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周,中國周邊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2021-01-13 牛彈琴

過去這一周,真是風雲變幻,驚心動魄。

中國周邊,至少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每一件都事關戰爭與和平,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國的國家利益。

這個世界,也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和平。

(一)

第一件事,印巴激烈衝突。

老冤家,新戰鬥。

源起,是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激進組織發動襲擊,至少打死印度44名軍警。

隨後,是印度發動猛烈報復,出動戰鬥機、預警機、加油機,深入巴境內,狂轟亂炸,打死300名激進分子。

接著,印巴爆發空戰。按照巴方的說法,擊落兩架印度戰機,一名印度飛行員被巴基斯坦俘虜。印度則聲稱,擊落了一架巴空軍F16戰機。

同時,過去這一周,印巴邊境的多個哨所,都遭到對方地面炮火的猛烈攻擊。

戰事影響到民生,印度宣布列城、查謨、斯利那加、帕坦科特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所有商業航班停止運營。巴基斯坦一度關閉全境空域,所有航班停飛。

這給國際航班帶來極大混亂,大批航班不得不取消或折返。

值得一提的是,空戰發生後,多個巴基斯坦社交媒體帳號表示,巴基斯坦空軍當天是使用中巴合作生產的梟龍戰機,這也是梟龍戰機第一次在實戰中取得戰果。儘管這未得到印巴雙方確認。

幾點粗淺看法吧:

1,近年來印巴之間最激烈的衝突,沒有之一。

尤其是這次印度空軍遠程作戰,深入巴基斯坦境內發動攻擊,除戰鬥機外,還出動了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顯示了印度空軍遠程作戰能力的提升,以及莫迪的狠辣和冒險。

2,巴基斯坦也非等閒之輩,印度沒有完勝把握。

巴激進勢力一次普通襲擊,即導致印度40名軍警喪生,尤其是印巴空戰,巴擊落印度飛機,顯示出印度軍力還有嚴重鬆懈和不足的地方。巴基斯坦整體實力不如印度,但如果真發動戰爭,印度未必能全身而退。

3,兩個核國家發生戰爭,將是一場災難。

從目前看,戰火激烈,莫迪和伊姆蘭·汗都授權軍方可以自主決定戰爭範圍,其實也是推卸責任的無奈之舉。他們也騎虎難下,太過強硬,那就是全面戰爭;稍顯軟弱,無疑是政治災難。

最後,因為印度飛行員被俘虜了,這反成了雙方下臺階的一個契機。巴基斯坦主動伸出橄欖枝,釋放了這名飛行員。如果莫迪見好就收,那大戰將可望避免。

雙方都擁有核武器,如果真發生大規模戰爭,那將是人類的悲哀。

印巴都是中國的鄰國,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眾所周知。所以,按照外交部的通告,2月27日深夜,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緊急給王毅打電話,通報巴印局勢最新情況,希中方繼續為緩和當前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對巴印緊張局勢升級深表憂慮,向庫雷希介紹了中方所做的勸和促談工作,重申希望巴印雙方保持克制,切實履行防止事態擴大的承諾。王毅同時強調,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切實得到尊重,中方不願看到有違國際關係準則的行為。

這番話意味深長。

中國是勸和促談,要求雙方保持克制,但各國主權和領土文章,必須尊重。

在全世界,像印巴這樣的鄰居也真不多見,同出一國,卻成了世仇;都還挺貧困,卻將大量錢財用作軍費。隔幾年打一場戰爭,陷入這種死掐,真是一種悲哀啊!

還有中國遊客,這個時候,就千萬別去這些衝突之地了,兇吉難測啊,就別給國家添麻煩了。

(二)

第二件事,特金會不歡而散。

本來,全世界都很期待,兩位政治強人這次握手言歡,應該可以籤訂協議了吧。

但哪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午餐也不吃了,弄得韓國官員也是一臉無奈:我們和全世界一樣一頭霧水。

遠在首爾的韓國總統文在寅,估計也仰天長嘆:十月之功,就此毀於一旦。

但雙方就是這麼有個性。

看這兩天的會晤,第一天氣氛都還挺好,第二天中午卻急轉直下,最後,話不投機半句多,雙方拂袖而去。

如果是中國人,哪怕分歧再嚴重,吃完飯再走也不遲啊。但川普就是川普,這頓飯,我不吃了。

其實,按照媒體的披露,當時協議已經備妥,核心是「非核化」,80後也明確保證,會繼續停止核試驗和飛彈試射。

但美國隨後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國務卿蓬佩奧的解釋,癥結就是美國的制裁,美國不願意取消制裁,卻要求對方必須首先去核。自然,談判破裂,雙方各奔東西。

