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專家介紹各國對南海實際控制與石油開採情況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南海糾紛形勢圖

核心提示:近日南海問題日益升溫,6月13日,鳳凰網獨家連線南海問題專家、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國強。李國強認為對南海目前的爭端,中國首先應採取積極主動的外交行動,探索臨時性的解決辦法。從長遠來看,需堅決貫徹中國的大海防戰略,同時,海上執法部門要不斷地加大海上和空中巡視護航的力度,不間斷的宣誓主權。必要時,做好實施收回被佔島礁的準備。

對話嘉賓:李國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著有《南中國海:歷史與現狀》等。

一、南海的地位:區位與資源

南海海域石油儲量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

鳳凰網資訊:請您介紹一下南海的戰略意義。

李國強:南海是聯繫中國與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時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走廊。從軍事戰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島礁,就意味著直接或間接的控制了從馬六甲海峽到日本、從新加坡到香港、從我國廣東到菲律賓馬尼拉,甚至從東亞到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多數海上通道。

鳳凰網資訊:南海的資源情況呢?

李國強:南海島礁附近海域擁有豐富的資源,漁業資源、航道資源,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資源。從航道上來講,每年大約有4萬多艘船隻經過南海海域。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90%以上的石油輸入要依賴南海這個航道;經過南海航道運輸的液化天然氣,佔世界總貿易額的三分之二。就中國來講,通往國外的近40條航線中,超過一半以上的航線經過南海海域。

石油天然氣,數據顯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大約有180個,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我們稱之為「第二個大慶」。僅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這個區域裡邊一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布在中國所主張管轄的海域之內。

二、各國實際控制情況

中國軍隊進駐島礁僅7個,越南控制南沙29個島礁。越南基本上控制南沙西部海域,菲律賓基本上控制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基本上控制南沙西南部海域。

鳳凰網:目前各國對南海的實際控制情況是什麼樣的?

李國強:從上個世紀70年代之後,越南陸續侵佔和進駐南沙29個島礁,同時把南沙群島及其附近大約100多萬平方公裡,納入到越南的版圖,並聲稱對西沙也擁有主權。越南是除中國外,唯一對西沙和南沙同時提出主權的國家。

越南通過大肆的宣傳,設立行政機構,委任行政官員,加強統籌管理等方式,強化對南海的主權意識;通過開發旅遊和與國外石油公司的合作,大量攫取南海資源,推進對南海的實際佔有;最近這些年又大量購買艦船等軍火裝備,加強軍事力量和基礎設施建設。

從整個南沙的區域看,越南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賓基本上控制了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

鳳凰網:越南等國對南海島嶼的控制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

李國強:無論是越南還是菲律賓,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不斷採取各種方式,來侵犯中國南海的主權和管轄權。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比較清晰的脈絡,一開始,以佔領島礁、瓜分海域為主,也就是所謂的搶佔;第二個步驟就是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籤署之後,也就是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採取強化主權、宣誓主權的行動;自2000年之後,他們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固化主權。可以看到,搶佔階段、宣誓階段和固化階段,是一步一步在升級。

鳳凰網:中國對南海的實際控制情況怎麼樣?

李國強:在南沙,中國軍隊主要進駐7個島礁,其中包括臺灣所佔的太平島。在永暑礁設立了氣象觀測站,在美濟礁設立了漁業避風設施,除此之外,多數島嶼還沒有開發利用。咱們國家所佔的島礁,基本上是位於南沙北部中心地帶,除了北部和西沙群島相連之外,我們所佔的島礁,東、西、南三面,基本上被周邊國家所佔據。我們實際控制的島礁數量比較少,而且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也特別狹小。

 

三、南海石油開採

越南早在1978年就在南海開採石油,中國沒有實際開採項目,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海特別是南沙的主權爭議導致的不安全環境。

鳳凰網:越南在南海島嶼有哪些具體開發項目?

李國強:越南最早在1978年就和日本達成協議,就開發南海海底石油進行合作。自此之後,越南與50多個外國石油公司,籤訂石油勘探和開發合同大約有30多個,越南還在西沙和南沙海域非法石油招標120多個。

1986年冠名為「白虎」的油田在南海正式投產,由此開始越南的原油產量逐年速度增長,到目前為止,僅僅這個「白虎」油田,已經累計生產原油2000多萬噸,創匯250億美元。2009年前後,越南冠名為「大熊」、「龍」和「青龍」三個油田也相繼投產,這幾個油田都是在我國南海斷續線之內。

越南曾經是貧油國,現在的石油年產量高達將近2000多萬噸,一躍成為了石油出口國。石油已經成為越南出口最多的產品之一,在GDP中所佔的比重已經超過了30%。

鳳凰網:中國有沒有實質性的油田開採項目?

李國強:沒有。周邊國家和國外石油公司,一共合作開採大約有1200多口油井,但是就是沒有中國的一口油井。當然這1200多口油井是在整個南海的南部海域,有很多並沒有進入我們所主張的管轄斷續線之內。

鳳凰網:為什麼會這樣?

