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免費的新能源可燃冰,我國己試開採成功,每年節省百億支出

2020-08-11 紅螞蟻自媒體聯盟MCN

可燃冰,到底是什麼?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 (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 Hydrate),廣泛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外觀似冰,遇火即燃,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數十倍。


可燃冰的發現,來源一些偶然,就像那個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一樣。

1974年,美國地質工作者在海洋中鑽探時,發現了一種看上去像普通乾冰的東西,卻意外地被點著了。冰居然可以燃燒,於是就有了「可燃冰」這一形象的名稱。這個新能源出現,立刻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並對可燃冰開始了進一步的開發和研究。隨著已知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越來越少,而需要消耗的能源卻越來越多,尋找一種安全經濟,環保綠色的新能源,成為一種國家戰略。


2004年,我國科學家聯合德國科學家,組成一支26人的綜合地質考察團,對南海進行了為期42天的考察,據當時中方首席科學家、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黃永祥稱,探測證據表明,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約為我國陸上石油總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積5242平方公裡,其資源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

2017年5月18日上午,中華人民國土資源部部長在在廣東珠海市東南320公裡的神狐海域,站在「藍鯨一號」鑽井平臺向世界宣布:「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在南海的可燃冰開採過程中,連續22天的,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氣壓氣流穩定,開採過程當中,海底的地形也沒有變化,沒有引起地質災害,這在可燃冰的開採過程當中是非常難得的。


隨著我國的工業發展越來越快,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因自身能源儲量有限,我國每天要花巨資進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僅2019年,我國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總計達到60308萬噸,價值2807.8億美元。而且我國進口的石油都是從海上運輸,要經過印度洋及馬立甲海峽,非常時期意味著什麼大家一看就知道。

可燃冰是現在石油,煤炭,天然氣最好的替代能源,我國對可燃冰的成功開採,意義深遠,影響巨大。而且,我國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達到數萬億噸,可供使用百年以上。

還是說說可燃冰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吧。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和水的化合物,甲烷(CH4)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用書面語來說:甲烷就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就是1個碳帶著4個氫組成了一個正四面體,碳原子就在正中間,4個頂點的位置就是4個氫原子。

用最通俗的話來說:甲烷就是沼氣的主要成分,不過沼氣臭味的鍋甲烷不背,因為甲烷是沒有味的,臭味主要就來自於沼氣當中的硫化氫。



可燃冰就是在海底的壓力下,甲烷和水就結合成的一種固態的結晶水合物,直接見火就能燃燒,說到這裡,有的朋友就會想到可燃冰燃燒的時候一定會很環保,因為絕大部分都是甲烷,甲烷燃燒之後就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會有產生任何汙雜。不像煤,石油燃燒之後又是粉塵,又是氮化物,又是硫化物等等。為什麼可以用可燃冰來做為工業燃料,用來發電,用來驅動汽車,那我國所有地區,特別是北方區都將徹底告訴霧霾天氣,重見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另外可燃冰的能量密度也會非常高,是煤的10倍,一立方米可燃冰完全燃燒的熱值相當於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天然氣現在已經很便宜,以深圳為例:深圳的小區管道燃氣平均是3塊錢一立方,如果使用可燃冰,和管道燃氣一個價的話,換算起來一立方可燃冰的價格只有一分多錢,這樣一下燃氣成本會降低很多倍,為城市居民,特別是打工族節省很大一筆生活成本。

現在一家三口一年的燃氣費大約在120元左右,而如果使用可燃冰,能夠把這項費用降到每年10元左右,就能節約110元,全國大約一億個這樣的家庭,節約下來的支出就高達110億元,所以你看可燃冰它有多大的價值?



雖然現在可燃冰的開採技術還不是太成熟,導致開採成本比較高,還不能大規模使用到工業和民用中,不過,我相信,不用等太久,可燃冰這種新能源,就能走進礦山工廠,千家萬戶。

西瓜視頻創作人在他的視頻中,也詳細介紹了可燃冰的情況,大家可以登陸他的觀看。

西瓜視頻裡面有許多非常優質的知識性內容,對開拓我們的視野和了解未知是有很大裨益的。


漲知識,就來西瓜視頻。

相關焦點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目前很多的能源都逐漸消耗殆盡,尋找新能源成為了重中之中,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等於免費的新能源,1立方1分錢,可燃冰的前生今世
    近日好消息傳來,中國南海可燃冰開採第二次試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礦產發掘史上的新華章。此次可試驗又爆出新的世界紀錄,總氣量達到86.14萬立方米,接近百萬方燃氣噴湧而出,日均產氣量達到2.87萬立方米,這個發現無疑是對中國科研人員艱苦努力最大的回報。消息之二是我國已經全面攻克了深海錢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完成了探索性試採到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 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開採成功 觀網讀者道出了一個擔憂
    可燃冰。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啦!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都紛紛發去賀電。 如此喜事,觀察者網昨天也連發三篇新聞,介紹中國可燃冰開採的大突破。評論中的讀者紛紛high起來了。 有同學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逝去的青春......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2017-05-30 13:21:07 來源:中國檢測網 閱讀: 次   前段時間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引起全球關注。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2017年,我國科研工作者將蘊藏在海底的可燃冰點燃為熊熊火焰。今天,捷報再傳——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神狐火炬」再一次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振奮之餘,會發現正是無數前輩對可燃冰的不斷探索,共同奏響了一曲「冰」與火之歌。
  • 中國成功在海上試採可燃冰,是否代替煤炭???
    ,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早在2013年時,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他們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他們的試採被迫停止,最終他們從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根據外媒的報導,就在今年5月4日,日本人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嘗試,並於當日再次成功產氣。
  • 中國首次試採海底可燃冰成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
    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第一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這種超級能源名叫「可燃冰」,學名則叫「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高效清潔、儲量巨大的新能源。所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副局長李金髮才會說,這一次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採成功,我們是優先搶佔了技術高地,實現了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開發上的領跑。
  • 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2020年3月26日,這是一個讓國人振奮和自豪的日子,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種「高潛力」能源。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據新京報快訊,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關於可燃冰,我們究竟該不該開採?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上周四(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因為可燃冰礦產集中度很高,開採的水層淺,如果技術有了突破,理論上開採成本將低於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而且,預計2020年後,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會再次上漲,那未來可燃冰可能就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    「拋開可燃冰概念未來能否商業化,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本身就是我國國家能源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我國擁有了一個新的能源技術儲備。」
  • 對汽車來說,可燃冰這副「春藥」還不宜過早服用
    這幾天,「可燃冰」一詞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的熱門詞。這一情況主要源於5月18日一則央視新聞報告: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在2030年以前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 不吹不黑,中國可燃冰開採真比外國強?
    中國的可燃冰這兩天成了網上很「燃」的一個話題。 本來是一個喜大普奔的消息,但後來陸續出現了「100升可燃冰能讓汽車跑5萬公裡」被闢謠、有人稱「日本幾年前就已成功開採可燃冰」等消息,讓很多吃瓜群眾陷入迷惑。 中國的可燃冰開採,真的比外國強嗎?可燃冰未來真的能替代煤炭和石油,成為我們生活中依賴的新能源嗎?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
  • 向地球深部進軍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2020年3月26日,這是一個讓國人振奮和自豪的日子,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