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豬堅強」又來 短期漲價出現擴大跡象 什麼情況?進口...

2021-01-19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長留

又到歲尾年初,逛一圈菜市場發現,豬肉零售價格在蹭蹭上漲。

統計顯示,豬肉價格已經上漲一個月了,生豬價格從2020年11月底均價29元/公斤上漲到如今的35元/公斤,上漲了6元/公斤,有點讓人始料未及。

此前,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信息顯示,至2020年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一邊是披露的生豬養殖已經恢復到常年的9成水平,一邊是蹭蹭上漲的豬價和肉價,這是怎麼回事呢?

多位養殖企業專家表示,現階段生豬市場仍然還是賣方市場,不管恢復到8成,還是9成,終究是沒有完全恢復。同時,疫情發展下,進口凍肉麵臨消費難題,消費者轉而購買相對放心的鮮肉,使得國內豬肉供應缺口有所拉大,成為推動近期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儘管短期價格仍然有可能進一步上漲,但是長期看,專家們普遍認為豬肉價格仍有望進一步回落。到2021年一季度末,生豬市場將面臨重要觀察窗口。在不發生重大疫情疫病與重大政策變動的前提下,2021年下半年開始產能釋放或加速,豬價或呈現整體下行態勢,預計到2021年9月全國生豬價格或在21.5-22.5元/公斤。

進口凍肉麵臨消費難題,生豬價格上漲有進一步擴大跡象

2020年12月31日,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數據監測顯示,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35.67元/公斤,較前一日上漲了0.19元/公斤。

這已經是2020年第三次生豬價格逼近高點。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0年2月,生豬價格達到最高點,突破38元/公斤的水平線後回落;2020年7月,生豬價格再度逼近38元/公斤。2020年12月份,生豬價格再度逼近38元/公斤。

2020年,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生豬供給緊張和產能缺口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本來國內生豬缺乏,我國大量進口外國凍肉來彌補國內需求,但是從2020年11月以來,全國十幾個省市地區集中爆發進口凍肉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事件,讓民眾對進口凍肉安全產生疑慮和擔憂,凍肉消費量大大減少,轉而購買相對放心的鮮肉,使得國內豬肉供應缺口進一步拉大,成為推動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2020年11月,《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出臺,隨後各地對凍品檢測力度加強,檢測結果陽性數量明顯增加。2020年12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

不斷爆出的進口凍肉新冠核酸檢測陽性也影響了居民對凍品消費的接受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進口凍肉持續緩解著國內供需缺口。統計顯示,進口方面,截至2020年 11 月國內正關進口豬肉量在 400 萬噸以上,進口國家主要來自歐盟、南美、美國等地。12月份到港的進口量預計在 10 萬噸左右,全年豬肉進口量在420到430萬噸。

顯然,在元旦等傳統節假日需求旺季來臨時,進口凍肉麵臨難題的情況下,市場缺口短期明顯放大。

2021年一季度成為豬價窗口期,下半年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隨著「二師兄」的身價一天比一天高,生豬養殖行業的上市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忙著擴大產能,撐大「錢袋子」。2020年12月30日,天康生物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1億元用於仔豬繁育、生豬育肥和補流。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近期公開表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生豬產能就可完全恢復正常,按照六個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有可能達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一般母豬從懷孕到仔豬出生需要4個月,1個月後仔豬體重達到7公斤出欄轉到育肥,養大到商品豬出欄需要5個月,即可從能繁母豬存欄情況判斷未來10個月商品豬出欄情況。根據農業農村部2020年11月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判斷,2021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或接近常年水平。

產能擴張增加了生豬供給,但也讓外界對於生豬價格的下滑有了更多提前預期。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農業產業基金董事長、廣東創新中心總經理李維峰表示,未來沒有大的疫情,可能我們這一代人不見得能看到20多塊錢的豬價。過去一年多,廣東等地生豬復產進度非常快。相比2020年的天價,2021年生豬價格將進入下降通道,2022年則極可能出現低價。而當豬價下降的時候,很多地產等其他行業來投資養豬的企業,中途可能會離場,到2022年不排除有人會半價拋售豬場。

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也曾公開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未來生豬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豬肉價格也將跌至8-10元/公斤。

