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試採海底可燃冰成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

2021-01-13 新能在線


來源:人民日報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日在南海宣布,我國成功在南海完成一種超級能源的試驗開採工作。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第一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



這種超級能源名叫「可燃冰」,學名則叫「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高效清潔、儲量巨大的新能源。按照央視的說法,這「可燃冰」就像《變形金剛》中機器人們所爭奪的「能量塊」那般牛:其體積雖然小,但蘊含的能量卻不可估量,1立方米「可燃冰」就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

 


央視還舉了個例子: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


我國海域的可燃冰資源量,按照官方預測已經達到八百億噸油的當量,非常具有潛力,是短期內可以接替常規油氣資源的一種清潔能源!


所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副局長李金髮才會說,這一次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採成功,我們是優先搶佔了技術高地,實現了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開發上的領跑。



而且它將會是繼美國引領「頁巖氣革命」之後的,由我國引領的新一輪「天然氣水合物革命」,將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

 


興奮的網友們感慨說: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還說可燃冰開採技術沒有突破,今天居然就被我國實現了!科技工作者太厲害了!實幹家!



不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採一直是一項世界性難題,而中國也並不是第一個進行這一嘗試的國家。


早在2013年時,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他們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他們的試採被迫停止,最終他們在6天的時間裡從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而根據外媒的報導,就在今年5月4日,日本人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嘗試,並於當日再次成功產氣。但這次嘗試在5月15日再次被迫中斷,原因同樣是鑽井通道一直有泥沙灌入,不斷幹擾開採工作。最終他們在12天的時間裡從開採的可燃冰中提取了3.5萬方的天然氣。

 

截圖自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信息


今天我們之所以敢宣稱世界第一,不僅是因為我們實現了日均穩定產氣超過一萬方,而且已經持續超過一周連續產氣,總共更是已經挖出12萬方的可燃冰,可以說已經打破了日本的記錄。


更令人感慨的是,2013年當日本首次開採可燃冰時,曾經有中國的媒體擔心地表示 「中國可燃冰研究開發已落後日本十餘年」。



我們的科學家沒有因為當年日本的成績而灰心喪氣,僅僅在4年後我們就超越了他們!



至於我們的科學家如何取得如此高大上的突破,請看下面這段新聞視頻——


最後,讓我們來仔細讀一下新華社5月18日受權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以下是賀電全文。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只是萬裡長徵邁出的關鍵一步,後續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希望你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向地球深部進軍的重要指示精神,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7年5月18日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今日(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海域泥質粉砂型可燃冰試採成功。姜大明是於今日上午10時,在中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藍鯨一號」海上鑽井平臺上做上述宣告的。中午時分,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全球首次!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北京習風堂微信號:bjxft2015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
  • 中國首次在南海試採海底可燃冰獲成功 中央致賀電
    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大公網5月18日訊(記者李昌鴻)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18日上午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是一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相比傳統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雖然被重視的較晚,卻是一種「高潛力」能源。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據新京報快訊,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5月19日,在可燃冰試採成功的利好下,相關概念股集體走高,中海油服、海默科技、博邁科、石化機械、惠博普、潛能恆信等漲停,海油工程、傑瑞股份、中集集團等個股也均大幅上漲。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指出,可燃冰技術在2030年以前形成商業開發有一定可能性,遠期看,商業化的成本有望降低。
  • 中國南海採「冰」記:領跑全球!中國首次海域試採可燃冰成功!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5月18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這次突破將對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圖片來自鳳凰網我大中國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可是全球第一哦!咳,接下來上自然科學課!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2030年前商業開發
    原標題:我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其實,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
  • 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附官方最新消息
    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但這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卻是標準的「高潛力」能源。
  • 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 綜述: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綜述: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新華社記者本月18日,中國宣布對南海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穩定產氣,這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試採,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可燃冰試採再獲突破,創世界紀錄,外國惶恐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就在昨天(3月26日),我國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 中國首次試採海域可燃冰成功 中集「藍鯨1號」承擔重任
    2017年5月18日,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當天的儀式上,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主任高雨宣讀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 可燃冰將改變能源結構!中國海洋礦產資源分布、深海開採最新情況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採訪到江蘇海洋、地質、能源專家為您解密。清潔能源可燃冰深藏海底與凍土作為世界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氣已經「被消耗」了一個多世紀,人類亟待找到下一階段的替代能源。假如能夠大規模商業化利用,將會成為未來的能源之星,保障世界的化石燃料安全。對中國而言,可燃冰被寄予厚望,被視作可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能源」。與國外相比,我國常規油氣資源不足,對外依存度很高,作為製造大國,油氣消耗量巨大,並不斷增長,因此,可燃冰一旦實現商用,中國將會走出能源困局,逐漸實現能源獨立。「中國有豐富的可燃冰資源,總量相當於1000億噸石油。」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在蔚藍浩瀚的南海中央,當蘊藏在海洋深處的「能量冰塊」點燃起巍然矗立的「藍鯨一號」的那一刻,舉國鼓舞,世界矚目。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一凝結中國理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突出成就,向世界宣告著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頂峰的昂然自信。這一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成功突破,展現出我國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的篤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