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野生動物與農民利益該如何平衡...

2021-01-08 新華報業網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部分繁殖能力強、破壞性大的野生動物種群,在一些山區已嚴重危害農作物生長,其中野豬尤為典型。

  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山區莊稼都不同程度被野豬糟蹋。野豬屬於保護動物,體型較大,一般的隔離和驅趕措施很難防禦其侵害,群眾目前沒有有效的防禦應對措施,一些農戶甚至因此產生放棄種地的想法。

  部分農村地區野豬泛濫莊稼遭到嚴重破壞

  「這裡的野豬非常多,村民們種的玉米,很多都被野豬破壞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日前在華北某地農村採訪時,不少村民反映當地野豬泛濫成災,給村民們的耕種帶來很大挑戰。

  面對野豬對玉米地的侵擾,當地一些村民束手無策,有些人甚至不願意種糧,寧願土地拋荒,外出打工。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了解到,近些年,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及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一些野生動物的數量明顯增加,但也給農民帶來了很多煩惱。部分野生動物開始呈現泛濫發展態勢,尤其是繁殖能力強的野豬,因其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在不少農村地區已成災患。

  野豬具有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的特性。公開資料顯示,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近幾年都發生過野豬破壞莊稼事件。在人民網開設的「領導留言板」專欄上,全國很多地區的村民反映,當地野豬泛濫成災,對農作物形成嚴重的危害。

  陝西省丹鳳縣蔡川鎮上莊坪村村民留言,當地野豬橫行,每晚下山毀壞莊稼,秋收時期原本迎來豐收,地裡的莊稼卻遭到野豬肆虐,農民只能拿上被子睡在地裡。

  廣東省韶關市近些年野豬數量明顯增加。2018年,韶關部分地區的野豬開始危害村民的莊稼,且越來越嚴重。韶關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韶關多地村民反映野豬成災,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一定損失。

  韶關市始興縣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始興縣內多地莊稼被野豬糟蹋,有統計的面積就有150多畝水稻。「這只是基層政府收集到的數據,還有大量被糟蹋的莊稼,是沒有被統計到的。」韶關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不久前,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位於韶關市仁化縣周田鎮的一片玉米地看到,部分即將收穫的玉米棒子已經被野豬弄在地上,一些玉米已經被吃光。「野豬帶來的破壞是毀滅性的,野豬拱過去後,地裡的莊稼基本上就沒有了,就像犁地一樣,把土刨開了。」當地村民說,水稻、花生、番薯、玉米、芋頭、粉葛等根莖作物,深受野豬喜愛,這幾年被野豬破壞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

  群眾缺乏合理防禦措施

  往往只能自認倒黴

  野豬的繁衍能力非常強,成活率較高。周田鎮的一些村民反映,一頭野豬一年能夠繁衍五頭野豬,如果不加幹預,只需要幾年時間,在一定區域內就會形成大的野豬種群。

  村民們反映,這幾年,村裡出沒的野豬明顯增多,每到農作物成熟時的收穫季節,三五成群的野豬在晚上就會來到田間地頭,「摘取」豐收的果實,村裡的玉米、水稻、花生等等,都遭到過野豬的破壞。周田鎮靈溪村村民鄺發榮說,野豬還有一定的攻擊性,如果發現野豬偷吃莊稼,還不能靠得太近,有被它攻擊的風險,只能遠遠地對著吼叫。

  野豬屬於《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私自捕殺是違法行為,村民無權擅自獵捕。因為無法獵捕,面對野豬之禍,村民們只能採取一些土辦法對其進行驅逐。

