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二的學生們來說,初二上半年學習物理的適應期,因此上半年的物理知識相對比較簡單,大部分地區主要學習了聲音、光現象、運動學、以及質量和密度等,全部上冊內容一般也就只有兩個公式,一是速度公式,二是密度公式。這些知識點裡面,要說有易錯知識點的話,那麼運動學裡面的速度圖像、路程圖像算是一個;另一個易錯點就是質量和密度相關知識點了。
而質量和密度這一章裡面,有兩大重點,一是質量密度的公式以及密度的物理意義;二是密度的測量實驗!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第二個重點,也是進入初中之後遇到的第一個比較正兒八經的有關計算公式應用的物理實驗!
有關密度的測量實驗,有兩個,一個是測量固體的密度實驗,另一個是測量液體的密度實驗。
在講這兩個重要實驗之前,我們先要明確幾點中考關於本章的命題要求以及本實驗的相關知識點:
如果我們來分析一下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的話,可以發現有關「質量和密度」的題型一般為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特別是計算題的第一個大題,幾乎必考本章知識點。
選擇題經常結合身邊的生活現象考查物體質量的估測,質量的物質屬性,通過質量與體積的關係圖像考查密度物理意義,密度大小比較以及簡單的相關計算。計算題主要考察相關密度、質量、體積的計算。實驗題自然是今天要講的兩種實驗。
本章內容,我們要注意以下問題:
要從微觀的原子個數角度去深刻理解質量的含義以及決定因素,要懂得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要記住水的密度的三種不同單位表達形式。要掌握測量質量的天平使用方法及其步驟、注意事項。要掌握測量體積的量筒的讀數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實際操作中最容易出現錯誤或者導致誤差較大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天平標尺的分度值,二是量筒讀數時視線是否與液面的底部相平!很多初中生由於不注意這兩個問題,導致質量讀錯,或者體積讀數偏大、偏小!特別注意幾個關鍵詞:鑷子、左物右碼、先大後小!必須測量前調平衡、測量過程決不允許調節平衡螺母!注意遊碼相當於小砝碼。高度重視單位換算!本章內容的所有計算問題都必然涉及到單位換算,這是有些中學生最易馬虎出錯點之一!好了,下面我們來說一下今天要重點強調的密度的測量實驗!
一、測量固體的密度:
如上圖所示,測量小石塊的密度,必須先測量質量後測量體積。上面的圖中步驟已經說的非常清楚,否則,當測量完量筒中水裡面石塊的體積後,從水中拿出石塊測量質量時,就會有水殘留在石塊上,導致石塊所測質量偏大,從而導緻密度的測量值大於真實值!注意上圖中的表格!在中考前的物理技能測試時要考這個實驗,到時候這個表格是需要完整的寫出來的。
二、測量液體的密度:
如上圖所示,測量鹽水的密度,也是必須先測量質量再測量體積。否則如果先測量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然後把鹽水倒入燒杯中再測量鹽水的質量,就會有部分鹽水殘留在量筒中,導致所測質量偏小,從而導緻密度的測量值小於真實值!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上圖中的表格!
綜上所述,質量和密度這一章節,知識點並不多,只要抓住重點,就能在中考中不出現問題。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勤於歸納善於總結的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