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存儲系統研發團隊奪得世界IO500排行榜榜首

2020-11-26 中國教育在線

  11月19日,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存儲系統研發團隊研發的超算緩存文件系統MadFS在鵬城實驗室「鵬城雲腦Ⅱ」的IO500測試中,分別以7043.99分和1129.75分同時獲得全球IO500總榜第一名與10節點榜單第一名,這是國內科研機構首次奪得該排行榜榜首。MadFS核心研發人員包括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陳康副研究員、武永衛教授、陳文光教授、鄭緯民院士等教師和王潤基、毛晗揚、劉藝源、陳晟祺等研究生。

  「鵬城雲腦Ⅱ」是一臺基於華為鯤鵬920架構的高性能計算系統,於2020年10月才建成開始試運行。本次「鵬城雲腦Ⅱ」的存儲系統基於MadFS,針對「鵬城雲腦Ⅱ」的硬體特徵,採用了基於RUST的高可擴展並發訪問、大粒度數據緩存/旁路訪問、數據訪問/落盤流水化、零拷貝極速RPC處理技術等創新優化方法。研發團隊克服疫情防控要求嚴、研製與測試時間短等諸多困難,最終取得佳績。

IO500全系統榜單前十

  IO500是高性能計算領域針對存儲性能評測的全球排行榜,是高性能計算領域最權威的榜單之一。IO500測試包括數據帶寬BW(GiB/S)和元數據性能MD(KIOP/S)兩大部分,各項分數取幾何平均後得到總分。在HPC計算領域,不僅CPU算力非常重要,IO系統的數據傳輸更是瓶頸。自2017年11月開始,每年IO500榜單會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頂級會議——美國SC大會和德國ISC大會上發布。

IO500 10節點客戶端榜單前十

  計算機系高性能計算技術研究所多年來聚焦於高性能存儲系統的研製,該團隊目前共有10名成員,其中院士1名,教研系列人員4名,研究系列人員5名。主要圍繞存儲、類腦計算、大數據處理、高性能計算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有影響的研究工作。先後研製了TH-MSNS、MeePo、TStor等多款存儲系統。計算機系的「E級高性能計算機系統體系結構」,成立於2016年5月,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體系結構與系統軟體。在存儲方面,雲存儲系統MeePo探索出了一條經實際應用檢驗的實施雲存儲的新途徑,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32+16糾刪碼的高可靠自維護存儲系統TStor成為同方拳頭產品,獲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2019年度中國專用存儲行業發展成就獎」。