  每到收穫季節,為了驅逐野豬,一些村民就在田地邊上,紮上很多稻草人或者用竹竿掛上很多衣服進行驅逐,也有部分村民在田地裡點上馬燈,通過照明驅逐。

  但久而久之,這些土辦法所起的作用也不大,禍患依舊存在。「野豬非常聰明,土辦法只能夠『騙』它一會兒。」鄺發榮說,最無奈的時候,只能選擇睡在田地裡守著莊稼。

  因野豬是受保護動物,且具有體型大、攻擊性強等特徵,基層政府獵捕野豬也受到一些限制。

  2020年11月,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委辦公室在處理村民反映「野豬泛濫,糟蹋農作物」問題時回復稱,公安部門對槍枝管理非常嚴格,使用槍枝進行零星的獵捕不具備條件,只有當種群數量過大時,經過評估相關部門方可組織專業狩獵隊伍進行獵捕。但該縣目前野豬種群數量還沒有達到需要組織獵捕的程度。

  江西省廣昌縣人民政府官網2020年12月發布的《關於第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第34號建議的答覆》提到,近幾年廣昌縣實施封山育林政策後,野豬數量增長明顯,對農作物危害嚴重。

  2019年以來,該縣林業部門一直致力於解決野豬危害,也爭取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獵捕一定數量的野豬,但因為疫情影響和槍枝管理困境,組建狩獵隊籌備工作停滯。

  目前採取的措施是:由各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有獵捕經驗人員,對野豬危害較重區域用獵狗圍獵方式獵捕野豬,嚴禁使用縣政府發布禁獵通告裡面的禁獵工具與禁獵方式。

  影響群眾種地積極性

  需完善補償機制

  多位村民反映,莊稼被野豬破壞後,也不知道找誰來處理,村民只能自認倒黴。一些基層幹部認為,國家雖然對受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等損失的,有補償的法律規定,但操作性不強。

  例如,《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中提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預防、控制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農業、林業生產;因保護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依法給予補償。

  「地方政府的錢從哪裡出,由誰來評估損失農作物的價值等問題沒有明確,缺乏實施細則。」韶關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收到部分鎮村老百姓的反映後,也在協助解決,但目前的規定缺乏明確的操作細則。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晚就毀完。」野豬對農作物帶來的破壞,不僅對糧食產量形成挑戰,也直接讓部分群眾失去種地積極性。一些群眾反映,辛辛苦苦種地,最終可能被野豬幾晚上就破壞乾淨,種了等於白種,還不如不種。近些年,很多山區的土地,因為野豬的出沒,有不少已經被撂荒。

  值得注意的是,野豬主要生活在林地中,因此常常出沒於林地與農地交界的地方,尤其喜歡在這些交界處的莊稼地裡覓食。

  一些基層幹部反映,一般來說,住在山根邊的村民,家裡條件本身就不好,在農村也是屬於最普通的村民。選擇種地的村民,往往又是村裡最底層的群體。野豬對農作物的破壞,對這些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損失。

  野豬增多,是生態環境向好、老百姓環保意識逐漸提高的體現,但野豬過多,影響農業生產甚至村民安全,也值得注意。在當前野豬不斷侵擾農村生產生活的狀況下,基層幹部和群眾呼籲:

  一方面,加強對防禦野豬的指導,對野豬泛濫成災的地方,結合實際進行驅逐或是合理獵捕;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農作物被受保護野生動物破壞後的補償機制,明確實施細則。部分基層幹部建議,可以從涉農資金內,劃撥部分資金,用於野豬等受保護野生動物對農作物造成破壞後的補償工作。

