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對逝去的人都是很敬畏的,葬禮有很多講究,比如在中國民俗中,人去世後是一定要穿壽衣的,而且怎麼穿,需要穿幾件都是很有講究的,這些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民俗,承載著活在世上的人,對已經去世的人的祝福。那麼中國民俗中,為何去世後一定要穿壽衣呢,有什麼寓意嗎?
在古代壽衣只有富貴人家才買得起,一般人家是買不起壽衣的,普通人家會製作一件新的衣服讓去世的人穿上,至於那些非常窮苦的人家他們沒有錢買壽衣,為了讓親人能夠穿上整齊的衣服下葬,他們會賣身到有錢人家做丫鬟下人。他們這麼執著的選擇給親人穿一件新的衣服下葬,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親人來世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要像這一世一樣整日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而那些王公貴族去世後,會為了面子穿著華麗的壽衣,他們的一生都在著享受榮華富貴,他們希望來世依舊能夠像今生一樣。
在中國民俗中,給逝去的親人穿壽衣也是有講究的,逝者穿的壽衣必須是單數,而且上身必須比下身多兩件,女子的下身可以用裙子代替,如果穿錯了是很忌諱的。穿多少件也是有規定的,如果沒有到50歲就去世的,只能穿三件,長壽的人需要穿更多件,穿多穿少和年齡是有很大關係的,年齡越大需要穿的衣服就越多。
其實穿壽衣是有科學講究的,去世的人是不會馬上就下葬,都需要在家中停留幾天才能下葬,可是在人死後微生物會分解人體中的物質,會流出很多體液,厚重的壽衣就吸收了這些體液,在下葬的時候就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親人處理起來也會輕鬆一點。
在選擇或者製作壽衣的時候,親人會選擇給逝去的人穿上長袖子的衣服,袖子必須蓋著手和腳,給逝去的人穿一件整齊的壽衣,是在世的人能夠為逝去的人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這件壽衣也是在世親人對逝去的人的祝福,我國古代的人是非常封建迷信的,他們認為世界上有鬼神,而人是有來生的,人死後會到地府轉世投生,下葬的時候給他們穿上整潔的衣服,到達地府的時候能夠體面一點,給他們燒紙錢,他們在地府用來可以買東西,這雖然是一種迷信,但也表達了在世的親人對逝去的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