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說,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尋夢環遊記》更讓我們明白,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常聽人說,哪怕一個月給10萬也不願從事殯葬行業!
實際上,殯葬行業的收入並不高,剛入職時,月薪大約才3000元,幾年過去,收入才慢慢有所增長。
墨路之所以突然說這些,是因為最近看到一位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的故事。河南姑娘任賽男大學畢業後,進入杭州一家殯葬品桃寶店做運營,兼職壽衣模特、主播和設計。
2017年大學畢業後,任賽男在男友鼓勵下進入一家桃寶店擔任電商運營,偶爾還會兼職做壽衣模特、主播和設計。
入職初期,任賽男就遇到了一位同在鄭州的女孩,女孩想為病重的母親早做準備,又怕看到壽衣難以承受,於是她和任賽男約好,如果那一天到來,用同城配送趕忙送去。
沒想到,這一天比預想中來得要快,凌晨兩點,任賽男在女孩焦急的電話聲中,打車趕往醫院。從如何穿衣到如何擺配件,任賽男陪著這位初次見面的姑娘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後來無數個深夜,任賽男都會接到哭著打來的電話,她知道,電話那頭的人已經悲痛到了極點,所以越是碰到難過哭訴的客戶,任賽男就越想和他們說說話,為客戶送去一些關懷和安慰。
最初她也曾猶豫、恐懼,但在完全了解這個行業後,才發現死亡沒有那麼可怕。
人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會穿上一件自己的禮服,她在做壽衣的時候,也會把它做得像禮服一樣,希望人們在穿上它後,可以漂漂亮亮地跟世界作告別。
回想從業的這幾年,真正改變任賽男的,是一些溫暖卻虐心的故事。
任賽男記得一對年近六旬的老夫妻給29歲的患癌女兒挑選了一款漢服壽衣,任賽男突然收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個素未謀面的年輕女孩,她穿著一套古典的漢服壽衣,站在病房外的走廊上,衝著鏡頭平和地笑著。
那一瞬間,任賽男內心有根弦被輕輕撥動。
看遍人間冷暖,見慣悲歡離合,任賽男更加清楚當壽衣模特的意義。
壽衣是亡者在人世間最後的體面,她說:
總要有人站出來,為人們和世界的告別做一點事情。
視死如生,死者為大,是人性中最可貴的一點。
這些年,任賽男也收到了許多網友的善意:
「模特界的泥石流」、「殯葬從業者的最高境界」
……幾乎都是正面評論。
為什麼救死扶傷的醫生可以受人尊敬, 而讓亡者帶著體面離開世間的殯葬行業卻倍受歧視呢?
有句老話說的好:行業沒有高低貴賤,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說到底,任賽男們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畢業生、是一群為了自己理想或者生存工作的人罷了。
現在,加入殯葬行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很多95後、00後都表示喜歡這份工作,任賽男也在一直學習設計,讓壽衣更好看,慰藉的不僅僅是逝者,還有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