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在我們中考物理中,有力、熱、光、電四大類實驗,在這裡我們介紹力學裡面的實驗。
第一個實驗:測量固體(或)密度。首先是實驗原理,我們要想測量物體的密度,需要知道測量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密度。我們用天平先測出物體的質量,然後再用排水法測量體積,測量順序千萬不能顛倒,因為如果先測量體積,物體上會沾有液體,在測量質量時會使結果偏大。測量液體密度仍然是先測量質量,先測量體積。
第二個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液體密度有關。當液體的密度一樣時,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當浸在液體中的體積一樣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浮力大小與浸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第三個實驗: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重力關係。實驗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想要使實驗具有普遍性,我們需要換用不同的液體,不同種類的物塊進行多次實驗。
第四個實驗: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和接觸面間的壓力有關,而與物體的重力和接觸面積無關。當接觸面間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當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第五個實驗: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釋放,接觸面越光滑,小車所受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長,我們可以推理出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六個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槓桿平衡條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我們改變動力臂和阻力臂,進行多次實驗,是為了得到普遍規律。
第七個實驗: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在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並且壓強大小相等;在同種液體內部,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力、熱、光、電這四大類實驗,在這篇文章和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給大家完整地做了介紹,在學習物體過程中大家也要學會自己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