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發表固態路易斯酸鹼...

2021-01-09 西安交大新聞網

均相受阻路易斯酸鹼對(Frustrated Lewis Pairs, FLPs)催化劑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對氫氣、二氧化碳等惰性小分子的活化轉化方面。相比而言,更加受到實際應用歡迎的多相FLP催化劑目前尚未形成系統性研究。西安交大前沿院瞿永泉、馬媛媛課題組前期與化工學院常春然課題組合作,通過表面修飾工程在二氧化鈰表面調控氧空穴,構建出含FLPs活性位的全固相催化劑(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8,15266)。這種特殊的活性位點由兩個相鄰的鈰原子(Lewis酸)和氧空位相鄰的一個氧原子(Lewis鹼)組成。經理論和實驗證實該類固體FLP催化劑對氫氣分子的解離活化以及不飽和烴的加氫具有優越的活性(ACS Catalysis,2018,8,546)。

為了進一步設計固態FLP催化劑,在以上前期研究結果基礎上,前沿院瞿永泉和馬媛媛課題組整理前期文獻,著重於解釋固態FLP催化劑的概念,總結當前固態FLP催化劑進展,並提出這個領域的可能發展方向,以TUTORIAL REVIEW形式近日在線發表在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響因子38.618)上,論文題目為「Semi-solid and solid frustrated Lewis pair catalysts」。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單位。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唐仲英基金會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cs/c7cs00691h#!divAbstract

【延伸閱讀】

瞿永泉課題組研究領域為多尺度材料在催化領域中的應用。特別是基於CeO2多相催化劑發表多篇論文,包括Journal of Catalysis,2018,359,101;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8,28,1706056;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8,15266;Nano Energy,2017,38,290;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6,138,2629;ACS Catalysis,2015,5,6481等。並受邀在表面科學綜述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2018,73,1-36撰寫CeO2表面調控在催化中應用的綜述。