但是,相對上述這些長期預測來說,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副董事長徐春玉則將關注點放在2021年的一季度末。「一季度末生豬價格能否守住25元/公斤是一個關鍵窗口。」 徐春玉認為,屆時疫情將對市場供需產生較大影響,如果屆時價格守不住25元/公斤,則價格估計會一路下滑,而如果守住了,全年價格則會相對堅挺。

河南天康宏展採購總監潘孝成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場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大。一則是凍肉進口量是否進一步放量,二則是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情況。預計明年下半年,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量基本能恢復正常年份水平,價格預期保持在19-23元/公斤。

卓創資訊生豬行業研究員張莉莉表示,在不發生重大疫情疫病與重大政策變動的前提下,2021年豬價或呈現整體下行的態勢,下半年產能釋放或加速,雖然2021年9月底恰逢中秋節提振、行情存在小漲可能,但總體預計2021年9月份全國生豬均價或在21.5-22.5元/公斤。

飼料行業第10輪漲價,生豬養殖成本在2021年將進一步提高

現在養豬利潤情況怎麼樣?根據卓創資訊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12月份,受豬價持續上漲拉動,豬料比呈現不斷走高趨勢,並再度突破「11」的關口,養殖單位預期盈利水平反彈至1168元/頭。而2021年1月份生豬供應量或微增,但消費支撐下,豬價難有明顯回落,預計養殖盈利仍然會保持高位震蕩。

儘管養殖利潤仍然在高位,但是養殖成本已經不斷攀升。近期,新希望、嘉吉、安佑、雙胞胎、正邦、揚翔等企業陸續宣布漲價,2020年飼料行業的第10輪漲價潮來襲。

潘孝成認為,從固定成本角度看,整體養殖成本也在上升。其中,產能擴建新攤成本、薪資費用支出增加、防非瘟設備投入、洗消費用支出,都比過去幾年要高,都要核算進入養殖成本中來。

徐春玉預計,2021年生豬養殖行業利潤將不如2020年,一方面生豬銷售價格整體下移,另外一方面也是成本不斷上移。其中,自繁自養的養殖完全成本較非瘟前上漲了約3至5元/公斤;外購仔豬育肥的養殖完全成本跟隨仔豬價格上漲不斷抬升,變化程度遠遠大於自繁自養群體,2020年全年仔豬成本的佔比都在50%以上,遠高於非瘟前的30%。此外玉米、豆粕價格處於近幾年高點,預計2021年仍將保持較高價位、2021年飼料成本也將有所上漲,加上其他方面支出的增多,預計2021年養殖成本將進一步增加。

