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燃冰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西瓜視頻大神為你解答

2020-08-30 育兒人家

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其實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才偶然知道原來可燃冰也是不可再循環的,他對綠色能源可燃冰做了詳細的講解,讓我漲了不少冷知識。

可燃冰在2017年首次在我國南海開採成功,極有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那什麼是可燃冰呢,其實可燃冰就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其中甲烷就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就是一個碳帶著四個氫組成的一個正四面體,而碳元素就在最中間,四個頂點的位置就是氫原子。

在生活中,沼氣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不過沼氣的臭味並不是來自甲烷的,因為甲烷是沒有味的,而其中的臭味則是來自於沼氣當中的硫化氫。而可燃冰其實就是在海底的壓力下,甲烷和水就結合成了那種從微觀上看是一種籠型的固態的結晶水合物,直接見火就能燃燒。

而燃燒可燃冰是非常環保的,畢竟可燃冰的組成物甲烷,燃燒之後就是少量二氧化碳和水,不像煤、石油燃燒之後還會釋放很多大量的有害氣體和汙染物,並且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非常高,是煤的十倍,所以說可燃冰的價值是非常大的。

中東現在佔著石油資源非常的富有,簡直富可流油,不過石油在地球上按最樂觀的估計也不會超過7000億噸,而按照現在人類使用的速度,在五六十年過後,基本就會開採的差不多了,因此可燃冰在短期來看是極具競爭價值的。

除了我們知道可燃冰的儲存量非常樂觀之外,那對於可燃冰的開採難度又是怎樣的呢,對於這一點,可燃冰的試採成功還是有很大意義的,在連續22天的產氣過程中,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在開採的過程中,氣壓氣流非常穩定,海底的地形也很神奇的沒有發生變化,甚至沒有引起地質災害,其實在可燃冰的開採過程中,這樣的情形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其實這些我都是在西瓜視頻上三一博士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的作品中得知的,如果大家跟我一樣,對這領域的知識有興趣的話,可以到西瓜視頻上搜索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相信你肯定會漲知識的,要是喜歡就關注一下他哦。

相關焦點

  • 中國可燃冰儲量如何?成功開採或將替代石油!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全球能源領域裡,一直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什麼?為什麼它的開採成功會讓全球的專家媒體一致關注呢?關於我國開採可燃冰的問題,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
  • 幾乎免費的新能源可燃冰,我國己試開採成功,每年節省百億支出
    ,據當時中方首席科學家、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黃永祥稱,探測證據表明,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約為我國陸上石油總量的一半左右。而且我國進口的石油都是從海上運輸,要經過印度洋及馬立甲海峽,非常時期意味著什麼大家一看就知道。可燃冰是現在石油,煤炭,天然氣最好的替代能源,我國對可燃冰的成功開採,意義深遠,影響巨大。而且,我國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達到數萬億噸,可供使用百年以上。還是說說可燃冰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吧。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和水的化合物,甲烷(CH4)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 可以替代石油的這項能源,我國已經成功開採,而且是世界第一
    當時我國的國土資源部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在珠海市東南區320公裡的神湖海域的可燃冰試採作業區第一口開採井順利開採成功。沒辦法,這也只能說我們國家這些年的進步實在是太快了,其實,可燃冰的開採成功這背後的意義很有可能顛覆世界能源的巨大格局。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第一,證實了我國南海存在可燃冰資源,發現了南海北部陸坡可燃冰資源有利開發區,評價了該區域可燃冰資源潛力,並確定了東沙、神狐兩個可燃冰重點目標;第二,陸域勘察可燃冰資源取得重大進展,證實了在我國廣闊凍土區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資源;第三,有了較強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隊伍以及技術準備,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預計,我國有望在10—15年後進行陸域可燃冰資源的商業開發利用。
  • 可燃冰為我國能源安全提供新發展方向,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據調查,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1/5,工業電費約1/3,水費價格不到1/3,在這種背景下,未來中國的製造業整體生態成本優勢會被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所降低。理論來說,1立方米可燃冰約可分解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而我國的可燃冰儲量原大於石油儲量。2020年3月26日,我國可燃冰的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的成果,國家計劃在2030年將可燃冰推向商業試採階段。
  • 我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 千億噸石油級別寶藏打開
    可燃冰資源儲量豐富,其廣泛分布於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氣資源量的60倍,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據試採現場指揮部總指揮、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介紹,可燃冰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 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 山東發現乾熱巖大富礦 折合標準煤超187億噸 未來替代石油煤炭潛力...
    山東發現乾熱巖大富礦 折合標準煤超187億噸 未來替代石油煤炭潛力大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9-07-10 19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並創造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南海一場大火後,緩解我國能源問題,科學家在南海發現大量可燃冰
    60%石油資源的獲取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過於龐大,石油儲備量也不夠豐富。所以為了滿足國內人民和各項工作的日常需求,我們每一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成千上百噸的石油。根據專家分析,我國如今對外的石油進口比例高達60%,這自然也意味著我國石油資源,受到了其他國家非常嚴重的限制。大家也都知道,如果按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的話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 可燃冰試採成功 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意味著什麼?
    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但這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卻是標準的「高潛力」能源。
  • 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大家也都知道,能源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三要素之一,對於國家的發展十分重要。人類一直都沒有停止對光明和能源的探索,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一直探索一直進步。如今除了資源的勘探開採,新能源也備受重視,中國在這一方面成就不小。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 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已然成為一個科技大國,科學研究不斷發展,近期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科學家告訴我們,全球可燃冰礦藏儲量十分可觀,它的總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2-3倍。
  • 可燃冰的投資啟示:如何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
    原標題:「可燃冰」的投資啟示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國土資源部專家預計,2030年以前我國將使可燃冰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能源產業的重大突破和發展,看似與普通百姓無關,實則息息相關。你我如何調整投資布局,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呢?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結晶物質,因形似冰塊能燃燒而得名,是一種燃燒值高、清潔無汙染的新型能源。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能量密度高,資源潛力巨大。
  • 能源安全的發展重點—可燃冰的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雖然作為全球製造業「工廠中的工廠」,但能源問題一直是我國製造業戰略性製造因素之一。據調查,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1/5,工業電費約1/3,水費價格不到1/3,在這種背景下,未來中國的製造業整體生態成本優勢會被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所降低。理論來說,1立方米可燃冰約可分解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而我國的可燃冰儲量原大於石油儲量。
  • 中國成功試採可燃冰,破解能源「鎖喉」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是一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相比傳統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雖然被重視的較晚,卻是一種「高潛力」能源。
  • 新知|我國已在南海試採:未來能源之星,可燃冰何時「可燃」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採訪到江蘇海洋、地質、能源專家為您解密。清潔能源可燃冰深藏海底與凍土作為世界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氣已經「被消耗」了一個多世紀,人類亟待找到下一階段的替代能源。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地質學會高級專家胡文瑄介紹,可燃冰是一種清潔能源,汙染比煤和石油小得多,但能量密度很高。「研究發現,形成可燃冰需要四個必備條件:(甲烷)氣體、液態水、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壓力,缺一不可。」
  • 可燃冰: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於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於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巖中。以其儲量豐富及高效清潔特點被譽為「後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的低溫高壓環境中。
  • 南海可燃冰開發提速 海南成能源大省指日可待
    南海可燃冰估計儲量700億噸,開發有利促進海南經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月21日公布了名為《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的研究報告,報告稱,目前已在中國海域內發現大量可燃冰儲量,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估計相當於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50%左右,在未來10年,中國將投入8億元進行勘探研究,預計2010—2015年進行試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