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國內可燃冰商業開採任重道遠

2020-12-04 華經情報網

一、可燃冰行業概況

中國2002年啟動對可燃冰的研究與勘探,2014年國務院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鼓勵推動可燃冰的試採與開發,並於201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設立可燃冰勘探試驗區。

2020年2月17日-3月30日,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圓滿成功。此次試採已持續產氣42天,累計產氣總量149.86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3.57萬立方米,是第一輪60天產氣總量的4.8倍,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

1999-2020年中國可燃冰行業開採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於傳統型能源,水合物在開發過程中會發生相變。水合物埋藏在海洋底部時是固體,在開採過程中分子構造發生變化,會從固體變成氣體和液體。這種特點是研究開採方案的出發點。綜合各國天然氣水合物常規開採方法,大體可歸為以下三類:①注熱法;②減壓法;③化學抑制劑法。此外,隨著對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機理和水合物相平衡研究的深入,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置換天然氣水合物的新型開採方法也引起了關注。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國內外可燃冰試採現狀分析

截止2018年10月,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僅4個國家實現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其他三個國家分別是加拿大、美國和日本。其中前蘇聯的麥索亞哈氣田水合物的產業化開發屬於非常規氣田開發時的意外成果,並非是專門針對水合物進行的試採嘗試。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可燃冰行業市場運營現狀及投資規劃研究建議報告》

三、可燃冰行業技術專利現狀分析

從固態水合物儲運及分離淨化天然氣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來看,日本三井造船株式會社位居首位,申請量大幅高於排名第二位的申請人,競爭優勢明顯。中國的高校院所和企業佔據了6個,中國專利權人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主,企業相對較少,可見,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尚處於基礎研究階段,離產業化還有一定距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可燃冰在開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目前,世界各國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紛紛尋找新的替代方案,可燃冰便是其中之一。從我國可燃冰開發日新月異的進程來看,可燃冰成為新興的重要能源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對可燃冰開發法律問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沒有專門立法規制可燃冰開採的環境風險、生產風險,也沒有建立與之配套的預防政策、爭端解決機制等。同時,可燃冰開發與水資源、氣候、能源等因素相互聯繫,如何協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促進可燃冰日後的商業化開發,也是一大難題。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可燃冰流動保障研究進展

