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海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

2020-12-04 背起行囊去旅遊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闡述太多,一個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在中國的南海北部富含著大量的可燃冰,在我國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對南部北部的深達1225米的海域,進行了鑽進對海底可燃冰進行試採之後,我國又對這一片神奇的海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我國在這片神狐海域進行的第二次可燃冰開採試驗圓滿成功。隨著南海的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

南海一直以豐富的資源聞名,近期,我國科學家在開採可燃冰資源時,取得了重大突破,百萬方燃氣噴薄而出,創下兩項世界紀錄。據《人民日報》報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總氣量86.14萬立方米,接近百萬方燃氣噴湧而出,日均產氣量達到2.87萬立方米,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同時,我國攻克了深海錢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到「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目前我國在全球79個地區直接或者間接地發現了可燃冰的存在,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樣邊緣海域的大陸坡、陸隆和盆地,以及一些內陸海。總體上看,可燃冰主要還是分布在北半球,且以太平洋邊緣海域最多,其次是大西洋,陸上寒冷永凍土中的天然氣水合物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區。

我國可燃冰的儲量豐富,其中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位於我國南海北坡的海域是可燃冰富集區,預測儲量約194億立方米。經過數年的反覆勘察研究,我國在2013年6-9月,在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鑽獲純度天然氣水合物樣品,並通過鑽探獲得可觀的控制儲量。

2014年2月,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採基礎研究通過驗收,建立起中國南海可燃冰基礎研究系統理論。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天然冰試採成功,這個事件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2017年首次進行試採之前,總共展開了10次詳細的調查工作,從海底地質、海域環境和水文特點等進行了數據收集,預測整個神狐海域可燃冰含量高達1500億方,為今後大規模試採打下基礎。而日前我國發現的這86萬方可燃冰,可謂是再創奇蹟,標誌著我國的可燃冰再次步入一個新階梯。

雖然我國已經探明了海底有很多可燃冰,但是為什麼沒有大規模開採呢?其實沒有這麼簡單。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可燃冰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開採時改變它的形態很容易讓其融化,容易造成甲烷洩露,對全球環境造成嚴重後果。二是可燃冰的開採可能會引發地質災害,可燃冰從固體狀態變成天然氣和水的狀態時,空間體積瞬間增大,會帶來很大壓力,導致海底海嘯,而這種壓力傳遞到海平面,也會帶來路坡的變化,比如滑坡、海底泥石流和微地震。

