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作用葉片泵原來有這4大結構特點?我才知道

2020-12-06 YOZECE佑嘉欣油缸

1.配油盤:雙作用葉片泵配油盤,如下圖所示

在盤上有兩個吸油窗口2、4和兩個壓油窗口1、3,窗口之間為封油區,通常應使封油區對應的中心角a稍大於或等於兩個葉片之間的夾角B,否則會使吸油腔和壓油腔連通,造成洩漏。當兩個葉片間的密封油液從吸油區過渡到封油區(大圓弧處)時,其壓力基本上與吸油壓力相同,但當轉子再繼續旋轉一個微小角度時,該密封腔突然與壓油腔相通,使其中油液壓力突然升高,油液的體積突然收縮,壓油腔中的油液倒流進該腔,使液壓泵的瞬時流量突然減小,引起液壓泵的流量脈動、壓力脈動和噪聲。因此在配油盤的壓油窗口靠葉片從封油區進入壓油區的一邊開有一個截面形狀為三角形的三角槽(又稱眉毛槽),使兩葉片之間的封閉油液在末進入壓油區之前就通過該三角槽與壓力油相通,使其壓力逐漸上升,因而緩解了流量和壓力脈動並降低了噪音。槽c與壓油腔相通並轉子葉片槽底部相通,使葉片的底部作用有壓力油。

3-壓油窗口;4-吸油窗口

3.定子曲線:由四段圓弧和四段過渡曲線組成。

過渡曲線應保證葉片貼緊在定子內表面上,保證葉片在轉子槽中徑向運動時速度和加速度變化均勻,使葉片對定子的內表面的衝擊儘可能小。定子過渡曲線主要有以下幾種:修正的阿基米德螺線;正弦加速曲線;等加速一等減速曲線;高次曲線。在較為新型的泵中多採用等加速一等減速曲線。

4.葉片的傾角:葉片在工作過程中,受離心力和葉片根部壓力油的作用,使葉片和定子緊密接觸。當葉片轉至壓油區時,定子內壁迫使葉片縮向轉子中心

研究表明,在雙作用葉片泵中,將葉片順著轉子迴轉方向前傾一個角度(向前傾斜13°),可減小定子內壁對葉片作用的側向力,使葉片在槽中移動靈活,並可減少磨損。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高壓雙作用葉片泵的轉子槽是徑向的,且使用情況良好

這是我們佑嘉欣公司用了10年時間搜集和整理出來各行業的6600套機械圖紙。領取方法如下

領取方法:

1.請關注佑嘉欣

2.評論:機械自動化,然後私信我們回復機械自動化

私信方法:點佑嘉欣頭像,主頁右上角,發私信功能

佑嘉欣的資源都是辛苦挑選和整理出來的,領到的大佬如果覺得資料不錯,可以收藏文章或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機械、自動化、模具行業的大佬們!

