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易新聞
5月18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這次突破將對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
圖片來自鳳凰網
我大中國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可是全球第一哦!
咳,接下來上自然科學課!
下面開始上課:
敲黑板!
首先,可燃冰長這個樣子: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
不過
講真,這玩意怎麼看怎麼都像固態酒精好不!
像這樣~
圖片來自百度
然後,自然而然,可以用來這樣:
開個玩笑~
甲烷水合物,也叫可燃冰,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燃燒的「冰塊」,與我們印象裡的冰塊不同,這是一種把甲烷包裹在冰狀晶格下的固體結晶物質,化學式CH4·8H2O,俗稱固體瓦斯,是一種可以提供高能量的資源。
圖片來自百度
那可燃冰是怎樣形成的呢?
可燃冰的形成並不複雜,首先需要低溫,0—10℃是最佳的生成環境;再者便是最低30個大氣壓的壓強以確保水合物不會分解,且氣壓越高越穩定;水和有機物提供C、H、O基本元素,簡而言之即為有機物沉澱「發酵」和水在低溫高壓的環境下生成可燃冰。
所以500-4000米水深的海洋是可燃冰生成和儲存的理想環境,97%的可燃冰都分布在海洋,剩餘的3%在極地、凍土、內陸湖泊等。
圖片來自百度
從分子結構層面來看,你會發現甲烷分子被水分子籠罩,從化學式可以看出,可燃冰主要成分就是CH4和H2O,也就是甲烷和水。燃燒方程式CH4·8 H2O+ 2 O2== CO2+10 H2O,燃盡後最後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相比於煤、石油,可燃冰是實至名歸的清潔能源哦~
目前,科學探測發現,可燃冰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以上,按照目前人類能源消費量,可供人類使用一千年以上,所以可燃冰也是公認的21世紀最理想的替代能源。
好像聽起來蠻唬人的呢!
可燃冰開採難度大嗎?
雖然可燃冰的儲量巨大,然而提取天然氣是非常困難和耗能的。
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們就在俄羅斯北部發現了甲烷水合物,但是直到10到15年前,人們才真正開始研究如何從海洋中提取氣體。
作為一個缺乏自然能源的國家,日本一直是該領域的先驅。其他主要國家也是印度或南韓,也沒有自己的石油儲備。
美國和加拿大在這個領域也很活躍,他們一直專注於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部永久凍土地區的可燃冰。
圖片來自新浪
目前中國已穩定產氣八天,「穩定產氣」四個字將世界上首次實現在深海海底分解「可燃冰」開採天然氣的日本甩在了身後。
中國首次從南海海底開採出可燃冰,技術領先,將成為解鎖未來全球能源供應的一把關鍵鑰匙。
厲害了,我的中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