相關焦點

  •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農民利益...
    新華社發(梁啟慧攝)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李雄鷹)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農民利益中找到平衡?》的報導。「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
  •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 如何防禦及補償?
    本報記者李雄鷹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部分繁殖能力強、破壞性大的野生動物種群,在一些山區已嚴重危害農作物生長,其中野豬尤為典型。 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山區莊稼都不同程度被野豬糟蹋。
  • 農民莊稼被毀,捕捉野豬判刑。野豬傷人是否能獲得國家賠償?
    野豬和家豬的習性差不多,但是野豬比較兇猛破壞農作物非常的厲害,而且野豬的繁育非常的快,在一個地方任其發展的話,用不了幾年野豬就成群的破壞農作物。有時一夜之間一塊地就被一群野豬破壞得乾乾淨淨,老農種了一年的莊稼白費了。近期四川地區有一個吳婆婆,因為電死了三頭野豬,被判拘役三個月,緩刑6個月。
  • 野雞、野豬泛濫,農民苦不堪言,「殺不得」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處理
    但是自從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各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得到大幅度改善,原先那些已經銷聲匿跡的野生動物,以前看見它們就跟現在看見大熊貓一樣,會覺得非常稀奇,但這幾年來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啊,現在的問題可不是野豬、野雞這些野生動物能不能變多了,而是現在這些動物實在是太多了。
  • 農村野山雞和野豬破壞農田,偷吃糧食,農民該怎麼辦?
    農民種田的目的就是要生產糧食,維持生活。一旦農民種植的莊稼被野豬和野山雞損壞造成減產減收,農民的生活就會更加越來越困難。~~因此有些地方的農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採取多種方法消滅損害糧食的野豬或野山雞,保護自己辛苦種出的莊稼和糧食。這是農民保護莊稼和糧食的最好的方法。但是,後來這些農民又受到了森林和動物保護部門的限制,不允許偷獵和捕殺。
  • 野豬成了保護動物,見到糟蹋糧食的野豬,農民該如何處理?
    農村人主要是靠種地來生活,雖然現在很多農民都選擇了外出打工,但不少人都沒有放棄農村的土地,每年多少都會種植一些糧食,閒暇之餘來照顧一下,到時候多少還能獲得一些收入的。但種植糧食也不是說沒有後顧之憂,有時候也會迎來不速之客---野豬。
  • 野豬毀壞了莊稼,但捕捉野豬又判刑,到底應該怎麼做?
    野豬成了強者,問題就來了,野豬受法律保護,人也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野豬和人的地位是對等的了,在正當防衛裡面有一條款,當犯罪正在進行時,被害人實施的反擊屬於正當防衛,問題又來了,野豬在攻擊人類時,人類可以實施正當防偽碼?如果不能的話請給出正當理由?希望國家撥專款,由專家或林業部門去飼餵那些毀壞農作業的鳥和獸。不要讓它們總去蹭食農民。農民申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實地核實賠償,可操作性強嗎?
  • 野豬毀田,生態改善後的新問題得有新辦法
    作者:朱昌俊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其中野豬尤為典型。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山區莊稼都不同程度被野豬糟蹋。
  • 與人爭食:生態好轉後的野豬之患
    守夜很辛苦,李林說,基本上要一眼不眨,不時地吆喝幾聲,放上一個鞭炮,或者敲敲臉盆。有時實在堅持不住了,就迷糊了過去,但也許就在那一剎那,野豬就會毀了一年的心血。「今年一不小心,玉米正掛紅纓子的時候,2畝地就讓野豬一會兒給害了。」村長鎖採玉很認真地算了一筆帳,他嚴肅地說:「村裡每年被野豬糟蹋了的莊稼不少於1萬斤。」
  • 20年前的野生動物,至今幾乎都快滅絕了
    有些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動物,在農村極為常見,現在很多動物都成為了餐桌上的美食,導致它們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這種案例非常多,例如:竹鼠、黃鱔、鯽魚等,很多如此都成為了國家保護動物。記得小編小的時候,去山上到處都能看到四腳蛇,現在有時候去了,都很少看見。
  • 豹貓偷雞豬獾偷玉米 植被恢復引來動物害慘農民
