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很快,壓力也很大,很多人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會縮短甚至犧牲掉吃飯的時間,一頓飯可能5分鐘以內就吃完了。但經常吃太快,很不利於健康,那些吃飯速度太快的人,可能或遲或早都要承受以下幾個後果,看完後還希望大家能改掉這個習慣,保持科學的吃飯節奏,才有利於健康長壽。
吃飯速度太快,對身體有哪些不利影響?
容易肥胖,在吃飯時,人的神經反應一般比較慢,當你吃了足夠的食物,神經才會開始將這個信息傳給大腦,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之後你才會有吃飽了的感覺。如果吃飯速度太快,神經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錯誤,大腦接收不到你已經吃飽的信號,但實際上你可能已經吃撐了。這會影響到身體的吸收效率,久而久之,就容易肥胖。
吃太快時,大量的食物進入胃裡,必然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長期下去,可能還會帶來一系列的胃部健康問題。尤其是晚飯吃太快的話,消化慢了,可能還會影響到睡眠,會降低睡眠質量。
還或會影響腦部的健康,細嚼慢咽時,大腦皮層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進而就能夠激發腦部神經的活動,有利於提高腦力,若吃飯速度太快,可能大腦會變「笨」。
血糖水平可能還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吃太快,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加快,胰島素的分泌會增加。對於血糖本身就已經偏高的人來說,更為不利,還或會引發其他一些並發問題。
人在吃飯時,心跳會有所加快,但吃太快,很容易吃過量,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對於心臟不好的人來說,可能還容易引起心慌、心率加快等不適,隱患比較大。
吃飯速度太快太慢都不好,科學的吃飯節奏,才有助於充分的咀嚼,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給大腦充足的時間來接收吃飽的信號。
科學的吃飯節奏應該是:用15-20分鐘吃早餐,半小時左右吃午餐和晚餐,一口飯嚼20次。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消化能力會下降,吃飯速度更要慢一些,建議一口飯嚼25-50次。
俗話說每餐7分飽,健康活到老,除了別吃太快,也不能吃太多,吃到你沒有餓意了,但還能繼續吃的時候,就別再吃了。
一日三餐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地吃,經常不按時吃飯或少吃一頓,會破壞生物鐘,容易引發一系列的腸胃疾病,特別提醒部分通過節食減肥的女性。
此外,趁熱吃是對的,但大家不要吃太燙的食物,經常吃燙食,很容易會損傷食道和胃黏膜;也不要時冷時熱的吃,夏天到了,一邊吃火鍋一邊喝冰鎮飲料是不少人的吃飯習慣,但這會對腸胃造成很大的刺激,容易腹痛、拉肚子。
綜上所述,吃飯速度太快,一段時間後,可能以上幾個後果你難以承受,好的飲食習慣才有利於身體健康,建議大家按照科學的吃飯節奏,吃慢點,吃少點,並注意食物的安全性,或就能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