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2020-12-04 小七行旅記

「文|小七(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旅行,是一種心境,一種對行走在路上的夢想的追求。

大家也都知道,能源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三要素之一,對於國家的發展十分重要。人類一直都沒有停止對光明和能源的探索,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一直探索一直進步。如今除了資源的勘探開採,新能源也備受重視,中國在這一方面成就不小。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眾所周知,在新能源領域,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因為,可燃冰可直接燃燒,能產生比煤、石油、天然氣等高出數十倍的能量。現在國際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清潔的新能源經濟增長動力,而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這也將為我們未來的發展助力。

但是我們的發展當然不止於此,畢竟資源在發展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這也讓我們有了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的意識。為了以後的發展,對於資源的研究以及勘探腳步不能停。上月末,我國在去年發現了兩億噸油田的地方,現在還發現了3000億噸的天然氣,以及頁巖氣田,不得不說這個消息確實令人振奮,同時我國在技術上也有了突破。

大家都知道,曾經我國80%的優質環烷基稠油需要進口,且開採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如今被徹底改變。因為前段時間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發布消息稱,藉助這項稠油開發新技術,目前公司稠油累積產量已突破1億噸,新增可採儲量2億噸,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可是看到這裡還是非常疑惑,這一物資究竟是什麼呢?

據了解,環烷基稠油是國防軍工和重大工程建設的戰略性原材料,環烷基含量大於50%的優質環烷基稠油僅佔0.15%,被譽為石油中的「稀土」。當然這一技術淺層稠油技術是繼頁巖氣技術之後,最新的一種環保能源,相較於可燃冰,這項技術成本更低而且更加安全。相較於頁巖氣技術,淺層稠油技術不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對環境的汙染更低,極具發展意義。

不得不說這也是讓中國又「火」了,就在很多國家還在與原油產量和油價喋喋不休之際,中國已經默默實現突破,將技術握在手中了,也是令各國羨慕。我國可燃冰技術、淺層稠油技術兩大領域率先突破,意味未來將會開發出大量的可燃冰和淺層稠油,這也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的發展,相信未來將有大作用。

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呢?

本文由「小七行旅記」原創,歡迎評論,收藏,點讚。未經允許請勿抄襲,感謝你們的閱讀,請持續關注,讓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可燃冰大家都知道吧,可燃冰是人類近些年探索的一種新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可燃冰自身的溫度較高,一定程度上能夠取代煤炭資源發揮作用,同時其燃燒還不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體,對環境造成傷害。
  • 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如今的中國雖說比不上古時代富有,在世界各國中仍舊佔據重要位置,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與我們合作,對於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尤為看好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然成為一個科技大國,科學研究不斷發展,近期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 中國能源領域又傳喜訊,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藍鯨一號,是中國自行打造而成的全球最大、鑽井最深的鑽井平臺。這個超級巨無霸高118米,寬92.7米,在全球範圍內任何海域都能開工,完全不會受到地形以及海域面積等因素限制,而且,值得自豪的是,中國的藍鯨一號也是率先在南海神狐海域開採出可燃冰的厲害角色。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這不,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即可燃冰後,又發現了上億噸級石油「稀土」!而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率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隨著技術更加成熟化,未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戰略性能源或將被代替,因為可燃冰可直接燃燒,而且產生的熱量是這些能源的10倍之多。而就在這個時候,媒體又傳來新進展,新疆首個千億立方米油氣田再次新增一口日產氣量7.7萬立方米的高產氣井。
  • 中國能源領域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中國繼人造太陽後,再攻克石油中的稀土,美國或將嗅到新能源危機
    ,研究如何將人工智慧借力大數據、物聯網添加到現在的中國高鐵旅行體驗中,打造中國高鐵2.0版。 這也就是說,一列更加智能的超級高鐵或也將在不久之後橫空出世,而中國在高鐵領域的研究將由此駛入創新無人區,超級高鐵或也將成為繼目前的高鐵、華龍一號、C919大飛機後,中國經濟第四張更加智能的國家經濟名片。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從5月10日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採上來,點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鑽探平臺「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是一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相比傳統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雖然被重視的較晚,卻是一種「高潛力」能源。
  • 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外觀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燒,又被稱作「可燃冰」、「
  • 世界正在為石油喋喋不休時,中國繼可燃冰後,又取得新能源多項突破
    實際上,這正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石油經濟和油價起伏不定的一個縮影。也進一步說明,石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和當前全球最主要能源的價值所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石油不可再生等一些特點,近年,全球試圖突破石油的桎梏,而探尋新能源作為替代品的進程也正在不斷加速。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和發現,還是新能源的探尋,中國企業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我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 千億噸石油級別寶藏打開
    試採現場指揮部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調查局「李四光學者」盧海龍說,因為壓縮程度高,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每立方米的可燃冰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規天然氣的1.43倍,明顯高於煤炭、石油,燃燒汙染卻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潔環保。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一些國家都在進行科學勘探,以大體查清儲量、分布和特點,這是進行有效開發「可燃冰」資源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可燃冰」賦存於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於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巖中。中國南海「可燃冰」蘊藏在水深350—3200米範圍。
  • 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開採成功 觀網讀者道出了一個擔憂
    可燃冰。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啦!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都紛紛發去賀電。 如此喜事,觀察者網昨天也連發三篇新聞,介紹中國可燃冰開採的大突破。評論中的讀者紛紛high起來了。 有同學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逝去的青春......
  • 可燃冰: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於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於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巖中。以其儲量豐富及高效清潔特點被譽為「後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的低溫高壓環境中。
  • 可燃冰將改變能源結構!中國海洋礦產資源分布、深海開採最新情況
    而,海底富鈷結殼中鈷資源量約為10億噸;太平洋深海沉積物中稀土資源量達880億噸。未來全球油氣總儲量的40%將來自深海。今天我們來談談中國海洋有哪些礦產:中國的海域中國海洋特徵中國海洋油氣資源按照第三次石油資源評測結果,我國目前石油資源量為1072.7 億噸,其中海洋石油246 億噸,佔總量的23%;海洋天然氣16 萬億立方米,佔總量的30%。
  • 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附官方最新消息
    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提起能源,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煤、油、氣點燃的火炬而不會是冷冷的冰塊,但中國科技工作者已經可以將蘊藏在海底的「冰塊」點燃成熊熊燃燒的火焰,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5月10日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採上來,點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鑽探平臺「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
  • 中國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可燃冰究竟是什麼?
    【每日科技網】  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被稱為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後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氣,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  據了解,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量是現有天然氣、石油儲量的兩倍,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美國、日本等國均已經在各自海域發現並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中國海南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樣品,從而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4個通過研發計劃採到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家。
  • 我國可燃冰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西瓜視頻大神為你解答
    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其實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才偶然知道原來可燃冰也是不可再循環的,他對綠色能源可燃冰做了詳細的講解,讓我漲了不少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