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條條大路羅馬」,學英語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你要想把英語學好,除了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外,還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與技巧。這些方法最好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因為太難的方法不容易操作,會使學習者喪失學習的自信心與堅持下來的動力。
比如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少將鍾道隆將軍開創的「逆向英語學習法」雖然有效,但堅持下來就有點麻煩。鍾將軍的方法是先把錄音材料完整地聽幾遍,然後一句句聽寫下來。不會的單詞先空下來,再反覆聽來推測詞義並查字典驗證。鍾將軍在作之餘每天學習五小時,節假日學習十幾個小時,用壞收錄機十幾部,翻壞字典兩部,十四個月將英語從零基礎到上升到成為中國代表團翻譯。
但是這種「逆向英語學習法」,對於毅力不強的學生來說難以堅持做到。一者寫起來耗時間,二者不看文字材料練聽寫卡殼的地方會比較多。而且像鍾將軍學這種每天花五小時練英語的方法,每天花的時間也比較多,困難有點大。那麼我們這裡再介紹一種學習方法,叫「影子英語訓練法」(shadow-exercise),他要比逆向學習法要再簡單一些。
那麼什麼是影子英語訓練學習法呢?
影子練習(shadowing)又叫目的語或源語複述練習,即跟讀訓練。這種方法要求耳朵、嘴巴和大腦要一起派上用場,耳朵聽、嘴巴說、腦子記,以推遲片刻或幾乎同步的時間來跟讀原語發言人的講話。它可以訓練聽說同步技巧、短期記憶能力和注意力的分配,並起到提高語速、提高理解速度、修改語音語調的作用。國際上許多口譯研究所都把它作為衡量口譯員入門等級的測試之一。
簡單地來說,這種訓練方法就是「聽英語,跟著讀」這麼六個字。在進行英語原文的跟讀練習時,各種新聞、談話節目、研討會、音樂體育節目、演講等都是上好材料。在高語速條件下,邊跟讀邊完全理解語義是有難度的,但你可以從初級訓練材料起步,由淺入深地進行訓練,為英語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有個大三的英語學渣,用這個學習方法進行影子練習(shadow-exercise)。在大三上半學期,他每天晚上找個沒人的教室或走廊雷打不動地大聲跟讀兩個小時。堅持了半年之後,他的英語學習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口語老師驚訝地表揚她「現在口語不錯了嘛」,後來他又在CCTV英語風採選拔賽中得了全校第一,然後在學校廣播站做了學校電臺做英文播音。畢業後他還給丹麥首相做過翻譯,並在商務會談中口譯超百場。
那麼這種跟讀式的影子英語學習法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節省翻字典的時間。
逆向英語學習法講究不看文字材料。聽英語的過程中遇上不認識的單詞,就停下來先猜它的意思,再查詞典,這樣學起來速度會比較慢。影子英語學習法可以看著文字材料跟讀,這樣能節省翻字典的時間。到後期材料背會或聽力提高後就可以少看或不看材料了。
第二容易堅持下來。
這就像對於跑步的同學來說,跑不下去時前面有人在領著助跑就容易堅持下來了。你跟著錄音大聲讀的話,就相當於有一個人在前面領跑。此話跟著說,要比跟著寫要省很多力氣,耗費的意志力更少。這樣的話,你的英語學習就容易堅持下來。
第三鍛鍊發音及思維。
跟讀要一邊聽材料一邊讀,這能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兩個方面,一是有要表達的情思,二是準確地把這種思想給表達出來。一個是「道」的問題,叫言之有物;一個是「術」的問題,叫言之有序。這種聽讀的方法練好了,自己在「術」的技能上就特別發達,而且在這個快速的發音中也可以適當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這對於英語的表達是很有利的。
簡單的影子英語學習法,揀自己喜歡的材料上手起步循序漸進就可以人。但是,要要複雜正規一點的話,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分級鍛鍊的三個步驟。
第一,從簡單的同時跟讀開始,慢慢拉長時間間隔。
聽說材料上可以先用簡單的VOA慢速英語作為材料,然後逐步過渡到VOA常速,再過渡到BBC的材料。先整體聽一遍,熟悉內容。然後再從頭播放,開始2秒後跟讀,如果有難度就把間隔時間縮短。然後從簡單的同時跟讀開始,慢慢拉長時間間隔(1秒、2秒、3秒、10秒、20秒),最後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把材料背誦下來。
第二,加速跟讀。先選之前練習過的材料跟讀,再從熟悉的材料逐漸過渡到VOA、BBC中的新材料。練習時把這些語源材料的語速調快,以1.1、1.2、1.3倍速播放,提高跟讀難度,逐漸拉長跟讀間隔。
第三,聽寫對比。
在跟讀的時候,準備一張紙,一邊跟讀一邊寫,從簡單的慢速材料開始,逐漸提速,然後過渡到倍速播放聽寫。訓練時把跟讀的內容錄下來,跟源語對比找偏差修正(源語用耳機可以錄音時只有自己跟讀的聲音)。這樣做,查找跟讀偏差的時候,更容易一點。
當然,你如果不是專業學英語的學生,也可以不用管這麼多,也不必進行這樣難的訓練,比如你是學生的話以自己的課本為材料,進行「影子訓練」就可以了,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聽力及發音水平,而且還有助於在聽的過程中進行背課文及記單詞練習呢。看見單詞知道怎麼讀後,按照讀音拼一拼寫出來會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