用川普的話說,有時候你就必須拔腿走開,現在就是這樣的時候。

不歡而散後,川普立刻乘坐「空軍一號」離開越南,朝方則在3月1日凌晨舉行記者會。

但綜合雙方觀點,過程不外乎:

朝方要求美國取消制裁,美國要價是你先完全棄核後才能取消。對方自然很不滿意,如果我都棄核了,那還有籌碼嗎?你說話算數嗎?雙方互不相讓,川普很有個性,現在是我拔腿就走的時候了。哪知道,對方也不是嚇大的,走就走,誰怕誰啊……

川普已經回國,80後的專列應該正奔馳在東亞的大地上。

但漣漪正在不斷擴散,關係到戰爭與和平。

對川普來說,雖然這可以解釋為自己強硬,不達目標就不籤協議,但這樣的結果,其實是一場外交噩夢。

本來,按照他的想法,憑自己的外交才能和手腕,搞定對方不過小菜一碟。哪知道,對方還真是不吃這一套。川普終於發現,外交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極限施壓,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心心念念的諾貝爾和平獎,似乎又遠了。

對80後來說,這次會晤中,美國咄咄逼人,一言不合,甩手就走,連個午飯都不吃,這是一種極大的侮辱。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會不會也採取點措施,讓川普騎虎難下呢。

最糟糕的結果,就是美國又開始軍演制裁、大棒揮舞,對方還以核試驗等等,一切又回到原點。

外界注意到,談崩後不久,朝方副外長李吉成出現在了北京。

王毅在會見他時說,雙方談判已經進入深水區,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中國有句話,好事多磨、前景可期。希望雙方堅定信念,保持耐心,繼續對話,相向而行,朝著既定目標做出不懈努力。中國也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語重心長,中國還是促談的,比你們都有耐心。

但希望事不過三,更不希望地動山搖。

(三)

第三件事,美國又出么蛾子。

在越南沒搞成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轉身去了菲律賓。

綜合媒體的報導,在菲律賓,蓬佩奧大致這樣說:

中國在南海修建的人工島等活動,對菲律賓的國家主權、安全以及經濟發展構成了威脅。同時也對美國構成了威脅。由於南海是太平洋的一部分,如果菲律賓軍隊、飛機或公共船隻在南海遭到任何武裝攻擊,美國都將根據共同防禦條約第4條的規定,履行共同防禦義務。我們在條約中的承諾是清晰的,我們的責任是真實的,南海當然是事關航行自由的重要海域……我們仍然承諾支持菲律賓,菲律賓也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本地區的所有國家都應如此,以便讓這條極為重要的航道保持暢通……

一句話,美國將保衛菲律賓,共同來對付中國。

按照外媒的分析,這是美國官員首次公開這樣赤裸裸的表態,意在鼓動菲律賓對付中國。

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對於蓬佩奧這樣的表態,3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這樣表示:

關於南海問題,我們已經多次闡明立場,我願在這裡重申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在地區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已經平穩向好,有關各方都在致力於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同時,中國和南海周邊國家也都共同致力於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如果域外國家、比如美國,真的是考慮本地區人民的和平、安寧和福祉,就不要無事生非、興風作浪。

尤其最後一句話,也直接點名美國,「不要無事生非、興風作浪」,針鋒相對,毫不客氣。

中菲關係目前很好,南海局勢正平穩向好,美國確實是挑撥離間。

更值得玩味的,是菲律賓的態度。

一方面,對於川普邀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美的邀請,菲方表示,杜特爾特非常仰慕川普,訪美具體細節很重要,因此等到5月菲律賓中期選舉之後。

另一方面,菲總統府表示,儘管蓬佩奧承諾美國會保衛菲律賓,但他提到的美菲互防條約,還是需要修改,因為「該條約可能有一些缺陷需要澄清」。

當然,菲律賓外長洛欽則表示,條約不需要修改,因為模糊是最好的威脅。

至少在菲律賓,有人樂見美國插手,也有人反感美國藉機幹預。當然,考慮到美國的影響力,菲律賓也不會公開冒犯美國。

美國的漫畫,政治不正確,但看看還挺有意思的

(四)

