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日(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質粉砂型可燃冰試採成功。姜大明是於今日上午10時,在中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藍鯨一號」海上鑽井平臺上做上述宣告的。中午時分,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5月19日,在可燃冰試採成功的利好下,相關概念股集體走高,中海油服、海默科技、博邁科、石化機械、惠博普、潛能恆信等漲停,海油工程、傑瑞股份、中集集團等個股也均大幅上漲。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指出,可燃冰技術在2030年以前形成商業開發有一定可能性,遠期看,商業化的成本有望降低。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綜述: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綜述: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新華社記者本月18日,中國宣布對南海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穩定產氣,這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試採,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
中國首次在南海試採海底可燃冰獲成功 中央致賀電
大公網5月18日訊(記者李昌鴻)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18日上午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但這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卻是標準的「高潛力」能源。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2030年前商業開發
原標題:我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其實,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
-
央視:中國在南海成功試採可燃冰,目標2030年前商業性開發;
投網5月18日訊, 央視: 中國在南海成功試採可燃冰,目標2030年前商業性開發; 重要提示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作者版權,若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
-
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附官方最新消息
可燃冰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近日,自然資源部日前宣布可燃冰試採成功。那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呢?一、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有一項海底資源開採目前只有中國能夠掌握,日本多次試圖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而最近中國對於海底可燃冰的試採成功,卻提供了一個可以治本的方法。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中國南海試採可燃冰成功 開發利用是世界性難題?
2017年5月22日訊,可燃冰!可燃冰!這些天,幾個大國相繼發出了有關可燃冰的消息。中國18日宣布在南海試採可燃冰成功。此前,美國於12日宣布正在墨西哥灣開展可燃冰鑽探研究,日本也於4日宣布從近海可燃冰中提取出了甲烷。
-
中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開發啟動 盤點那些在南海找到的新能源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12日對外宣布,中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正式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建成投產後將供氣給香港、廣東及海南地區。 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我們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南海。回顧往昔,南海不斷給中國新能源的發現、開採和利用帶來驚喜!去年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成功——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
-
中國南海可燃冰第二次試採成功:北大水合物中心盧海龍...
2020年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宣告我國第二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於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交匯點訊 在遙遠的中國南海,不久前剛剛誕生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我國設計研發的「藍鯨2號」半潛式鑽井平臺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而此次被試採的主角,正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神秘物質可燃冰。作為未來能源之星,它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據新京報快訊,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可燃冰已試採6周!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可燃冰已試採6周!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前不久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中國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了成功,這也意味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連續穩定開採可燃冰產氣的國家。
-
直擊南海可燃冰試採現場:31天日均產氣6800立方米
中新社珠海6月12日電 題:直擊南海可燃冰試採現場:31天日均產氣6800立方米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隨著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採滿月,可燃冰這種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規能源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中新社記者日前登上「藍鯨Ι號」海上鑽井平臺,探秘這種「另類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