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2020-12-02 人民網

  可燃冰開採(資料題)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能源消耗都主要依靠從海外進口。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保障能源的供給對於中國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由於中國在海外的能源命脈需要經過各方勢力的「家門口」,一旦國際局勢緊張就有被「卡住」的風險,中國又該如何解決呢? 發展軍事力量對海外能源通道進行保護只能治標,中國畢竟還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全球設立軍事基地。而最近中國對於海底可燃冰的試採成功,卻提供了一個可以治本的方法。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是一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相比傳統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雖然被重視的較晚,卻是一種「高潛力」能源。

  從燃燒值來說,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明顯高於煤炭、石油,而且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不會像煤炭和石油產品燃燒時釋放出粉塵、硫化物、氮氧化物等環境汙染物,所以被譽為21世紀最理想的清潔能源。

  同時可燃冰的資源儲量豐富,其廣泛分布於全球大洋海域,以及陸地凍土層和極地下面。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正是因為能源對於國家發展的必要性以及可燃冰的巨大潛力,因此可燃冰成為了重要的戰略資源,各國爭相研發對其開採技術。其中,美國、加拿大在陸地上進行過試採,但效果不理想。日本於2013年在其南海海槽進行了海上試採,但因出砂等技術問題失敗。2017年4月日本在同一海域進行第二次試採,第一口試採井累計產氣3.5萬立方米,5月15日再次因出砂問題而中止產氣。與之相比,中國的可燃冰研究起步要晚到1998年,但目前以實現反超。在1998年立項後,1999年我國就開始了南海和陸地凍土區的可燃冰調查工作,2007年就在神狐海域鑽獲可燃冰,這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四個通過國家級研發計劃在海底鑽獲可燃冰的國家。2015年,我國科技工作者在神狐海域準確定位了兩個可燃冰礦體。2016年,地質調查工作人員圍繞試採在神狐海域開展鑽探站位8個,全部發現可燃冰。

  此次中國可燃冰的試採成功,對於破解中國能源困局意義重大。

  首先這意味中國的可燃冰採集技術已經過關,在能源利用上又多了一條新途徑,有助於在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較少環境的汙染。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可燃冰蘊藏量豐富。據研究表明,中國全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約相當於1000億噸油當量,而南海海域是中國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區,其中有近800億噸就在南海海底。隨著中國對於南海的把控能力不斷增強,南海地區很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可燃冰來源。其巨大的儲量以及可燃冰的高能,可以有效降低中國對於海外能源的依賴。同時由於南海到中國大陸的距離遠比中東等產油地近得多,在未來局勢緊張之時外部勢力難以阻斷。因此可燃冰的成功試採對中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文/蘭順正)

(責編:單芳、陳悅)

推薦閱讀

貴州織金遭特大暴雨襲擊 大街變成河6月28日,貴州織金縣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27日晚至28日晨,織金縣持續十多個小時的暴雨,28日4時,織金縣城區北門大街、安居大道,一片汪洋。【詳細】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日(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質粉砂型可燃冰試採成功。姜大明是於今日上午10時,在中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藍鯨一號」海上鑽井平臺上做上述宣告的。中午時分,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北京習風堂微信號:bjxft2015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5月19日,在可燃冰試採成功的利好下,相關概念股集體走高,中海油服、海默科技、博邁科、石化機械、惠博普、潛能恆信等漲停,海油工程、傑瑞股份、中集集團等個股也均大幅上漲。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指出,可燃冰技術在2030年以前形成商業開發有一定可能性,遠期看,商業化的成本有望降低。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綜述: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綜述: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新華社記者本月18日,中國宣布對南海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穩定產氣,這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試採,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 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附官方最新消息
    可燃冰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近日,自然資源部日前宣布可燃冰試採成功。那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呢?一、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2030年前商業開發
    原標題:我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其實,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
  • 中國首次在南海試採海底可燃冰獲成功 中央致賀電
    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大公網5月18日訊(記者李昌鴻)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18日上午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中國首次試採海底可燃冰成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
    來源:人民日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日在南海宣布,我國成功在南海完成一種超級能源的試驗開採工作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18日下午,一則消息引燃網絡: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實現歷史性突破。  據媒體報導,早在2013年時,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日本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試採被迫停止,最終他們在6天的時間裡從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而此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累計產氣超日本此前創下的12萬立方米的記錄。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2017-05-30 13:21:07 來源:中國檢測網 閱讀: 次   前段時間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引起全球關注。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世界各主要能源消費國對可燃冰的產業化開發給予高度重視。——開採難度不是易事但可燃冰的開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燃冰的開採難度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因為可燃冰是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開採的時候它的形態會非常容易發生改變,有可能還沒有開採到可燃冰,它就已經先變成氣態了。
  • 中國首次試採海域可燃冰成功 中集「藍鯨1號」承擔重任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試採成功)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2017年5月18日,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當天的儀式上,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主任高雨宣讀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科學自信|人類可燃冰在中國試採點火成功,中國科技創新機遇迎來...
    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的意義,除找到石油的替代能源外,也協助找回了中國科研自信力!大飛機著陸,航母下水,天舟上天,量子計算初試之後,今天再次迎來了中國人帶給人類的大禮--人類新型化學能可燃冰可持續工業開採工藝。面對這樣的成功,至少中國可以不用再擔心,五十或一百年地球石油燒完後,人類只有吃生米了。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一凝結中國理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突出成就,向世界宣告著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頂峰的昂然自信。這一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成功突破,展現出我國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的篤定決心。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交匯點訊 在遙遠的中國南海,不久前剛剛誕生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我國設計研發的「藍鯨2號」半潛式鑽井平臺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而此次被試採的主角,正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神秘物質可燃冰。作為未來能源之星,它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 中國南海採「冰」記:領跑全球!中國首次海域試採可燃冰成功!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5月18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這次突破將對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圖片來自鳳凰網我大中國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可是全球第一哦!咳,接下來上自然科學課!
  • 可燃冰已試採6周!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可燃冰已試採6周!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前不久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中國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了成功,這也意味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連續穩定開採可燃冰產氣的國家。
  • 中國又迎來一個好消息!可燃冰試採終於成功,創下2項世界紀錄
    能源,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工業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能源做支撐,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各種能源。正因為如此重要,很多地區陷入了石油搶奪大戰。眾所周知,中東是世界上石油最豐富的地區,因此,這裡每年戰亂不斷,鄰國之間為了石油資源,而大打出手成為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