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
文|首席記者 羊羊羊
近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一則關於修訂二氧化鈦混合物的新規引起行業關注。根據規定,要求含有1%直徑等於小於10微米的二氧化鈦顆粒液體混合物產品的包裝上,必須明確有提示消費者使用時可能形成危險的可吸入粉塵等警示語。
▍截自歐盟法律官網原文(經翻譯)
二氧化鈦的吸入危害在業內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便已宣布將二氧化鈦列為2B類致癌物(2B類致癌物:對人可能致癌,此類致癌物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如今歐盟這項新規無疑是再次重申其可能存在的危害,並對其進一步嚴格管理。
據業內工程師介紹,在化妝品中二氧化鈦具有較好的遮瑕隔離效果,既可作為一種白色無機顏料,也可以作為物理防曬劑使用,廣泛用於面部彩妝(底妝、粉類)和防曬品中。那麼,歐盟此舉對中國化妝品行業會有哪些影響?
防曬品首當其衝
「可以認為是歐盟對納米材料的要求在進一步提升。」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資深工程師告訴青眼,通常納米材料的界定是100納米,如今歐盟規定10微米(10微米=10000納米)以下的二氧化鈦混合物都在管控範圍內,範圍進一步擴大了。在他看來,塗抹在皮膚上的產品,吸入可能性較小,而「含有納米粉末的噴霧,本來就是不推薦的,無論是鈦白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未來應該會對防曬噴霧類產品的管理有更高要求。」
▍圖片來自網絡
「對防曬品的影響肯定更大,」廣州雅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鄧燕民表示,由於防曬產品的特殊性,如果要替換掉二氧化鈦或變更配方,則意味著該防曬品取得的特證作廢,需要重新申請特證。
而且,更關鍵的是,目前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出現完全可替代二氧化鈦的無機防曬劑。據聯合微粉高級市場總監王若文介紹,「二氧化鈦價格便宜,對UVB的屏蔽效率高,且對皮膚沒有刺激和致敏,加工工藝也非常成熟。幾乎難找到替代品。」
青眼通過美麗修行平臺查詢得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防曬品都含有二氧化鈦,其中不乏安熱沙、蘭蔻、雅漾、FANCL、黛珂等品牌,也包括近兩年大量湧現的各種防曬、防護噴霧。根據歐盟的要求,這些產品均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標註「吸入危險」相關的警示聲明。
▍截自美麗修行APP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歐盟這項規定對國內市場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除了「國內法規跟進還需要時間」,也有資深人士表示,「歐盟的規定也不一定都適用,國內相對保守,可能還需要觀望某些規定的實施效果」。
廣州麥穗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博表示,進口防曬品目前暫時不會受到影響。他表示,「還是要看防曬產品的出產國,根據出廠國的法律要求,是否需要明確的進行標識,目前還沒有影響,但是會持續關注。」
而聯合微粉、上海彥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微粉類原料生產供應企業均表示,該規定短期內對原料企業基本不會產生影響。上海彥愷總經理楊洋告訴青眼,「二氧化鈦存在爭議很多年了,這個規定來得並不突然。國內企業更多會先觀望,並且開始尋找新的原料。」
據他透露,2019年在日本極為流行的物理防曬劑氧化鈰就是較好的替代品,與二氧化鈦不同的是,氧化鈰是水溶劑,不存在「顆粒吸入」等問題,適合製作成噴霧,「但是目前在中國遇到的問題是,一方面價格比較昂貴,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氧化鈰還未收錄在中國的防曬劑目錄中。」
▍受訪者提供
雪上加霜的防曬市場
但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新規的發布是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籠罩的大背景之下。目前,線下化妝品門店大都無法開門營業,線上也因物流受限處於發貨難的困境,品牌們也將營銷計劃紛紛暫停或延期。有業內人士估計,在錯失一二月的鋪貨準備期,「3.8」的營銷黃金時期之後,防曬品類將成為疫情的第一個犧牲品。
劉博透露,進口防曬這一塊往年也是從1月份開始就陸續有訂單,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這幾天疫情防控情況較好,防曬品的訂單也增加了,主要是看疫情的持續時間,如果3月份能夠恢復正常的話,那對進口防曬品的影響可能比較小,如果持續時間長的話影響就會逐漸加大。」
私人定製氣霧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多江告訴青眼,往年自己的工廠在1月份就會接到大量的防曬訂單,過完春節2月份復工後開始趕工生產,3月份開始是主流出貨季節,熱銷則從4月份開始貫穿整個夏季。「防曬屬於季節屬性較強的商品,都有固定的銷售周期。」
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夏多江的工廠目前在還未恢復全部產能的情況下加緊生產酒精噴霧等消毒產品,「已經有幾家企業來工廠下防曬品的訂單,我們也沒法生產,一方面是真沒空,二是包材、原料等供應鏈跟不上。」他透露,整個華南地區氣霧生產企業總共不超過10家,大家的現狀幾乎都一樣,「今年防曬品肯定耽誤了。」
而歐盟對二氧化鈦的管控規定,更在某種程度上給防曬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甚至給整個防曬市場近兩年的銷售周期閉環帶來影響。在夏多江看來,如今消費者比較注重產品安全,一旦產生這類事件,消費者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另一方面,防曬市場競爭激烈,不排除其它防曬劑廠商會以此做文章。受此影響,他認為兩年之內,中大型企業做防曬配方的時候可能會考慮少用二氧化鈦這類原料,在選擇上會更謹慎。
「以我們的客戶舉例,去年防曬管得嚴,很多防護噴霧都在積極申請防曬特證,如今這好不容易特證下來了,因為疫情又無法生產。加上對二氧化鈦的管控,這個特證可能只能使用一年,配方要調整,特證重新申請要再等一年,一切又要重新來過,最快等到第二年3月再生產,還是趕不上往年的銷售節奏。」
事實上,疫情對整個化妝品行業的影響都還在繼續,防曬品作為季節性較強的產品,面臨銷售周期縮短、動銷延後等諸多問題,受影響程度更甚。青眼了解到,伽藍等國內頭部企業目前也紛紛在調整防曬品的推廣計劃。如今即便歐盟新規帶來的影響還未發酵,但顯然會讓整個防曬市場的發力更為謹慎,防曬品類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