相關焦點

  • 下遊需求出現走弱跡象 PTA逢高短空
    現貨市場同步下滑,日內市場基差偏強,觀望氣氛濃厚,成交情況一般。下遊聚酯市場震蕩整理,成本支撐一般,滌綸長絲工廠報價維持穩定,下遊維持剛需補貨,滌綸長絲市場交投氣氛一般。  聚酯開工率下降,或總體維持高位。織造業開工率穩定,訂單市場下滑,或穩中有降。當前PTA市場仍存有新裝置投產預期,且部分檢修裝置升溫重啟,PTA供應壓力難以緩解,打壓市場情緒。
  • 山鷹紙業:短期內原紙和廢紙仍將維持在較高位置
    自2月以來,受原材料緊缺、物流不通、行業復工率低等因素影響,一波漲價潮席捲了造紙業。以瓦楞紙、箱板紙為代表的成品紙價格一調再調,更有中小紙廠6天內進行了4次調價,部分產品漲幅達每噸近千。一時間,「炒房炒股,不如炒紙」成為坊間話題。  隨著廢紙回收業陸續復工,短期廢紙供應的緊張局面已有緩解。
  • 鈦白粉板塊強勢領漲,新一輪漲價潮來了,板塊迎來景氣大年
    進入2021年,鈦白粉市場表現火熱,並迎來新一輪的漲價潮。繼龍蟒佰利1月8日提價後,1月11日,中核鈦白、安納達、惠雲鈦業也紛紛發布了漲價公告。安納達:公司決定從1月12日起上調主營產品銷售價格,金紅石型鈦白粉和銳鈦型鈦白粉國內銷售價格均上調500元/噸,出口價格上調100美元/噸。惠雲鈦業:上調公司鈦白粉銷售價格。
  • 給擴大進口算算帳:中國年進口值佔全球1/10左右
    ●主動擴大進口,就是要充分發揮進口的重要作用,加快外貿「轉動力、調結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主動擴大進口,既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嚮往的積極作為,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措施,還是實現互利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  「我經常來逛這家超市,主要是看中裡面的進口商品種類豐富。」
  • 丹麥殺貂,百年皮草巨頭哥本哈根倒閉 商戶瘋搶進口貂皮:一件大衣...
    面對倒閉定局,哥本哈根皮草正在做什麼?「實際情況是,農民受損失很嚴重,我們也在幫助農戶爭取賠償、渡過難關。」崔溢雲向記者表示。「對業內來講,哥本哈根皮草的倒閉肯定是個爆炸性新聞。」國內一家知名皮草拍賣行創始人孫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唏噓不已。
  • 亞洲原油市場現回暖跡象,印度、日本等國需求反彈
    換言之,其他亞洲地區原油需求出現回暖跡象,對油市多頭極為重要。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亞洲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在印度石油進口及煉油加工均見回升的情況下,儘管尚未完全回到疫情前的水準,這或許是支持油市偏多論調的最佳理由。 根據10月23日公布的政府數據,印度9月原油加工量升至六個月高位,較前月增加13.4%,達到433萬桶/日。
  • LED供需改善漲價了,真的嗎?
    是否顯示LED產業供需結構改善、因此出現價格反彈曙光?引起關注。企業坦言,照明白光LED技術門檻低端,臺灣廠商早已淡出白光LED市場,因此對於白光LED漲價消息暫時無感。不過,如果這一波白光LED價格漲勢有能力延續至少一季以上,或許有機會促使LED廠商產能配置重新調整、甚至推動背光LED或高端應用LED供需和價格向上。
  • 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將會是什麼結果?看後大吃一驚
    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將會是什麼結果?可以明確的是,我國不可能全靠糧食進口來保障十幾億國人的吃飯問題,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雖然糧食全部依賴進口的可能性為零,但我們應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全力做好糧食安全工作,以防患於未然。當然了,就當前農村農民的種地熱情,以及這幾年主要糧食進口所佔比例來看,不由得讓我們有些擔憂。
  • 廢紙掀「漲價潮」,中國將全面禁止廢紙進口
    從2021年起,中國將完全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生態環境部將不再接受和批准固體廢物的進口申請。這也意味著,到2021年將完全禁止國內廢紙進口。由於廢紙的進口是我國廢紙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消息宣布之後,市場反應強烈。實際上,提價不僅是廢紙殼和廢紙的價格,而且還是紙的價格。上遊價格的變化自然會傳遞到下遊的日常生活中。那麼,廢紙的價格為什麼會上漲?
  • 感冒靈 三九胃泰 黃連上清片瘋狂漲價 多款感冒藥價格翻倍!什麼情況?
    近期,不少經常買藥的人們發現,很多藥品甚至保健品都已經悄悄地漲價了。藥品迎來了一輪漲價潮。也有一些藥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很多常用藥迎來了調價。記者走訪發現,有不少藥價的漲幅還不小,有些藥的價格甚至出現了翻倍。例如,之前售價不到10元的某品牌感冒靈,現在賣到了17元,而在離市區較遠的一家藥店裡,這款藥賣到了20元,比原價上漲了一倍不止。