    近年來,隨著山上植被恢復,豬獾、豹貓、野雞等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周邊山上,從去年開始,一度蹤跡難覓的野豬與狼也經常光顧梁家村與附近村莊,豹貓偷雞、野豬刨地、豬獾吃玉米……大家想了種種辦法進行驅趕,但收效甚微。在保護環境和保護野生動物的同時,如何減少農民的損失,成為當地百姓關注的焦點。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由於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儘快解決的問題。黑熊、野豬下山覓食,掀翻蜂桶、糟蹋玉米地,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熊大、熊二」出沒 村裡幾十桶蜜蜂被毀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於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
  • 在山上碰到野豬了,該如何處理,才能夠避免危險?
    文/濤聲依舊在山上碰到野豬了,該如何處理,才能夠安全脫身?我們都知道,如今中國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是非常嚴格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大自然的環境,保護食物生態鏈的完整,不過中國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很多人生活的地方,擁有著比較多的野生動物,比如說農村,農村是一個自然環境非常優越的地方,那你也聽到了很多的野生動物,比如說野豬。
  • 農民種植大豆,如何防止野兔偷吃豆苗?老農民說了幾個方法
    農民種植黃豆,如何防止野兔偷吃黃豆苗?老農民說了幾個方法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節就快要到了,這個時候農民也開始忙碌著春耕了,翻耕好了土地之後,就要開始播種花生、大豆了。而在種子播種了以後,並不是說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農民要操心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其中讓農民比較煩心的一個事情,那就是地裡的豆苗容易遭到野兔們偷吃。對於野兔來說,豆苗可以說是最愛了,它們一旦發現地裡的豆苗長出來了,就常回來禍害,讓許多的農民是苦不堪言。
  • 五年前,遼寧農民因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他後來如何?
    在五年前,有一個遼寧的農民撿了140斤的太歲,大家可能會好奇太歲是什麼。人對於太歲到底是什麼有著不同的看法,一些資料顯示太歲甚至和木星有著一定的聯繫,而我國民間也認為太歲是一種神仙之類的肉類化身。五年前,遼寧農民因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他後來怎樣?
  • 此動物曾被捕獵受保護,今多地「泛濫成災」,農民:損失誰負責?
    ,人人有責」,其實,這句話太過於廣泛了,野生動物都不能捕獵,也確實值得斟酌。舉個簡單的例子,蚯蚓要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您怎麼看?野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迅速繁殖起來,野豬一年能生兩胎,一胎生幾隻,慢慢就發展壯大了。當野豬發展壯大的時候,受災的可就是農民了。
  • 北京昌平發現野豬 狐狸狼等野生動物時有出沒
    8月11日,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上莊村農民陳德林向鎮裡舉報,其承包的玉米地遭到大面積損毀,從現場痕跡判斷系野豬所為。當天,記者會同有關負責人趕到了現場,進一步證實了這個判斷。這是該地區三十年來首次發現野豬出沒。   據興壽鎮山區辦主任劉喜介紹,從現場的數十處蹄印呈兩瓣狀,酷似豬蹄,有牛蹄印大小來看,可以基本判斷是野豬「行徑」。
  • 野豬成群破壞莊稼又不能獵殺怎麼辦?教你最管用的一招
    再之後又封山育林,山上植被越來越茂密,這就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很好的棲息環境。缺少了天敵,繁殖能力又強的野豬數量更是急劇增加。野豬對農作物的破壞性極強。野豬數量一多,為了找尋食物,有些就開始光顧村民種在山林邊的農作物,因為野豬是受保護動物,村民們只能對其驅趕,不能獵殺,它們的膽兒是日益增大,陣地從山坡邊的田地擴展到平坦地區的田地,從原來的小心翼翼地試探變成大肆破壞。
  • 農村野豬毀壞莊稼,卻不能捕不能殺,農民哭訴:損失誰來賠?
    在農村,小動物也是特別特別多,在田地裡和山上都會有很多動物和農村居民一起生活。本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是就是有一種動物,經常下山騷擾居民,給很多居民造成非常多的危害不說,這地裡的糧食還被糟蹋不少,少了很多收成,讓很多農民朋友都是苦不堪言。
  • 有人說農村的「新四害」,是喜鵲,野豬,野兔,野雞,有道理嗎?
    現在農村又出現了「新四害」是喜鵲,野豬,野兔,野雞,這些野生的動物和禽類,在過去年間基本快滅絕了,為了保持它們的平衡,保護大自然野生動物和禽類,它們受到了法律保護,使它們的數量逐年增加,使我們又看到了很多的喜鵲,野雞,野兔和野豬,它們又回歸了大自然,但是喜鵲,野豬野兔,野雞,它們也是吃糧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