瞿永泉課題組主頁:http://gr.xjtu.edu.cn/web/yongquan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綜述文章
    近日,西安交大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生物物理學系醫學工程研究所蔡文副教授與廈門大學分子影像暨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劉剛教授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Science(2017年影響因子12.441)發表了題為「Metal-Organic Framework-Based Stimuli-Responsive Systems for Drug Delivery」的綜述論文。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腫瘤細胞DNA編程計算分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5月21日記者獲悉,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腫瘤細胞DNA編程計算分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科研成果登上國際化學領域權威期刊。腫瘤的發生、發展等進程是涉及多水平的複雜分子事件,與多種RNA、蛋白的異常表達密切相關。 同時,獲取多元組分的準確信息,並探究其潛在關聯對理解細胞功能、解析致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 密西根學院科研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發表固態離子導體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薄首行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Chemical Reviews》(2018年影響因子54.301)在線發表題為「Classical and Emerg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on of Ion Transport Mechanisms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揭示氣候變化對西南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的影響
    西安交大科研創新又迎好消息!科研人員在西南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科研成果又雙叒叕刊發國際頂級期刊!贊!1、發表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2、論文題目「過去八千年的古氣候記錄為晚全新世馬達加斯加和馬斯克林群島大型動物滅絕提供氣候背景」(A multimillennial climatic context for the megafaunal extinctions in Madagascar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自然條件下發現+1價鈣離子二維晶體
    在最近的研究中,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基於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在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膜上直接觀察到了自然環境下生成的二維CaCl晶體,其中鈣離子的價態為+1。相關理論和實驗同時表明,這些二維CaCl晶體具有室溫鐵磁性、金屬性、類壓電性,可形成石墨烯–CaCl異質結,且具備顯著的儲氫和釋氫能力。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自然條件下
    在最近的研究中,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基於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在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膜上直接觀察到了自然環境下生成的二維CaCl晶體,其中鈣離子的價態為+1。相關理論和實驗同時表明,這些二維CaCl晶體具有室溫鐵磁性、金屬性、類壓電性,可形成石墨烯–CaCl異質結,且具備顯著的儲氫和釋氫能力。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發出世界最「亮」白光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發出世界最「亮」白光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時間:2021-01-06 19:50:27  來源:西安新聞網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二維自旋玻璃中發現大的磁滯效應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鄭彥臻教授課題組和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付振東副研究員及日本筑波大學大塩寛紀教授合作,報導了一例具有整數自旋的二聚蜂窩狀晶格組成的二維範德瓦爾斯磁性材料[Fe(4-etpy)2(N3)2]n(FEN)。
  • 西安交大科研團隊與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合作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
    導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李明濤副教授、唐偉教授團隊與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合作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該項研究工作發表於國際能源領域權威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ACS Energy Letters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水凝膠通用粘接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這一問題,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軟機器實驗室盧同慶教授及高揚博士提出水凝膠通用粘接的概念。 近日,該研究成果以「軟溼材料強韌粘接的通用策略」(A universal strategy for tough adhesion of wet soft material)為題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6.836; DOI: 10.1002/adfm.202003207)上。
  •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 把科研成果論文寫在祖國...
    這是一份家國情懷,也是老一輩西安交大人對我們的精神傳承。1956年,黨中央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布局的需要,決定將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往西安。老一輩愛國奉獻精神,為年青一代樹立了榜樣,在愛國奮鬥精神的指引下,團隊每一個人奮進致遠,攻堅克難,在西部的黃土地上取得了一項項重大的科研成果,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愛國奉獻激勵奮進致遠帶著老一輩交大人的期許與希望,1996年西安交通大學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成立,團隊現有成員21名,黨員16名。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Highly StablePerovskiteBlue-emitting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破解體心立方金屬鈮氧脆之謎
    為了解決這一困擾,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微納中心研究人員將宏觀力學行為研究方法同微納米尺度原位力學性能分析和原子尺度模擬有效地結合起來,系統地研究了溶質原子氧對鈮力學變形行為的影響,闡明了溶質原子氧對金屬鈮中點缺陷團聚、螺位錯運動及永久損傷形核過程的影響,揭示了溶質原子氧造成金屬鈮硬化和脆化的微觀機制,構建了金屬鈮氧脆的清晰物理圖像。
  • 西安交大規定博士生未發表學術論文也可獲學位
    中新網8月2日電 華商報消息,陝西省一些學者對人大、北師大等取消「研究生畢業必須發表論文」叫好。近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從今年6月1日起,該校博士生即使未發表過學術論文,也能夠畢業並獲得學位。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開發一種中空聚多巴胺納米載體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西安交大醫學部基礎醫學院醫學工程研究所張明真研究員團隊和華中科技大學趙元弟教授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腫瘤微環境響應的鉑顆粒嵌入的中空聚多巴胺納米載體 上述關於聲動力療法(SDT)和化療聯用治療腫瘤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生物材料領域的頂級期刊《生物材料》(Biomaterials)(IF:10.273)上發表
  • 突破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破解體心立方金屬鈮氧脆之謎
    為了解決這一困擾,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微納中心研究人員將宏觀力學行為研究方法同微納米尺度原位力學性能分析和原子尺度模擬有效地結合起來,系統地研究了溶質原子氧對鈮力學變形行為的影響,闡明了溶質原子氧對金屬鈮中點缺陷團聚、螺位錯運動及永久損傷形核過程的影響,揭示了溶質原子氧造成金屬鈮硬化和脆化的微觀機制,構建了金屬鈮氧脆的清晰物理圖像。
  • 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該公司創辦人是來自西安交大機械學院的彭年才教授。面對疫情,西安交大有不少像彭年才這樣的科研工作者,正努力把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在防疫抗疫中積極貢獻力量。 成果:服務一線 守衛健康 「1月12日,拿到基因序列之後,我們第一時間啟動了研發工作。」彭年才說,他帶領團隊在最短的時間裡開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發現基於體心立方I-WP極小曲面的液態網絡框架...
    近期,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劉峰教授團隊與德國哈勒-維滕貝爾格大學Carsten Tschierske教授團隊合作,首次發現了基於I-WP型三重周期性極小曲面的八節點納米網絡結構基於同步輻射光源的略入射小角X射線散射實驗結果,證明自組裝結構是體心立方結構,空間群為Imm;基於粉末樣品的小角X射線散射結果,研究人員運用傅立葉變換重構結構的電子密度圖,結果顯示樣品形成有序的八節點網絡結構。此外,研究人員基於八節點網絡結構對實驗結果進行模擬,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非常吻合,進一步證明該結構的合理性。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2020-12-0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JACS封面: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功能團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在鄭彥臻教授指導下,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博士後陳偉鵬採用「混合配體」策略,在溶劑熱條件下成功製備出一例高核過渡-稀土混金屬納米糰簇—。該團簇分子擁有六芒星狀的形狀,為目前報導的第二大3d-4f混金屬團簇,並具有良好的溶液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