  • 殺貂風波致商戶瘋搶進口貂皮:一張皮漲200元,一件大衣成本增千元
    面對倒閉定局,哥本哈根皮草正在做什麼?「實際情況是,農民受損失很嚴重,我們也在幫助農戶爭取賠償、度過難關。」崔溢雲向每經記者表示。哥本哈根皮草在丹麥的養殖戶農場,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對業內來講,哥本哈根皮草的倒閉肯定是個爆炸性新聞。」
  • PA66巨頭連發漲價函!PBT突發漲價函 暴漲1000元!
    市場也非常買帳,部分下遊產品開始翻倍增長,甚至出現封盤不報的情況。  據了解,最近幾個月原料的漲價甚至已經蔓延到A股,部分頭部A股化工行業指數創近5年新高!成功成為10月、11月A股行業漲價板塊領頭羊!而現下漲價行情並未斷裂,近日市場再次為龍頭廠家集體漲價發狂!  強勢拉漲!最高周漲幅15.52%!
  • 漲價潮襲來股期映射巧布局 連續大漲難以為繼
    商品價格的上漲,觸發了股市對相關個股盈利改善和估值預期的修正,進而出現了期貨價格與股價同漲的格局。下半年仍可關注周期股結構性的階段性反彈機會,尤其企業主動去庫存後,供需情況改善的行業及相應的龍頭股票。  股期聯動「漲價」  「受環保風暴及夏季車類銷售旺季到來影響,輪胎廠家紛紛發出漲價通知!」、「20多家水泥企業集體發布漲價函!」、「自7月5日以來,鈦白粉企業紛紛漲價!」
  • 對話白明、趙萍:擴大進口對國內市場形成鯰魚效應 - 財經 - 新京報網
    白明:從2001年中國入世以來,我國的進出口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相對來說,前期出口的發展快一些,進口發展慢,這種情況在最近一兩年發生了變化。進口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快,在很大程度讓貿易順差逐步縮小。新京報:2018年以來,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增速始終強於農產品進口增速,9月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金額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為34.8%。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持續擴大的原因是什麼?白明:我國進口什麼商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缺什麼補什麼」。我國出口商品是補給其他國家,而我國進口商品就是其他國家補給我們。
  • 化工漲價潮蔓延 聚碳酸酯價格短期暴漲逾60%
    化工漲價潮蔓延 聚碳酸酯價格短期暴漲逾60% 2020
  • 上遊漲價,下遊「不買帳」 光伏產業鏈漲價「蝴蝶效應」:供需博弈...
    據悉,面對本輪產業鏈漲價,組件企業之前以1.3元/瓦-1.5元/瓦籤署的訂單,面臨虧損風險。「按照多晶矽、矽片和電池片現有漲價情況,已與投資運營商籤合同的組件企業可能做多虧多,不如毀約止損,兩害取其輕。」某組件企業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表示。記者了解到,撕單對象最先指向的就是民營電站開發運營商,其次是部分電力國企。
  • 探析:石墨電極漲價成因及趨勢
    後續隨著環保組逐漸進駐各地方監察,企業復產阻力短期仍然較大;生產+原材料因素進一步加劇供給偏緊態勢:石墨電極產品生產周期至少要4個月以上,疊加備貨周期,大概需要半年左右,因此雖然今年4月份以來價格開始大幅上漲,但短期很難放量。
  • 4年前購買濱州蓮華文苑小區遲遲未交房 開發商告知房主房子漲價了
    這樣的情況讓購房戶們始料未及,有的小區購房者甚至懷疑,開發商遲遲不交房,很可能與漲價有關。韓先生說,2016年6月份他從濱州市怡安置業購買了這套房子,當時購買的房價是3950元一平,房子在2017年4月份就封頂了,但開發商卻遲遲沒有再收取房款,直到最近,購房戶們收到了房子要漲價的消息。購房者王先生表示,他是2017年買的房子,當時房價是4000多一點,現在開發商漲到8000一平,這個價格讓他無法接受。
  • 生意社:廢紙原紙價格齊上浮 短期平穩向好
    而瓦楞紙價格開始出現上漲趨勢,10月13日瓦楞原紙出廠價格均價為3450元/噸,與周初(11月8日瓦楞原紙出廠價格均價為3375元/噸)瓦楞原紙出廠價格均價相比上調了75元/噸,上漲了2.22%。再加之2021年禁止外廢進口的時限逐漸臨近,雙十一電商節帶動紙廠訂單的增加,使得近期市場對國廢黃板紙需求得到上漲,因此收購價格穩中上調。
  • 洋奶粉屢屢漲價有恃無恐 步調一致無人監管(圖)
    銷量完全不受影響  我國今年初起進口奶粉的平均價格居高不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進口奶粉5.8萬噸,大幅增長42.4%,佔同期我國乳製品進口總量的60%;其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3414.2美元,上漲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