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為石油喋喋不休時,中國繼可燃冰後,又取得新能源多項突破

2020-12-02 BWC中文網

能源是人類經濟發展的主線,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石油……世界生產力和經濟的變遷無不與能源有著密切的關聯。特別是最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圍繞石油的喋喋不休幾乎就沒有停歇過。

而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媒體報導,沙特能源部長當地時間9月14日表示,沙特石油企業-沙特阿美的兩個石油設施已暫時停產。據悉,這或將導致沙特近一半的石油產量被削減,減產幅度高達570萬桶/日。而沙特油企部分停產的原因是遭到無人機攻擊,引發大火。基於沙特是全球主要產油國,沙特阿美又是該國石油產業的支柱型企業,因此,多方分析師認為,這會對國際原油價格帶來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WTI原油期貨周五收低0.4%至54.85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2%至每桶60.25美元。那麼,接下去油價是否會因為沙特阿美的相關停產導致驟然攀升呢?Clearview Energy的研究主管Kevin Book表示,價格影響將取決於修復時間,這可能需要數周到數月。而據美國媒體CNBC報導,對原油價格的影響可能會達到兩位數。

「這是一個大問題,」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Andrew Lipow說,「由於擔心最壞的情況,我預計每桶交升至5至10美元。」「我認為石油可以輕易交易高出10美元或更多」Rapidan能源集團總裁鮑勃麥克納利說。Seaport Global的能源交易主管Roberto Friendlander表示,「如果是幾天,沙特正在努力恢復生產,並將在未來48小時內提供更多信息,對原油的影響更可能是3-5美元,」Friendlander補充說。

也就是說,根據多位分析師的預計,接下去短期內油價上行的可能性很大。實際上,這正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石油經濟和油價起伏不定的一個縮影。也進一步說明,石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和當前全球最主要能源的價值所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石油不可再生等一些特點,近年,全球試圖突破石油的桎梏,而探尋新能源作為替代品的進程也正在不斷加速。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和發現,還是新能源的探尋,中國企業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比如,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增長動力,而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採,這就意味著將用上比石油更加清潔的新能源。

中國成第一個實現可燃冰穩定生產的國家

與此同時,中國在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也取得了領先的地位。例如,中國將在36000公裡外的太空建太陽能發電站,據悉,數周前已在重慶啟動建設,並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分析認為,基於此,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

不僅如此,中國預計還將在幾十年內建成世界上首座用於發電的穩定燃燒「人造太陽」項目,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另據媒體報導,「人造太陽」項目裝置總工程師楊青巍近期介紹,正在建設中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中國最大的託卡馬克裝置有望2019年底建成,在裝置中,氫原子融合成氦,氦能夠聚集比太陽核心高出數倍的熱能,目前,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攻堅各個技術難關,專家估計,聚變能商業化有可能在30年後實現。