三件大事,都發生在中國周邊,都關係到戰爭與和平。

戰事還在繼續,考驗著印巴領導人的智慧和魄力。稍有不慎,真有可能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談判破裂了,總是讓人嘆息,但如王外長所說,確實是好事多磨吧,希望前景真的可期。

當然,更讓人警惕的,是各種挑撥離間、極限施壓,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以前的美國,有時感覺,甚至沒有了起碼的國際道義和外交禮儀。

一場大戲正在上演。世界確實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川普,更讓這個大變局變得更加戲劇性。

這真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我們有幸生活在了和平的中國。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但戰爭,毫無疑問是毀滅性的。

還是期望這個世界,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相關焦點

  • 過去24小時,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
    原創 牛彈琴 牛彈琴一覺醒來,在北京凌晨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們又見證了歷史。就在過去24小時,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我們既見證了最讓人振奮的喜悅,也看到了最跌宕起伏的劇情,還目睹了最讓人痛心的悲劇。還是先說說美國吧。
  • 全世界2021年將發生三件大事,都和中國息息相關?美國人都期待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全世界造成海嘯般的衝擊,在這一年世界上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局勢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現在眼看2020年就要結束,不少美國媒體已經開始對明年的國際局勢進行預測,表示全世界在2021年將會有三件大事發生。讓不少人都感到興奮的是,這三件大事全都和中國有關,其中第三件就連美國人聽了都十分期待。
  • 美媒:2021年,中國將會發生三件大事
    眾所周知,這些年來中國腳踏實地的發展已然引起了美國的忌憚。然而於近日,在中美兩國持續博弈的背景下,一向熱衷於排名和預測工作的美國媒體表示:2021年的中國將有三件大事發生,而且都能引得世界矚目。就目前來看,中國的航天事業已取得了諸多輝煌成就。探月工程是中國航天探測的重要部分,我國實現了月球背面軟著陸,在人類歷史上是首次。此外,前不久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並於7月31日正式宣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開通,這無疑是對美國壟斷地位的一大突圍。
  • 2017年,這十件大事影響了中國銀行業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十九大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等多件大事位列名單前列。
  • 2020年太空將發生三件大事,都與中國有關,最後一個世界矚目
    最近有專家推測,2020年在太空中將發生三件大事,而且樣樣都與中國有關。這三件大事就是火星探測計劃、登月計劃、與天宮空間站項目,其中最後一項令全球矚目。而面對2020年中國將發生的三件大事,有西方專家感嘆稱,看來現在的中國實力已經大幅提升了,中國已經從一個航天大國開始向航天強國轉變,而在火星探測上,目前已經有超過三十顆火星探測器到達過火星。美國與俄羅斯都掌握了火星探測的技術,甚至連後起之秀印度如今也在計劃探索火星。
  • 關鍵時刻,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 關鍵時刻,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 我之所以標到個位數,因為這背後都是一條條的生命! 要知道,中國零星發生幾個確診,我們都高度關注;但美國,這是幾何倍級的數據,一天的新增,超過中國的所有。 一個世界上科技最發達、醫療最先進的國家,竟然淪落到這樣地步,這可能是21世紀最大的謎團,真不知道該怎麼說?
  • 2019收官前最重要一周? 雙12這三件大事得盯緊
    (原標題:2019收官前最重要一周?「雙12」這三件大事得盯緊) 本周,全球市場三大焦點事件將點燃投資者的熱情。北京時間周四(12日)凌晨和晚間,美聯儲以及歐洲央行將陸續公布利率決議;英國大選結果也將最快於北京時間周五凌晨揭曉。
  • 2020年太空將發生三件大事,樣樣都與中國有關,最後一個世界矚目
    3件大事,而且樣樣都與中國有關,這三件大事就是火星探測計劃,登月計劃與天宮空間站項目,其中最後一項令全球矚目,目前已經有17個國家紛紛請求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以進行共同科研,而面對2020年中國將發生的3件大事,有西方專家感嘆稱看來現在的中國實力已經大幅提升了。
  • 2020年上半年過去了,科技圈三件大事讓我印象深刻
    講真,這半年發生的大事小情可真不少,一瓜接一瓜,讓人應接不暇。其中,有三件大事讓我印象深刻,值得好好說道一番。不過,無論是推遲一周、兩周還是一個月返崗,上班族終究還是要回公司所在地工作。這對於企業來說固然是個好消息,但並不代表可以快速恢復元氣,因為疫情對商業活動的正常開展產生諸多限制,新品線上發布、線上銷售成為新常態,最典型的要屬手機行業。 事實上,疫情這一不確定性因素既是危機也是機遇。但總體來看,陷入危機的企業佔絕大多數,真正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的企業少之又少。
