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新聞越短,事情越大!

  18日下午,一則消息引燃網絡: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實現歷史性突破。

  改寫化學課本

  中國走在了日本前面

  作為初中化學課本中的知識點,「可燃冰」對於中國在校和已經畢業的學生來說都不陌生。

  讓我們回顧一下課本是怎麼說的:

  可燃冰外觀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其他氣體。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圖片來自初中化學課本截圖

  能親眼見證課本內容的突破,網友們紛紛將可燃冰開採列入「有生之年(終於見到)」系列。事實上,這一次突破的確難能可貴。

  據媒體報導,早在2013年時,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日本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試採被迫停止,最終他們在6天的時間裡從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而此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累計產氣超日本此前創下的12萬立方米的記錄。

  這一項目的試採成功,實現了理論、持術和工程的重大創新,這一成果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斟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由「並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搶佔了天然氣水合物科技創新制高點。因此,這一消息稱為「歷史性突破」毫不為過!

  大國重器!

  開採平臺電纜長度達120萬米

  

可燃冰開採平臺。圖片由中集集團提供

  承擔此次試採任務的「藍鯨1號」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拒介紹,2016年8月16日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中集來福士公司籤署了基於中集「藍鯨1號」的鑽井平臺技術服務合同。2017年3月6日23時,中集藍鯨1號完成運營準備工作,從煙臺啟航,經過8天的航行順利到達井位。

  據了解,「藍鯨1號」由中集來福士完成全部的詳細設計、施工設計、建造和調試,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

  「藍鯨1號」擁有27354臺設備,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個MCC報驗點,電纜拉放長度120萬米。作為最先進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該平臺不僅在物理量上遠超於其他項目,而且在設計建造過程中,克服了技術攻關、項目管理、全球採購、實際作業應用等諸多挑戰。

  中集集團介紹說,與傳統單鑽塔平臺相比,「藍鯨1號」配置了高效的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DP3閉環動力管理系統,可提升30%作業效率,節省10%的燃料消耗。

  商業前景巨大

  推動全球能源變革

  

圖片由中集集團提供

  有專家估計,可燃冰僅海域儲量就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被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而作為可燃冰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對中國來說尤為明顯。資料顯示,中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除了陸地凍土區外,整個南海的可燃冰地質資源量約為700億噸油當量,遠景資源儲量可達上千億噸油當量,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中集集團表示,中國此次試採成功,全球領先,意義非常重大。「藍鯨1號」在南海成功試採可燃冰,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為可燃冰的商業化開發鋪路,將對我國能源結構產生重大影響,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時緩解煤炭、石油等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對於可燃冰開採成功的意義,不妨看一看黨中央和國務院是怎麼說的

中共中央 國務院

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只是萬裡長徵邁出的關鍵一步,後續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希望你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向地球深部進軍的重要指示精神,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7年5月18日

  (作者:周銳)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頁巖氣革命」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之後,中國在另一項能源資源開發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賀電稱讚這次成功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日(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質粉砂型可燃冰試採成功。
  • 全球首次!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中國首次試採海底可燃冰成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
    來源:人民日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日在南海宣布,我國成功在南海完成一種超級能源的試驗開採工作
  • 全球首創!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從5月10日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採上來,點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鑽探平臺「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一凝結中國理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突出成就,向世界宣告著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頂峰的昂然自信。這一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成功突破,展現出我國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的篤定決心。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保障能源的供給對於中國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由於中國在海外的能源命脈需要經過各方勢力的「家門口」,一旦國際局勢緊張就有被「卡住」的風險,中國又該如何解決呢? 發展軍事力量對海外能源通道進行保護只能治標,中國畢竟還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全球設立軍事基地。而最近中國對於海底可燃冰的試採成功,卻提供了一個可以治本的方法。
  • 中國可燃冰創下兩大世界紀錄,取得重要突破,開採技術全球僅有
    世界能源的使用的主流從早期的固體(煤炭)到液態(石油)再到氣態(天然氣),整個推進過程逐漸朝著低碳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儘管化石燃料依舊是主力軍,但是多種能源的使用讓一度緊張的世界能源格局有了很大改變。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開採成功 觀網讀者道出了一個擔憂
    可燃冰。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啦!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都紛紛發去賀電。 如此喜事,觀察者網昨天也連發三篇新聞,介紹中國可燃冰開採的大突破。評論中的讀者紛紛high起來了。 有同學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逝去的青春......
  • 新能源:可燃冰 點燃能源供給的新希望
    日本3月12日宣布從海底可燃冰層中成功分離出甲烷氣流,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在海上開採可燃冰資源,標誌著可燃冰開採的一大突破。可燃冰資源儲量大相當於已探明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總和的2倍,一旦實現商業開採對全球能源格局將帶來深遠影響。海洋工程板塊和天然氣應用產業鏈從長遠看受益將最為明顯,相關公司包括傑瑞股份、富瑞特裝、吉艾科技、中集集團、中國重工、中國船舶。   日本海上可燃冰生產實驗成功獲得氣流。
  • 中國可燃冰儲量如何?成功開採或將替代石油!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全球能源領域裡,一直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什麼?為什麼它的開採成功會讓全球的專家媒體一致關注呢?關於我國開採可燃冰的問題,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
  • 中國石油正式進入可燃冰開發領域,2030年左右將實現商業化開採!
    萬眾期待的可燃冰什麼時候能商業化開採?中國石油總裁汪東進近日表示,這一目標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為此,中國石油剛剛同國土部、廣東省政府籤署了可燃冰開發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可期。文 | 阿七8月24日,中國石油總裁汪東進宣布,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對這一21世紀最重要能源的商業化開發。
  • 中國能源領域又傳喜訊,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藍鯨一號,是中國自行打造而成的全球最大、鑽井最深的鑽井平臺。這個超級巨無霸高118米,寬92.7米,在全球範圍內任何海域都能開工,完全不會受到地形以及海域面積等因素限制,而且,值得自豪的是,中國的藍鯨一號也是率先在南海神狐海域開採出可燃冰的厲害角色。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因為可燃冰礦產集中度很高,開採的水層淺,如果技術有了突破,理論上開採成本將低於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而且,預計2020年後,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會再次上漲,那未來可燃冰可能就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    「拋開可燃冰概念未來能否商業化,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本身就是我國國家能源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我國擁有了一個新的能源技術儲備。」
  • 中國成功在海上試採可燃冰,是否代替煤炭???
    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國成功在南海完成可燃冰試採,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開採難度巨大,迄今鮮有國家嘗試。全球可燃冰研發活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和印度等,各國競相投入巨資開展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競爭異常激烈。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目前很多的能源都逐漸消耗殆盡,尋找新能源成為了重中之中,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為什麼說誰先掌握可燃冰的開採誰就掌握人類100年內能源主動權?
    比如我們這期的主角,可燃冰。2017年,我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們在珠海市東南320公裡的神湖海可燃冰試採工業區第一口井試採成功,當時大家可能認為這只是我國海洋勘測的一項新成就,可能沒有意識到,可燃冰的開採極有可能顛覆未來的世界格局!那麼什麼是可燃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