我們知道,中國的這項技術來之不易,相關資料顯示,這場「旅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已進行了半個多世紀。而上述多個跡象,也表明,當世界還正在為石油而喋喋不休之時,中國或已佔據新能源高地,並創下了多個全球綠色能源之最,實現了眾多新能源領域的突破,並確保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們認為,這將世界能源史上繼煤炭和原油被開採使用之後的又一次能源變革。這或許也是我們這代人所面臨的重大投資機會之一。(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人類一直都沒有停止對光明和能源的探索,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一直探索一直進步。如今除了資源的勘探開採,新能源也備受重視,中國在這一方面成就不小。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 全球還為石油爭論時,中國繼高鐵後,第五張國家經濟名片或將出世
    important}在新能源科技時代,就當全球多國還在為石油而喋喋不休之際,中國勤勞智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則實現了一些能源領域的突破和創新,這些突破也讓中國企業佔據新能源高地,並創下了多個全球綠色能源之最,並確保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無獨有偶,事情又有新進展。
  • 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相信大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如今我們的發展真的是離不開資源,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無一不是我們發展需要的,但是隨著發展人們注重的不僅僅只是資源的量,資源是否產生汙染,也是我們考慮的一方面。我們在這上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巨大優勢!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 中國繼人造太陽後,再攻克石油中的稀土,美國或將嗅到新能源危機
    這也就是說,一列更加智能的超級高鐵或也將在不久之後橫空出世,而中國在高鐵領域的研究將由此駛入創新無人區,超級高鐵或也將成為繼目前的高鐵、華龍一號、C919大飛機後,中國經濟第四張更加智能的國家經濟名片。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總之,中國是一個既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又有珍貴稀奇動植物群;既有神奇豐富的文化遺產,又有千姿百態的民族風情的國家這不,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即可燃冰後,又發現了上億噸級石油「稀土」!有人說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清潔的新能源經濟增長動力。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這是我國繼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鑽獲甲烷水合物之後的又一重大成果。青海省甲烷水合物儲量約佔我國陸域甲烷水合物儲量的1/4。據「可燃冰」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105隊隊長、總工程師文懷軍介紹,青海木裡煤田含可燃冰巖層段埋藏淺,只有130—300多米,這為可燃冰開採提供很大有利條件。
  • 中國能源領域又傳喜訊,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中國也憑此成為了全球首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新加坡《聯合早報》曾發布消息稱,中國管轄海域內蘊藏著儲量極為豐富的可燃冰資源,據相關預測,總量可達數百億噸油當量。而據國土資源部介紹,全球範圍內,可燃冰已探明儲量是現有天然氣、石油儲量的兩倍,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面對石油能源儲量日趨減少的現狀,可燃冰的開採利用備受各國重視。
  • 中國能源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的文化底蘊,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此外,由於中國疆域遼闊,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人文特色差異很大,以至於在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色。
  • 中國石油正式進入可燃冰開發領域,2030年左右將實現商業化開採!
    截止7月9日14時52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產氣30.9萬立方米,平均日產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該次海域可燃冰首次試採圓滿成功,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 中國能源領域再傳捷報?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從噴氣客機到可燃冰 這些中國技術正在領跑全球(圖)
    從噴氣客機到可燃冰 這些中國技術正在領跑全球(圖) 2017-07 2017年07月10日 04:34 來源:央視網 參與互動    近日,我國還有多項技術和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 美國日本或嗅到能源危機,中國繼高鐵後,另二張國家名片橫空出世
    所以,僅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評選現在最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無疑就有中國高鐵,毫無疑問,高鐵的成功對於今日的中國經濟是一個現象級的事件。但我們並不滿足於此,還正在開發超級高鐵,研究如何將人工智慧借力大數據、物聯網添加到現在的高鐵旅行體驗中,打造中國超級高鐵2.0版,也就是說,一列更加智能的超級高鐵或也將在不久之後橫空出世,且已取得了新進展。
  • 中國秀超級實力:開採可燃冰,攻克人造太陽,這次讓美國開了眼界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而曾經的石油進口霸主美國,則靠著強悍的頁巖油、頁巖氣技術,成功實現了從石油進口國向出口國的轉變。如果說90年代美國用海灣戰爭給中國上了深刻一課,那麼進入21世紀後,美國再次在頁巖油技術上讓中國開了眼界。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可燃冰試採再獲突破,創世界紀錄,外國惶恐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就在昨天(3月26日),我國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 美國近半數頁巖油商或將破產,關鍵時刻,外媒:中國人造太陽即將出世
    而就在世界多國還在為石油供應鏈爭吵和為油價喋喋不休之際的關鍵時刻,在如今全力提速的創新能源科技時代,中國勤勞智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則在新能源領域實現了諸多突破,並確保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 世界將目光再次投向中國,中國即將正式開採比頁巖油清潔的新能源
    世界可以沒有貨幣,但卻不可以沒有能源,而目前正處於傳統與新能源迭代的交匯期,無論是新能源的探尋,還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中國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事實上,不管是哪個石油公司,都想發展新技術控制每桶油的成本,採更多的油,成本越高用油成本也就越高,也就越要發展更先進的能源技術。要知道,可燃冰開採是一項世界性難題,特別在新能源領域,而中國的一項新技術或又將掀起全球新能源的變革,那就是可燃冰連續穩定試採成功,我們注意到,當時這消息一公布後,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中國。
  • 中國可燃冰創下兩大世界紀錄,取得重要突破,開採技術全球僅有
    世界能源的使用的主流從早期的固體(煤炭)到液態(石油)再到氣態(天然氣),整個推進過程逐漸朝著低碳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儘管化石燃料依舊是主力軍,但是多種能源的使用讓一度緊張的世界能源格局有了很大改變。
  • 中國加緊新能源「可燃冰」資源的調查工作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是一種新型、綠色、清潔能源,公認的21世紀替代能源之一。據科學家估算,世界上可燃冰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隨著石化類能源的逐漸枯竭,尋找新的替代能源已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課題。有專家預計,2020-2025年前後,中國將達到能源資源需求高峰期。中國地質工作者2008年在祁連山凍土區發現了可燃冰。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能源也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著蛻變,從最原始的煤炭時代演變到石油時代,再慢慢過渡到如今的新能源時代。煤炭,石油資源蘊藏在地下,而長期以來,同樣深在海底的巨量資源——可燃冰卻被人類忽視了。——可燃冰具有重大資源戰略意義可燃冰它可不是咱們普通意義上的由水凍成的冰,它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且高能量高密度、汙染小、儲量大等特點,僅1立方米可燃冰就可轉化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因其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