  • 【開魯觀察】最近一周,開魯內外發生了哪些大事?戳一下就知道!
    【開魯觀察】最近一周,開魯內外發生了哪些大事?戳一下就知道!現在統一戰線工作有了基礎主幹黨內法規,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有了基本遵循,將對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產生深遠影響。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 2020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美看完不淡定了,第一個已經實現
    2020年對於我們來說是頗為重要的一年,如今這一年已經過去了一半還多,但對我們來說今年還有很多事情有完成。在剛剛邁入2020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人表示,今年的中國將會發生三件大事,這讓美國變得不淡定了。如今在這三件大事中,我們已經實現了第1件,也就是探索火星。
  • 最敏感時刻美國又發生五件大事!川普撂下一句狠話
    來源:牛彈琴原標題:最敏感時刻,美國又發生了五件大事!川普撂下一句狠話現在,地球人都知道,美國正處於幾十年來最敏感時刻。首都華盛頓已進入緊急狀態,一萬多國民警衛隊士兵緊急出動。但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剛剛又發生了5件大事,有鬧劇還在繼續,但也有新的戲劇性轉折。很微妙,真的很微妙!
  • 9月18日,三件大事發生了,很意味深長
    9月18日,一個對於全體中國人來說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時間洗刷不去這些屈辱,但這也是激勵祖國自富自強、完全拼搏、奮勇力爭的一天。然而就在這一天,世界也發生了三大事情。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侵華戰爭時,中國人民就已經深刻感受到失去家園的痛楚,如今祖國成長了,在捍衛領土主權和完整問題上,一步都不會讓。9月18日上午,我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宣布:今天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這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
  • 9件影響世界大事,等你驗證?
    這個超乎常人神乎其神的科學家,已經去世500多年了,而且他還預言了2017年的9件大事。這些在全世界即將發生的大事件,每一條都關係著未來的轉變。他就是史上最牛的預言家之一諾查丹瑪斯,看完這9件大事,等到實現的時候一定會驚訝!
  • 今天的國務院常務會定了這三件大事(2020年9月2日)_滾動新聞_中國...
    要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著眼服務實體經濟明確金融控股公司準入規範;聽取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研究成果匯報,部署加強大氣汙染科學防治、促進綠色發展;核准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9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定了這三件大事。會上,李克強總理作出了哪些部署?
  • 2020年地球上發生的4件大事:每一件都關乎生死存亡,你注意到了嗎
    文/行走天涯 2020年地球上發生的4件大事:每一件都關乎生死存亡,你注意到了嗎 2020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充滿災難的一年,因為這一年許多人被迫困在了家中,而有些人更是永遠的留在了2020年。他們或許年紀輕輕,但是卻已經看不到明天了。
  • 2020年下半年的樓市,大概率會發生這幾件大事!
    7月15日,創造房價傳奇的深圳,迎來了史上最嚴苛的調控政策,全國的購房者被高位截癱;隨後,杭州與東莞加碼調控,封堵過去的政策漏洞;7月23日南京出臺史上最嚴新政「寧九條」,從9個方面對房價圍追堵截,對市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編者按】2017年轉眼將進入下半年,發生在中國的諸多「大動作」值得期待。人民網記者梳理出十件大事,將影響你我,引世界關注。  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  香港回歸20周年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過去兩周,全球家居產業發生了16件大事
    - 剝離冗餘信息 直擊事件重點 - 持續關注全球家居大新聞,這是第四期 Wayfair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3.7%,Purple2020第二季度營收增長60.3%,Home Depot開設三個新的配送中心,Lowe's
  • 未來在太陽系,可能會發生的3件大事,地球有被吞噬的可能?
    再一次超新星爆發的影響下,老恆星死去之後,給太陽終於帶來了新的動力,在爆發力度的衝擊之下,不斷的收縮和自轉,溫度和密度也越來越高,形成了一顆新的恆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太陽。就有科學家預言了,在未來太陽系內可能會發生的三件大事,這關係到了地球的生存乃至人類的命運。2首先第1個就是在37億年之後,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可能會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