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中國可燃冰開採真比外國強?

2021-01-09 觀察者網

中國的可燃冰這兩天成了網上很「燃」的一個話題。

本來是一個喜大普奔的消息,但後來陸續出現了「100升可燃冰能讓汽車跑5萬公裡」被闢謠、有人稱「日本幾年前就已成功開採可燃冰」等消息,讓很多吃瓜群眾陷入迷惑。

中國的可燃冰開採,真的比外國強嗎?可燃冰未來真的能替代煤炭和石油,成為我們生活中依賴的新能源嗎?

總結起來就是,中國雖然不是第一個成功實現海域可燃冰開採的國家,但勝就勝在「穩定開採」這四個字。

日本雖然第一個實現可燃冰開採並獲取甲烷,但兩次開採都不穩定,至今沒有解決海底砂流入開採井的技術問題,導致兩次開採都被迫中斷且開採量也不大。至於美國,則主要還停留在試驗研究階段。

相比之下,我國的可燃冰開採難度更大,但產量穩定。最高時一天的產量就等於日本連續開採了12天的累計產量。

監製:李大偉

素材:黃堃 華義 林小春

編輯:劉一楠

製圖:熱氣球工作室

相關焦點

  • 關於可燃冰,我們究竟該不該開採?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上周四(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
  • 吹了這麼多年的可燃冰,為何還不投入使用?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在世界能源領域,一直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開始投入到可燃冰的研究和開採當中。然而現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雖然發現了超過兩百多個可燃冰礦點,但是依然沒有將可燃冰正式投入使用。吹了這麼多年的可燃冰,為什麼利用起來的難度這麼高呢?
  • 美媒: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已經世界第一了
    而中國在這些年來對於開展技術以及研發性新能源,這兩個方面是一起發展的,特別是在開採技術這一方面,基於中國的科技發展,開採技術發展的不比任何一個國家差,曾就有美媒稱: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已經世界第一了。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但截至目前,除我國以外全球僅有3個國家開展了可燃冰試開採(表1)。 「可燃冰」開採技術為什麼這麼難? 由於形成條件的限制,可燃冰的開採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果直接把它挖出來,不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會損失很多甲烷氣體,所以直接開採可燃冰固體不是個好主意。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2013年,廣海局在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鑽獲了多種類型可燃冰樣品,並發現超千億方級可燃冰大型礦藏。2015年,廣海局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首次發現大型活動冷泉——「海馬冷泉」,採獲大量淺表層可燃冰實物樣品。這些都為後續試開採提供了必要條件。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
  • 英媒:90多個國家都在羨慕中國,有這項技術不愁開採可燃冰資源
    ,而在開採技術這一方面,中國在近些年來更加的重視,而事實證明中國的開採技術相較於十年前,有了質的變化,就有英媒表示:90多個國家都在羨慕中國,有這項技術不愁開採可燃冰資源。,但是一般都在極厚的凍土以及深海中,很多國家都無法開採,真正的可遠觀不可褻玩,但是在這幾年中國積極的研發「半潛式鑽井平臺」,最終在2019年的時候「藍鯨2號」半潛式鑽井平臺在煙臺正式亮相。
  • 南海的可燃冰,夠中國燒多少年?當前可燃冰開採的技術進展如何?
    中國的可燃冰儲量首先,南海可燃冰還在開採中,具體多少儲量,官方現在也沒有數字,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夠中國燒多少年,從而對南海可燃冰的規模有一個大概的認識。2019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100億立方米,而1立方米可燃冰可轉換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這就意味著,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就夠中國燒:194 x 164 / 3100 = 10.26年。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在生產和我們的生活發展當中,其實更多的一些資源方向就是現在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一些資源利用,石油雖然說是現在最為普遍和常見的一種,但是由於它的利用會給環境帶來危害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18日下午,一則消息引燃網絡: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實現歷史性突破。  改寫化學課本  中國走在了日本前面  作為初中化學課本中的知識點,「可燃冰」對於中國在校和已經畢業的學生來說都不陌生。  讓我們回顧一下課本是怎麼說的:  可燃冰外觀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其他氣體。
  • 中國可燃冰開採又創新紀錄,可燃冰三種開採方法你需要知道
    「可燃冰」的開採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熱解法、減壓法和置換法。開採的最大困難是保證井底的穩定,使甲烷氣體不洩漏,不會造成溫室效應。熱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熱過程中的分解特性,可以將甲烷蒸氣從固態分解出來。但這種方法的難點在於不易收集。
  • 中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我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我國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
  • 中國可燃冰儲量如何?成功開採或將替代石油!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全球能源領域裡,一直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什麼?為什麼它的開採成功會讓全球的專家媒體一致關注呢?關於我國開採可燃冰的問題,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
  • 什麼是可燃冰?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困難?
    什麼是可燃冰?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困難?海底大陸架和一些凍土層中普遍存在可燃冰。專家們分析說,到目前為止,海底最有價值的礦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人類可以使用它的可燃冰達1000年之久,從而可以大大緩解能源問題。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提出破解可燃冰開採難題的中國方案
    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關於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開採方法的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和兩項國際發明專利技術獲得授權,為可燃冰開發提供了新思路。可燃冰如何開採、開採難在何處?記者近日探訪了青島海地所,揭開可燃冰開採的神秘面紗。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供圖此次試採到底取得哪些重大突破一是本輪試採1個月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是第一輪60天產氣總量的2.8倍。
  • 可燃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國內可燃冰商業開採任重道遠
    一、可燃冰行業概況中國2002年啟動對可燃冰的研究與勘探,2014年國務院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鼓勵推動可燃冰的試採與開發,並於201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設立可燃冰勘探試驗區。
  • 中國海域可燃冰試開採成功 觀網讀者道出了一個擔憂
    可燃冰。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啦!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都紛紛發去賀電。 如此喜事,觀察者網昨天也連發三篇新聞,介紹中國可燃冰開採的大突破。評論中的讀者紛紛high起來了。 有同學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逝去的青春......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有一項海底資源開採目前只有中國能夠掌握,日本多次試圖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