李國強:我想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安全原因,直接跟南海,特別是南沙的主權爭議相關,南海處於一種並不是十分安全的局面,風險過大,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我們致力於國內的經濟發展,綜合國力還不是很強,受困於資金上的困擾。

第三個困境是來自於技術上的困境,也就是深海油氣勘探和開採,所要求的技術含量非常高,我們國家長期以來並不具備在深海進行石油勘探和開採的技術能力。中海油嘗試過與國外公司合作,拿市場換技術,但是這樣一個過程應該說很曲折,也並不是很順利,國外的核心技術還是拿不到。

鳳凰網:現在的情況呢?

李國強:國家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提高,資金問題得到了解決,應該說資金已經不是問題。在技術上的困擾,特別是我們看到去年6月份、8月份的時候,「蛟龍」號載人深潛下水成功,實際上也是我們深海勘探和開採上的一個重大技術突破。基於這樣的一些突破,今年年初,中海油公司提出向「海上大慶」進軍的目標。

現在依然是安全環境問題,得不到解決。其實,早在1992年的時候,中國的石油公司和美國的克裡斯公司,在萬安灘這邊,也籤署了合同,要嘗試進行南海的石油開採,這是中國和國外石油公司籤署的第一個南海的海上石油合同,真正意義上的合同,但是很遺憾這個合同最後夭折了。核心就在於周邊環境、安全環境和國家關係的影響和制約。

四、中國對策

中國力爭通過外交途徑的同時,更重要的在於加強軍事防禦,堅持大海防戰略,強化海上執法,做好實施收回被佔島礁的準備。

鳳凰網:面對南海爭端,中國從短期和長期來看,分別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李國強:第一,堅持「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一基本立場。

第二,進一步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外交行動。在爭端沒有解決的情況下,有可能會與周邊國家探索出臨時性的解決辦法。比如在東海,和日本有漁業協定;在黃海,與韓國有共同的漁區;在北部灣劃界後,也有共同的漁區、臨時共管的一些地方。在南海會不會有這樣的臨時措施出來,我想是值得探討的,政府也會做一些努力。

第三,我們會堅決貫徹中國的大海防戰略,提升島上、岸上和海上作戰能力,繼續保障健全的海防能力體系。南海問題涉及到我們國家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有沒有一個完整的海防體系,對我們維護主權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海防戰略是要堅決去執行的。

第四,海上執法部門,包括海警、海監、漁政、海事等,要相互配合形成有機的整體,不斷地加大海上和空中巡視護航的力度,不間斷的宣誓主權,顯示我國在南海的存在。

鳳凰網:剛才您提到,我們在開採能源方面主要面臨安全環境差的困境,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

李國強:最重要的還是發揮人民海軍保駕護航的功能。隨著我們的航母即將建造成功,在某種程度上,會改變我們在南海的軍事防禦格局,同時也會為我們在南海的資源開發提供一定的保障。

鳳凰網:在我國控制的島嶼周圍也經常發生爭端,有什麼辦法嗎?

李國強:鑑於這樣的情況,我個人認為,一方面要加大所佔島礁的防衛能力和防衛功能,以及多方面的功能,即軍用和民用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希望能夠做好實施收回被佔島礁的準備。

