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越短,事情越大!
18日下午,一則消息引燃網絡: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實現歷史性突破。
改寫化學課本
中國走在了日本前面
作為初中化學課本中的知識點,「可燃冰」對於中國在校和已經畢業的學生來說都不陌生。
讓我們回顧一下課本是怎麼說的:
可燃冰外觀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其他氣體。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圖片來自初中化學課本截圖
能親眼見證課本內容的突破,網友們紛紛將可燃冰開採列入「有生之年(終於見到)」系列。事實上,這一次突破的確難能可貴。
據媒體報導,早在2013年時,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日本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試採被迫停止,最終他們在6天的時間裡從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而此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累計產氣超日本此前創下的12萬立方米的記錄。
這一項目的試採成功,實現了理論、持術和工程的重大創新,這一成果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斟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由「並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搶佔了天然氣水合物科技創新制高點。因此,這一消息稱為「歷史性突破」毫不為過!
大國重器!
開採平臺電纜長度達120萬米
可燃冰開採平臺。圖片由中集集團提供
承擔此次試採任務的「藍鯨1號」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拒介紹,2016年8月16日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中集來福士公司籤署了基於中集「藍鯨1號」的鑽井平臺技術服務合同。2017年3月6日23時,中集藍鯨1號完成運營準備工作,從煙臺啟航,經過8天的航行順利到達井位。
據了解,「藍鯨1號」由中集來福士完成全部的詳細設計、施工設計、建造和調試,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
「藍鯨1號」擁有27354臺設備,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個MCC報驗點,電纜拉放長度120萬米。作為最先進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該平臺不僅在物理量上遠超於其他項目,而且在設計建造過程中,克服了技術攻關、項目管理、全球採購、實際作業應用等諸多挑戰。
中集集團介紹說,與傳統單鑽塔平臺相比,「藍鯨1號」配置了高效的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DP3閉環動力管理系統,可提升30%作業效率,節省10%的燃料消耗。
商業前景巨大
推動全球能源變革
圖片由中集集團提供
有專家估計,可燃冰僅海域儲量就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被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而作為可燃冰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對中國來說尤為明顯。資料顯示,中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除了陸地凍土區外,整個南海的可燃冰地質資源量約為700億噸油當量,遠景資源儲量可達上千億噸油當量,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中集集團表示,中國此次試採成功,全球領先,意義非常重大。「藍鯨1號」在南海成功試採可燃冰,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為可燃冰的商業化開發鋪路,將對我國能源結構產生重大影響,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時緩解煤炭、石油等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對於可燃冰開採成功的意義,不妨看一看黨中央和國務院是怎麼說的
中共中央 國務院
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只是萬裡長徵邁出的關鍵一步,後續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希望你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向地球深部進軍的重要指示精神,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7年5月18日
(作者:周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