所以我們要燃燒可燃冰這種新資源,還得我們解決不少的科學難題。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以及能源的日漸枯竭,降低能源消費、減少汙染物的排放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可燃冰是未來發展中人類不可多得的清潔能源。而這次在南海發現的儲量86萬方燃氣的可燃冰,為以後我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中國可燃冰刷新世界新紀錄,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
    中國可燃冰刷新世界新紀錄,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南海作為我國境內最大的一片海域面積,為我國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海洋資源,只是限制於南海的特殊環境,周圍有缺乏大面積的海島作為平臺支撐,對南海資源的開發變得有些許艱難。
  • 南海再傳捷報,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刷新世界新紀錄
    好消息傳來,中國南海可燃冰開採第二次試驗圓滿成功,將在中國礦產發掘史上再添新華章。其實,中國科研人員對南海可燃冰的探索由來已久,兩年之前曾經完成過第一次開採試驗,如今又再創輝煌,也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跟著雀躍不已。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目前很多的能源都逐漸消耗殆盡,尋找新能源成為了重中之中,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在生產和我們的生活發展當中,其實更多的一些資源方向就是現在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一些資源利用,石油雖然說是現在最為普遍和常見的一種,但是由於它的利用會給環境帶來危害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 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世界上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但是可燃冰的開採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因為可燃冰它是存在於海底的,所以在進行客人並開採時,我們就需要掌握很多先進的技術,只有擁有了這一些技術。並且技術能夠達到成熟,這樣我們才能夠很好的將存儲於海底的可燃冰開採起來,在進行可燃冰開採時,我們需要擁有的是一些海上鑽井平臺,還有下潛設備。
  • 中國可燃冰試採「天然氣」,收穫86萬立方米,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中國可燃冰試採「天然氣」,收穫86萬立方米天然氣,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我國地質勘探部周四宣布,在為期一個月的南海試生產中,中國從可燃冰中提取了861400立方米天然氣。試驗開採於2月17日至3月18日在廣東省珠海市東南約320公裡的神湖海域237-304米海底進行。
  • 千裡外一聲巨響!終於引起中國科學家注意,美媒:中國真的做到了
    今天我們要看的是千裡外一聲巨響!終於引起中國科學家注意,美媒:中國真的做到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事後據調查,當時美國的這處鑽井平臺,因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導致一大批原油從油井中噴湧而出,墨西哥灣也因此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汙染,最重要的是,這一聲巨響,震醒了不少中國科學家。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可燃冰試採再獲突破,創世界紀錄,外國惶恐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介紹,本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技術,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從海底以下237米至304米的可燃冰礦藏中開採出天然氣。2月17日至3月18日,試採連續產氣30天,累計產氣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創造了「產氣總量最大、日均產氣量最高」兩項世界紀錄。
  • 等於免費的新能源,1立方1分錢,可燃冰的前生今世
    近日好消息傳來,中國南海可燃冰開採第二次試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礦產發掘史上的新華章。此次可試驗又爆出新的世界紀錄,總氣量達到86.14萬立方米,接近百萬方燃氣噴湧而出,日均產氣量達到2.87萬立方米,這個發現無疑是對中國科研人員艱苦努力最大的回報。消息之二是我國已經全面攻克了深海錢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完成了探索性試採到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 中國首次在南海試採海底可燃冰獲成功 中央致賀電
    大公網5月18日訊(記者李昌鴻)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站18日上午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布,「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這對於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裡程碑意義。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交匯點訊 在遙遠的中國南海,不久前剛剛誕生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我國設計研發的「藍鯨2號」半潛式鑽井平臺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而此次被試採的主角,正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神秘物質可燃冰。作為未來能源之星,它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 中國又怎麼了?1000人緊急前往南海「支援」,外媒:速度太快
    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又發生了啥?1000人緊急前往南海「支援」,外媒:速度太快。後來中國發現了,那是我國的一艘科考船,在南海海域有了重大的發現,在1100米的海底,發現了兩處可燃冰,並且這種東西遇到火的時候就會燃燒起來
  • 中國南海存在豐富的「可燃冰」資源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權威專家今天透過此間媒體披露,中國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估計相當於全國石油總量的一半。  據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海洋能專家樊栓獅研究員介紹,「可燃冰」是天然氣(甲烷類)被包進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溫與壓力下形成的透明結晶。美國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發現了它,中國近年才開始對其進行研究。  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可燃冰」的優點更為突出。
  • 南海30萬噸黃土噴湧而出!西方國家慌了:中國又搞什麼大動作?
    學過地理的同學一定知道,中國海岸線遼闊,從北到南分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近年來,南海領土爭端從未停止,南海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是中國的寶地,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公裡,大部分領土主權屬於中國,之所以有那麼多國家盯上南海,是因為南海礦產資源豐富,但只要是中國領土,中國絕對不會讓出一寸土地,
  • 太原深處一聲巨響,中國再傳捷報,外媒:中國太不可思議了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南海的可燃冰,夠中國燒多少年?當前可燃冰開採的技術進展如何?
    中國的可燃冰儲量首先,南海可燃冰還在開採中,具體多少儲量,官方現在也沒有數字,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夠中國燒多少年,從而對南海可燃冰的規模有一個大概的認識。2019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100億立方米,而1立方米可燃冰可轉換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這就意味著,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就夠中國燒:194 x 164 / 3100 = 10.26年。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負責人邢樹文說,可燃冰在我國的海域圈定了一系列的找礦遠景區,也預測了資源量。今年我們正在積極進行這方面的試採準備。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現場距香港約285公裡,採氣點位於水深1266米海底下200米的海床中。自5月10日正式出氣至今,已累計產出超12萬立方米甲烷含量高達99.5%的天然氣。
  • 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的文化底蘊,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此外,由於中國疆域遼闊,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人文特色差異很大,以至於在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