「鵬城雲腦Ⅱ」機房

相關焦點

  • 「鵬城雲腦 II」獲世界 IO500 冠軍 基於華為鯤鵬 920 架構
    測試中,分別以 7043.99 分和 1129.75 分同時獲得全球 IO500 總榜第一名與 10 節點榜單第一名,這是國內科研機構首次奪得該排行榜榜首。  該機所搭載的超算緩存文件系統 MadFS 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存儲系統研發
  • 「鵬城雲腦II」獲世界 IO500 冠軍,基於華為鯤鵬 920 架構|高性能...
    IT之家11月24日消息 11 月 19 日,搭載超算緩存文件系統 MadFS 的 「鵬城雲腦 Ⅱ」在 IO500 測試中,分別以 7043.99 分和 1129.75 分同時獲得全球 IO500 總榜第一名與 10 節點榜單第一名,這是國內科研機構首次奪得該排行榜榜首。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
    北京時間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精儀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計算機體系結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金海評價此項研究「在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做出了基礎性、原創性的貢獻,有利於自主掌握新型計算系統軟硬體核心技術」。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員張悠慧、博士後渠鵬、博士生季宇、精儀系博士生張偉豪。共同通訊作者為張悠慧與施路平教授。
  • USNews大學計算機排行榜,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一,超過美國高校
    最開始由美國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發布。2019年,US News世界大學計算機排行榜,中國的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一,而美國的史丹福大學跌出了前10名。 不止如此,中國的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和東南大學都擠進了排行榜前10名。
  • ——記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團隊
    對於年輕的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團隊來說,一連串的好消息讓他們在一番耕耘之後終於開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不久前,法國學者在《氣候動力學》雜誌上發文表示,諸多CMIP5(第五次階段耦合模式比較計劃試驗)模式中,清華大學參與研發的FGOALS-g2模式對厄爾尼諾特徵及其大氣反饋的模擬能力是最好的。
  • 清華大學研發「類腦計算機」填補科技領域空白
    北京時間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以下簡稱「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精密儀器系(以下簡稱「精儀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Nature)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
  • 清華大學團隊填補腦計算系統領域理論空白 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
    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張悠慧團隊、精密儀器系教授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該研究項目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
  • 清華微納電子系可重構計算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存儲優化新...
    清華微納電子系可重構計算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存儲優化新方法可大幅提升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能量效率清華新聞網6月7日電 6月2-6日,第45屆國際計算機體系結構大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簡稱ISCA)在美國洛杉磯召開。
  • 清華大學研發類腦計算機 類腦計算是什麼意思
    據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時間 10 月 14 日 23 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和精密儀器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Nature)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目前,清華大學正在開發新型類腦計算機。
  • 國內高校「文科實力」排行榜,榜首名至實歸,清華大學僅排第5
    中國高校眾多,每年都會有高校進行排榜,或者是專業類的排行榜,比如像:師範高校的排行榜,工科專業的排行榜,還有警校的排行榜等等。學校之間的排名也會想突出國家的教育實力,突出各高校的教學實力。相信這些學校的排行都是學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學生們以此作為自己報考的參考,不過同樣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國內高校「文科實力」排行榜出爐,榜首名至實歸,清華大學僅排第5,北京師大位列第3。
  • 清華團隊填補腦計算系統領域理論空白
    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張悠慧團隊、精密儀器系教授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該研究項目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
  • ...團隊填補腦計算系統領域理論空白 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
    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張悠慧團隊、精密儀器系教授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該研究項目填補了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
  • 清華大學尤政院士團隊:智能微系統技術的研究成果與應用前景
    鮮為人知的是,時年41歲的尤政教授正是這顆當時世界上在軌飛行的最小輪控三軸穩定衛星的總設計師。本期「國之重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壹智庫專訪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尤政院士領銜的智能微系統團隊,探究先進的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研究成果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應用前景。
  • 清華人物:三代清華人撐起中國超算的半壁江山,成為世界TOP2
    從2009年起,到2017年,中國幾乎佔據著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的榜首。到2018年,中國的冠亞軍地位才被美國超過,現在大家的目標都盯著下一代的E級超算,那是新的角逐之地。超級計算機的概念是美國提出的,他們在1973年左右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超級計算機。超算的主要特點是運算速度快,能處理、存儲海量數據,能做更複雜的科學計算。
  • 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逝世,系知名計算機科學家
    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逝世,系知名計算機科學家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1-09 22:29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年權威亞太地區大學排行榜,清華成功奪得亞洲第一
    世界公認的亞洲第一大學是哪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前各種排行榜上常年第一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而大家又很認可東京大學的實力,也有人認為日本東京大學才是亞洲第一大學,還有的認可香港大學。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還是認可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常年維持在二十名左右。
  • 2020年計算機科學家排名,鄭大校友表現突出,奪得雙冠王
    2020年,Guide2Research剛剛公布了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在這個排名裡面,美國不愧是全球霸主,共有616名科學家入選。而咱華人也不甘落後,入選學者超140人,其中中國科學家45人。
  • 清華大學研發類腦計算機 首提新概念突破圖靈與馮諾依曼體系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和精儀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10月14日在《自然》雜誌發表題為《一種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的論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這是一年多來,清華在類腦計算領域繼「天機芯」和「多陣列憶阻器存算一體系統」之後於《自然》正刊發表的第三篇成果,也是計算機系以第一完成單位發表的首篇《自然》論文
  • KDD 2020首屆時間檢驗應用科學獎公布,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獲獎
    8 月 13 日, SIGKDD 2020 官方公布了 2020 年 ACM SIGKDD 創新獎、服務獎、論文獎、新星獎、時間檢驗研究獎、時間檢驗應用科學獎等六項大獎的獲得者,這些獎項是針對數據科學、機器學習、大數據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傑出個人和研究團隊而設立的。
  • 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奪得超級計算機榜單前兩名
    據新華社報導,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19日公布,中國「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第三次攜手奪得前兩名,瑞士的代恩特峰排名第三。美國20年來首次無緣前三。 實現核心部件全部國產的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一年前以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首次奪冠,速度可達每秒3.39億億次的中國超算「天河二號」由此排名第二,瑞士的代恩特峰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