為了能夠實現從開採,井筒流動到管線技術的全過程數位化。可以搭建海底可燃冰流動保障的數字孿生生產系統。可以不斷提高產品的創新水平。用創新技術帶動可燃冰生產系統優化和生產參數的優化。努力提高生產效率,不斷優化設備維護的方式,以此來提高海底生產系統的整體壽命,以實現可燃冰開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焦點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這是人們與可燃冰的初次偶遇。20世紀30年代,各國為輸送天然氣鋪設了輸氣管道,但一些管道經常被奇怪的「冰塊」堵住,它們來路不明且相當頑固。科學家們對這些「冰塊」的結構和成分進行了分析,發現它們由天然氣和水混合而成,可燃冰以「麻煩製造者」的身份再次登上歷史舞臺。只不過在當時,研究人員考慮的是如何消除這些「麻煩」。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地球深部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資源和能源,是維繫萬物繁衍的物質基礎,是重大自然災害(地震、火山等)產生的根源。地球深部的物質運動和能量轉換與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存安全息息相關。
  • 什麼是可燃冰?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困難?
    什麼是可燃冰?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困難?海底大陸架和一些凍土層中普遍存在可燃冰。專家們分析說,到目前為止,海底最有價值的礦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人類可以使用它的可燃冰達1000年之久,從而可以大大緩解能源問題。
  • 能源安全的發展重點—可燃冰的發展前景分析
    理論來說,1立方米可燃冰約可分解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而我國的可燃冰儲量原大於石油儲量。2020年3月26日,我國可燃冰的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的成果,國家計劃在2030年將可燃冰推向商業試採階段。我國可燃冰商採進展可期2013年6月至9月,在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鑽獲高純度天然氣水合物樣品,並通過鑽探獲得可觀的控制儲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採基礎研究通過驗收,建立起中國南海「可燃冰」基礎研究系統理論。
  • 可燃冰為我國能源安全提供新發展方向,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打開APP 可燃冰為我國能源安全提供新發展方向,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佚名 發表於 2020-04-22 16:46:02 理論來說,1立方米可燃冰約可分解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而我國的可燃冰儲量原大於石油儲量。2020年3月26日,我國可燃冰的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的成果,國家計劃在2030年將可燃冰推向商業試採階段。 可燃冰憑藉能量大、汙染小、儲量多出圈 可燃冰,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
  •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 開採可燃冰有望再提速
    從探索性試採到試驗性試採,我國的可燃冰產業化進程向前邁進了關鍵一步,之後將繼續加強資源勘查,推動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讓這一高效清潔能源早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日前,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
  • 神秘的可燃冰
    其中,可燃冰的勘探和開發,備受關注。  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與時間賽跑,不斷探索可燃冰的奧妙,並於2017年5月18日在中國南海的神狐海域成功試採,這是我國自然資源事業史的一個轉折點。  為研究和將來進一步開採可燃冰,中國科技工作者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常人難以想像。
  • 日本將試驗開採海底「可燃冰」
    新華網東京1月20日電(記者何德功)日本政府日前決定,2月中旬在愛知縣渥美半島南部70至80公裡的海底試驗開採俗稱「可燃冰」的甲烷水合物,明年進行實際開採並試驗以此為原料生產天然氣。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試採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關鍵技術,實現產氣規模大幅提升,為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我國也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二是自主研發了一套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測與開發能力。形成了六大類32項關鍵技術,其中6項領先優勢明顯。
  • 關於可燃冰,我們究竟該不該開採?
    ,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的開採成功是否意味著我們即將擁有更多的能源?熾手可熱的常規能源是否會被可燃冰所代替?可燃冰到底不該被開採?這意味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搶佔了天然氣水合物理論和技術的制高點。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 可燃冰試採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華夏時報記者 王冰凝 北京報導可燃冰開採技術在我國實現重大突破,猶如對能源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 實現海洋生態安全調控,攻克可燃冰安全開採……地球科學如何助力...
    當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如火如荼,發展好「海洋經濟」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如何能夠利用發揮好區位優勢,同時兼顧海洋生態系統良性發展? 7月13日上午,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等主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2期,邀請到海洋科學研究領域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通過線上講座的形式,為大家講述他對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安全研究的思考。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我國實現了首次成功試開採可燃冰,這也標誌著我國可燃冰的勘探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甚至有望改變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可燃冰這麼至關重要的戰略能源,到底長啥樣?它外形似冰,那為何又可以燃燒呢?讓我們通過記者的鏡頭去認識一下這一神奇的新能源。 可燃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然氣水合物,就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化合物。
  • 向地球深部進軍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地球深部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資源和能源,是維繫萬物繁衍的物質基礎,是重大自然災害(地震、火山等)產生的根源。地球深部的物質運動和能量轉換與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存安全息息相關。然而,由於地球深部充斥著堅硬的巖石、處於高溫高壓極端環境,人類對地球深部的認知還非常膚淺,遠沒有達到對太空和深海的認識程度。
  • 向地球深部進軍|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地球深部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資源和能源,是維繫萬物繁衍的物質基礎,是重大自然災害(地震、火山等)產生的根源。地球深部的物質運動和能量轉換與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存安全息息相關。然而,由於地球深部充斥著堅硬的巖石、處於高溫高壓極端環境,人類對地球深部的認知還非常膚淺,遠沒有達到對太空和深海的認識程度。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提出破解可燃冰開採難題的中國方案
    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關於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開採方法的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和兩項國際發明專利技術獲得授權,為可燃冰開發提供了新思路。可燃冰如何開採、開採難在何處?記者近日探訪了青島海地所,揭開可燃冰開採的神秘面紗。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2030年前商業開發
    原標題:我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其實,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1500億方可燃冰,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全球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在生產和我們的生活發展當中,其實更多的一些資源方向就是現在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一些資源利用,石油雖然說是現在最為普遍和常見的一種,但是由於它的利用會給環境帶來危害
  • 中國可燃冰儲量如何?成功開採或將替代石油!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全球能源領域裡,一直有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什麼?為什麼它的開採成功會讓全球的專家媒體一致關注呢?關於我國開採可燃冰的問題,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