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開採 為什麼這麼重要? 「可燃冰」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達99.9%。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試採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關鍵技術,實現產氣規模大幅提升,為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我國也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二是自主研發了一套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測與開發能力。形成了六大類32項關鍵技術,其中6項領先優勢明顯。
-
向地球深部進軍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種「高潛力」能源。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開採為什麼這麼重要?「可燃冰」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達99.9%。
-
向地球深部進軍|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開採為什麼這麼重要?「可燃冰」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達99.9%。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本次海域試採,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分別達到了86.14萬立方米和2.87萬立方米,均為目前世界上可燃冰試採的最高紀錄,使可燃冰開發利用成為現實可能,對推進可燃冰勘查開採產業化意義重大。「可燃冰」開採技術為什麼這麼難?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簡單說,可燃冰是一種能源,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汙染小、能量高。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點燃採集的可燃冰。
-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再加上現在這種資源的開採也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一個領域。所以現在所有的開產業相對比較困難,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就有一些新能源的探索,在這當中就有大家都比較好奇的可燃冰開採。關於可燃冰的開採,其實是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的,首先要有一些海上鑽井平臺以及下潛設備,有這些技術的支持才能夠發現海底的可燃冰,而我國在生活海域的可燃冰探測,其實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在2017年是完成了首次的嘗試,而那一次的整體結果也是比較可觀的。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提起能源,你會想到什麼?煤、石油、天然氣?估計很難想到冷冷的冰吧。2017年,我國科研工作者將蘊藏在海底的可燃冰點燃為熊熊火焰。今天,捷報再傳——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神狐火炬」再一次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
-
可燃冰開採又創紀錄,為何令人這麼振奮?它與環保有啥關係?
此前,2017年我國在神狐海域開展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造了連續試開採60天、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的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實現了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試採領域由「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第二輪試採平臺「藍鯨2號」噴出雙火焰。圖源: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為什麼這個消息令人振奮?
-
關於可燃冰,我們究竟該不該開採?
,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的開採成功是否意味著我們即將擁有更多的能源?熾手可熱的常規能源是否會被可燃冰所代替?可燃冰到底不該被開採?很多人要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可燃冰的前景十分誘人,為什麼從2002年試驗開採之後一直未能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開採?記者綜合採訪梳理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可燃冰開採面臨四項主要挑戰。
-
中國可燃冰開採又創新紀錄,可燃冰三種開採方法你需要知道
「可燃冰」的開採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熱解法、減壓法和置換法。開採的最大困難是保證井底的穩定,使甲烷氣體不洩漏,不會造成溫室效應。熱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熱過程中的分解特性,可以將甲烷蒸氣從固態分解出來。但這種方法的難點在於不易收集。
-
科學家在我國南海發現「可燃冰」,儲存量世界第一,開採具有難度
,可燃冰是什麼東西呢?這種可燃冰怎麼會在海底出現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儲存量竟然比黃金石油還多,儲存量居然在全球遙遙領先。它是否像黃金石油那樣需要去開採呢?那如果我們去開採,是不是就發財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可燃冰神秘的面紗。
-
可燃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國內可燃冰商業開採任重道遠
1999-2020年中國可燃冰行業開採發展歷程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相比於傳統型能源,水合物在開發過程中會發生相變。水合物埋藏在海洋底部時是固體,在開採過程中分子構造發生變化,會從固體變成氣體和液體。這種特點是研究開採方案的出發點。
-
南海的可燃冰,夠中國燒多少年?當前可燃冰開採的技術進展如何?
中國的可燃冰儲量首先,南海可燃冰還在開採中,具體多少儲量,官方現在也沒有數字,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夠中國燒多少年,從而對南海可燃冰的規模有一個大概的認識。1000億噸,可燃冰的密度是0.9g/立方釐米,就意味著中國已探明的可燃冰有1111億立方米,夠中國燒60年。
-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 開採可燃冰有望再提速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產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開採可燃冰 有望再提速(解碼)核心閱讀日前,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圓滿成功。經過前期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這次試採創新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使用了多種自主研發的技術設備,有效提高了產氣規模、開採效率。
-
中國可燃冰儲量如何?成功開採或將替代石油!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全球能源領域裡,一直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什麼?為什麼它的開採成功會讓全球的專家媒體一致關注呢?關於我國開採可燃冰的問題,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
-
為什麼說誰先掌握可燃冰的開採誰就掌握人類100年內能源主動權?
比如我們這期的主角,可燃冰。2017年,我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們在珠海市東南320公裡的神湖海可燃冰試採工業區第一口井試採成功,當時大家可能認為這只是我國海洋勘測的一項新成就,可能沒有意識到,可燃冰的開採極有可能顛覆未來的世界格局!那麼什麼是可燃冰呢?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
日本將試驗開採海底「可燃冰」
新華網東京1月20日電(記者何德功)日本政府日前決定,2月中旬在愛知縣渥美半島南部70至80公裡的海底試驗開採俗稱「可燃冰」的甲烷水合物,明年進行實際開採並試驗以此為原料生產天然氣。
-
中國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可燃冰究竟是什麼?
【每日科技網】 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被稱為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後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氣,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 據了解,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量是現有天然氣、石油儲量的兩倍,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美國、日本等國均已經在各自海域發現並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中國海南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樣品,從而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4個通過研發計劃採到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家。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提出破解可燃冰開採難題的中國方案
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關於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開採方法的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和兩項國際發明專利技術獲得授權,為可燃冰開發提供了新思路。可燃冰如何開採、開採難在何處?記者近日探訪了青島海地所,揭開可燃冰開採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