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長留
又到歲尾年初,逛一圈菜市場發現,豬肉零售價格在蹭蹭上漲。
統計顯示,豬肉價格已經上漲一個月了,生豬價格從2020年11月底均價29元/公斤上漲到如今的35元/公斤,上漲了6元/公斤,有點讓人始料未及。
此前,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信息顯示,至2020年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一邊是披露的生豬養殖已經恢復到常年的9成水平,一邊是蹭蹭上漲的豬價和肉價,這是怎麼回事呢?
多位養殖企業專家表示,現階段生豬市場仍然還是賣方市場,不管恢復到8成,還是9成,終究是沒有完全恢復。同時,疫情發展下,進口凍肉麵臨消費難題,消費者轉而購買相對放心的鮮肉,使得國內豬肉供應缺口有所拉大,成為推動近期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儘管短期價格仍然有可能進一步上漲,但是長期看,專家們普遍認為豬肉價格仍有望進一步回落。到2021年一季度末,生豬市場將面臨重要觀察窗口。在不發生重大疫情疫病與重大政策變動的前提下,2021年下半年開始產能釋放或加速,豬價或呈現整體下行態勢,預計到2021年9月全國生豬價格或在21.5-22.5元/公斤。
進口凍肉麵臨消費難題,生豬價格上漲有進一步擴大跡象
2020年12月31日,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數據監測顯示,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35.67元/公斤,較前一日上漲了0.19元/公斤。
這已經是2020年第三次生豬價格逼近高點。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0年2月,生豬價格達到最高點,突破38元/公斤的水平線後回落;2020年7月,生豬價格再度逼近38元/公斤。2020年12月份,生豬價格再度逼近38元/公斤。
2020年,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生豬供給緊張和產能缺口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本來國內生豬缺乏,我國大量進口外國凍肉來彌補國內需求,但是從2020年11月以來,全國十幾個省市地區集中爆發進口凍肉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事件,讓民眾對進口凍肉安全產生疑慮和擔憂,凍肉消費量大大減少,轉而購買相對放心的鮮肉,使得國內豬肉供應缺口進一步拉大,成為推動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2020年11月,《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出臺,隨後各地對凍品檢測力度加強,檢測結果陽性數量明顯增加。2020年12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
不斷爆出的進口凍肉新冠核酸檢測陽性也影響了居民對凍品消費的接受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進口凍肉持續緩解著國內供需缺口。統計顯示,進口方面,截至2020年 11 月國內正關進口豬肉量在 400 萬噸以上,進口國家主要來自歐盟、南美、美國等地。12月份到港的進口量預計在 10 萬噸左右,全年豬肉進口量在420到430萬噸。
顯然,在元旦等傳統節假日需求旺季來臨時,進口凍肉麵臨難題的情況下,市場缺口短期明顯放大。
2021年一季度成為豬價窗口期,下半年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隨著「二師兄」的身價一天比一天高,生豬養殖行業的上市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忙著擴大產能,撐大「錢袋子」。2020年12月30日,天康生物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1億元用於仔豬繁育、生豬育肥和補流。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近期公開表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生豬產能就可完全恢復正常,按照六個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有可能達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一般母豬從懷孕到仔豬出生需要4個月,1個月後仔豬體重達到7公斤出欄轉到育肥,養大到商品豬出欄需要5個月,即可從能繁母豬存欄情況判斷未來10個月商品豬出欄情況。根據農業農村部2020年11月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判斷,2021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或接近常年水平。
產能擴張增加了生豬供給,但也讓外界對於生豬價格的下滑有了更多提前預期。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農業產業基金董事長、廣東創新中心總經理李維峰表示,未來沒有大的疫情,可能我們這一代人不見得能看到20多塊錢的豬價。過去一年多,廣東等地生豬復產進度非常快。相比2020年的天價,2021年生豬價格將進入下降通道,2022年則極可能出現低價。而當豬價下降的時候,很多地產等其他行業來投資養豬的企業,中途可能會離場,到2022年不排除有人會半價拋售豬場。
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也曾公開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未來生豬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豬肉價格也將跌至8-10元/公斤。
但是,相對上述這些長期預測來說,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副董事長徐春玉則將關注點放在2021年的一季度末。「一季度末生豬價格能否守住25元/公斤是一個關鍵窗口。」 徐春玉認為,屆時疫情將對市場供需產生較大影響,如果屆時價格守不住25元/公斤,則價格估計會一路下滑,而如果守住了,全年價格則會相對堅挺。
河南天康宏展採購總監潘孝成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場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大。一則是凍肉進口量是否進一步放量,二則是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情況。預計明年下半年,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量基本能恢復正常年份水平,價格預期保持在19-23元/公斤。
卓創資訊生豬行業研究員張莉莉表示,在不發生重大疫情疫病與重大政策變動的前提下,2021年豬價或呈現整體下行的態勢,下半年產能釋放或加速,雖然2021年9月底恰逢中秋節提振、行情存在小漲可能,但總體預計2021年9月份全國生豬均價或在21.5-22.5元/公斤。
飼料行業第10輪漲價,生豬養殖成本在2021年將進一步提高
現在養豬利潤情況怎麼樣?根據卓創資訊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12月份,受豬價持續上漲拉動,豬料比呈現不斷走高趨勢,並再度突破「11」的關口,養殖單位預期盈利水平反彈至1168元/頭。而2021年1月份生豬供應量或微增,但消費支撐下,豬價難有明顯回落,預計養殖盈利仍然會保持高位震蕩。
儘管養殖利潤仍然在高位,但是養殖成本已經不斷攀升。近期,新希望、嘉吉、安佑、雙胞胎、正邦、揚翔等企業陸續宣布漲價,2020年飼料行業的第10輪漲價潮來襲。
潘孝成認為,從固定成本角度看,整體養殖成本也在上升。其中,產能擴建新攤成本、薪資費用支出增加、防非瘟設備投入、洗消費用支出,都比過去幾年要高,都要核算進入養殖成本中來。
徐春玉預計,2021年生豬養殖行業利潤將不如2020年,一方面生豬銷售價格整體下移,另外一方面也是成本不斷上移。其中,自繁自養的養殖完全成本較非瘟前上漲了約3至5元/公斤;外購仔豬育肥的養殖完全成本跟隨仔豬價格上漲不斷抬升,變化程度遠遠大於自繁自養群體,2020年全年仔豬成本的佔比都在50%以上,遠高於非瘟前的30%。此外玉米、豆粕價格處於近幾年高點,預計2021年仍將保持較高價位、2021年飼料成本也將有所上漲,加上其他方面支出的增多,預計2021年養殖成本將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