相關焦點

  • 南海資源豐富成各國關注熱點 油氣儲備南北不均
    編者按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儲油區之一」。據估計,這裡的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200億噸油當量;這裡還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含有錳、鐵、銅、鈷等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錳結核;盛產各種海產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種,正因如此,南海也成為周邊各國關注的熱點。  南海到底有多少資源?它為何會吸引眾多目光?
  • 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各國:速度太快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非常廣闊,並且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不過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一次我們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這一次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矚目。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各國紛紛表示:速度太快。
  • 中國石油進口與南海
    有意思的是,俄羅斯似乎不願意建造穿越蒙古的管道,或許是油氣田的地理位置的關係,也可能是地緣政治的關係南海是世界石油運輸的大通道,全球30%的石油運輸都通過南海,其中90%經過馬六甲海峽。主要是到中國,還有到日本、韓國和美國的太平洋沿岸。
  • 「流動的國土」在南海:直擊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
    油氣地緣政治衝突將是中國今後十年與南海周邊國家關係最嚴峻的主題。981鑽井平臺選擇此時開鑽,其宣示主權、強勢介入南海油氣資源競爭的姿態意義甚至大於其技術上的實際意義。 (金良快/新華社/圖)大型深水設備被海洋油氣業界稱為「流動的國土」。在南中國海領海爭議正烈之際,981鑽井平臺的南海開鑽,現實與象徵意義同等重要。
  •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開採多少年?專家給出「驚人」數字!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開採多少年?專家給出「驚人」數字!現在世界各國的發展都離不開能源的消耗,其中石油就是重中之重,那麼,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夠開採多少年呢?專家給出了驚人的數字打架真的認可嗎?大家對於石油應該了解過不少了,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其中88%用於12%宮使用,它也是地球上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很多小夥伴也會擔心,如果地球上的水有儲備的水,地球上的使用儲備真的消耗,那麼會不會對我們的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影響呢?我們地球上的食物儲量到底還能開採多少年呢?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正式推進 目前有5個礦點試開採
    昨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從論壇上獲悉,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中石油在北京籤署了《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據「可燃冰」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105隊隊長、總工程師文懷軍介紹,青海木裡煤田含可燃冰巖層段埋藏淺,只有130—300多米,這為可燃冰開採提供很大有利條件。這裡的凍土層較薄,只有80—120米,也為將來從事科研和開發帶來極大便利,中國開發可燃冰有望在這裡取得突破。上述情況表明,查清深藏海底或陸域深處的可燃冰儲量絕非易事,進行商業開採更加艱難。
  • 南沙群島地圖 南海島嶼實際控制佔領示意圖
    位於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分布海域最廣,島礁最多,但平均每個島礁面積最小的一個珊瑚島群。南沙群島北起禮樂灘北的雄南礁,南至亞西南暗沙;西自萬安灘,東到海馬灘,分布海域面積82萬平方公裡。整個島群呈北東南西方向展布,略成不規則的四邊形,共有島礁沙灘200多個。
  • 2015年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採情況通報
    受油價持續低迷影響,2015年我國油氣資源勘查開採投資、實物工作量下降明顯,但新增油氣探明儲量仍保持較高水平,其中,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18億噸,天然氣新增6772.2億立方米。石油產量小幅增長,達到2.15億噸;天然氣產量連續五年超千億方,達到1243.57億立方米;煤層氣與頁巖氣產量均創新高。
  • 可燃冰: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以其儲量豐富及高效清潔特點被譽為「後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的低溫高壓環境中。採掘時,一旦甲烷氣體噴出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為防止此類事故發生,有必要事先對海底的地質條件進行縝密調查,並謹慎確定採掘地點和方法。
  • 南海傳來喜訊!中國攻克世界難題,在410米深海底開採「寶藏」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高難度的能源項目得以開採,而近日,位於南海的新油田群就再次傳來了好消息。中國海洋石油集團表示,我國在南海開採量最大的新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順利投產該油田群地處南海深水區,平均水深達到了410米,不僅離岸遠,而且海況惡劣,這種油田的開採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難題。想要順利的完成開採任務,就必須先攻克深水鑽井、水下智能完井、深水流動安全保障、遠距離電潛泵供電技術等多項高難度技術。在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技術專家的努力之下,不僅以上難題被一一解決,還首次採用了全水下的開發模式,所有生產系統都位於水下。
  • 中國南海可燃冰成功試採,專家:最早2030年用上可燃冰
    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有很多新的資源利用出現,想要讓他們代替石油,可燃冰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出現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上石油發展的空缺,雖然說不能達到大面積的利用,但是有了這一資源是會有更好的一些發展。
  • 中國南海可燃冰成功試採,專家:最早2030年用上可燃冰
    石油的開發已經進行了非常多的年份,為了能夠上之後的一些可持續發展,現在關於他們的一些進展也開始有了限制。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有很多新的資源利用出現,想要讓他們代替石油,可燃冰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出現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上石油發展的空缺,雖然說不能達到大面積的利用,但是有了這一資源是會有更好的一些發展。
  • 「海洋石油981」首鑽成功流動國土開啟南海挖時代
    在林伯強看來,「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的出現,將進一步提升中海油在全球海上原油開採領域的地位,「至少將在技術上跟上BP、殼牌等能源巨頭」 「對於南海區域的油氣資源,中國現在能做的惟有一個字:挖。」
  • 為什麼中國沙漠裡,有儲藏的石油卻不去開採?看完漲知識了
    現今世界,油田開採已經成為了各國的熱門話題,畢竟石油是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存在的,但同時石油資源短缺也是各國面臨的難題之一,大部分國家的石油已經靠進口
  • 南海可燃冰開發提速 海南成能源大省指日可待
    海口晚報網6月6日訊  國家發改委近期出臺的一份報告明確,在未來10年,中國將投入8億元用於南海可燃冰勘探研究,預計2010年—2015年進行試開採。  中國南海研究院專家分析認為,這表明我國南海可燃冰勘探開發開始進入快車道。
  • 悄悄告訴你中國南海資源到底有多豐富?
    中國南海與南中國海有何區別:中國南海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個群島,共計有280多個島嶼和巖礁。南海平均水深約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處達5567米,比大陸上青藏高原的均高度還要大。中國的海外領事館介紹南沙群島等主權史時使用 「中國南海」之名,因為南中國海與日本海、菲律賓海、印度洋等一樣是國際地理學標識概念,中國南海則是主權概念,範圍不同。
  • 1000人出現在南海,再引世界各國關注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是非常廣的,而且海底還深藏著很多豐富的資源,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了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次我們國家又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前往南海,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 我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 千億噸石油級別寶藏打開
    據試採現場指揮部總指揮、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介紹,可燃冰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南海海域是我國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區,全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相當於1000億噸石油,其中有800億噸在南海。
  • 三沙市正式掛牌成立 專家:南海豐富資源待開發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三沙市的成立,是中國加強對南海海域及諸島行政管理和開發的重要步驟,有利於對周邊有不良企圖的國家形成威懾。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中心副主任李國強則表示,南海所蘊含豐富資源遠不止「油氣」,三沙市未來將在礦產等資源開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