速度太快。
在1778年的時候,就有英國的化學家曾經研究過可燃冰,經過了漫長的百年,我國的科學專家在考察北極海底的時候,就首次發現了可燃冰的存在。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屬於清潔高效的能源,多國進行了報導是有價值型的突破,它位於深海的積層中,因為是深海所以給它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如果能夠發現了並且成功開採的話,一定會有非常高的價值。
後來中國發現了,那是我國的一艘科考船,在南海海域有了重大的發現,在1100米的海底,發現了兩處可燃冰,並且這種東西遇到火的時候就會燃燒起來。這把「火」讓我們有了重大發現,因為可燃冰再說世界上非常寶貴,它的價值相當於5000億噸的「黃金」,因為它的燃燒值非常高,更是幾乎沒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但當時我國也有些沒頭緒,但是很快就做出了決定,隨即派出1000名工人火速前往南海建立開採基地,以此來加快對這裡資源的利用。當然這一決定非常正確,在2017年我國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我們利用藍鯨一號鑽井平臺,對這種可燃冰進行了首次的試採,而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實現了187個小時連續不間斷的開採,也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
有了可燃冰的開採經驗,我國再次對南海進行了深一度的勘測,隨後中國在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一片海域上,數十萬方氣體從藍鯨二號鑽井上噴湧而出,在來自中石油、中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的歡呼聲中,歷經2年多的時間,我國在這片神狐海域進行的第二城可燃冰開採試驗圓滿成功。
在對可燃冰這種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測開採上,放眼全球各國只有中國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也是唯一大規模試採成功的國家。早在2013年日本就在該國的南海海域進行過可燃冰的試採,但是因為突遇出砂等技術障礙宣告失敗,而在2017年日本重振旗鼓再次在該海域進行試採,但僅僅產氣幾萬方後又遇到出砂的問題,再次開採失敗。不僅僅是日本,美國、印度和韓國都曾進行過可燃冰開採試驗,但均未實現大規模的開採,可以說中國在這一領域一騎絕塵。
此次南海可燃冰的開採成功,讓我們再次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因為我國可燃冰的開採速度太快,就連外媒都進行了報導,直言:中國速度太快。可見「中國速度」的稱號不是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