相關焦點

  • 這才是葉片泵工作原理!很多人都搞錯了
    葉片泵的結構較齒輪泵複雜,其工作壓力較大、流量脈動小、工作平穩、噪聲較小、壽命較長,所以被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中的專用工具機、自動線等中低壓液壓系統中。但其結構複雜,吸油特性不太好,對油液的汙染也比較敏感。
  • 各種泵的優缺點有哪些?
    軸向柱塞泵、單作用葉片泵是變量泵。工作壓力:柱塞泵壓力31.5MPa;葉片泵壓力6.3MPa,高壓化以後可達21MPa;齒輪泵壓力2.5MPa,高壓化以後可達25MPa。噪聲指標:低噪聲泵有內嚙合齒輪泵、雙作用葉片泵和螺杆泵,雙作用葉片泵和螺杆泵的瞬時流量均勻。
  • 雙作用氣缸工作原理及運行特點
    圖一普通型單活塞杆雙作用氣缸(a)雙作用氣缸示意圖 (b)圖形符號圖一普通型單活塞杆雙作用氣缸1-後缸蓋; 2-密封圈;3-緩衝密封圈;4-活塞密封圈 ;5-活塞 ;6-緩衝柱塞 ;7-缸筒在前後缸蓋之間由4根拉杆和螺母將其緊固鎖定(圖24中未畫出)。缸內有與活塞杆相連的活塞,活塞上裝有活塞密封圈。為防止漏氣和外部灰塵的侵入,前缸蓋裝有活塞杆的密封圈和防塵圈。
  • 太有用了!動畫演示19種泵工作原理,讓你一次性看個夠!
    泵在過程流體機械中佔有很大比例,它是一種通用機械,是輸送流體並提高流體壓力的機器。在各個工業領域中,凡是有流體輸送的地方就有泵在工作,其主要應用範圍有水利、石油、化工、城市給排水、冶金和交通運輸等工業部門。
  • 細說日本yuken油研液壓泵的分類用途特點
    液壓泵,可能從字面上理解,我們可能會認為它僅僅只是工業產生過程中的泵設備,但是對於那些專業人士來說,它不僅僅是泵,它更是一種液壓設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看待日本yuken油研液壓泵,從以前到今天,日本yuken油研液壓泵走過了很多,其液壓泵分類和用途就能很好的闡述其中的特點
  • 什麼是多級泵?多級泵有什麼結構特點?
    而雙殼體泵基本都能用到400~450℃,而且耐熱衝擊性好。但是雙殼體泵重量體積較大,製造不便,價格高。一般僅用在大型、高壓有強烈熱衝擊的場合。乙烯裝置BTX進料泵的工況存在一定熱衝擊,但根據以往的使用經驗,某些單殼體形式的泵也能滿足使用要求。
  • 液壓泵這樣選擇才對,選對可以節約大幾千成本
    一般在輕載小功率的液壓設備上,可選用齒輪泵、雙作用葉片泵:精度較高的機械設備(磨床),可用雙作用葉片泵、螺杆泵;在負載較大並有快、慢速進給的機械設備(組合工具機)上,可選用限壓式變量葉片泵、雙聯葉片泵:負載大、功率大的設備(刨床、拉床、壓力機),可用柱塞泵:機械設備的輔助裝置,如送料、夾緊等不重要的場合,可選用價格低廉的齒輪泵。
  • 西湖100t同步雙作用大噸位分體式液壓千斤頂規格型號
    在隧道管道水平推移安裝作業中,它的液壓復位設計能迅速而有效的將活塞縮回原來的位置,為推進下一根管子做好準備。主要參數承載能力10~520T工作行程57~1219mm本體高度196~1644mm雙作用液壓千斤頂特點:雙作用設計,液壓復位;內置式卸壓閥防止突發性的超壓;可互換的硬處理溝槽為標準件配置;高溫烤漆表面耐腐蝕和撞擊;帶環槽的鞍座防止負載物滑動;活塞杆鍍硬鉻,保證千斤頂的高使用壽命;裝有防塵圈減少汙染,延長液壓千斤頂使用壽命;每臺雙作用千斤頂都有兩個標準的3/8"NPT接頭和防塵蓋
  • 液壓泵維修中葉片泵維修的故障原因
    液壓泵維修中葉片泵的故障原因一般體現在:噪音大,壓力振擺,系統掉壓,無壓力,系統油溫過高等問題。1、葉片泵無壓力無壓力指的是,葉片泵工作時系統無壓力,首先要檢查葉片泵是否油液壓油排出來,沒有的話要檢查油泵的工作方向是否正確,電機與葉片泵之間的聯軸器連接是否正常,軸定位螺絲是否上緊而且起作用,葉片是否因液壓油粘度太高而無法正常工作;如有液壓油出來的話證明泵基本上是沒問題的,問題應該是控制閥嚴重洩漏,總壓閥(溢流閥)失效
  • 解說20種泵的性能差異,最直觀的選型經驗指導
    功耗小、效率高,且具有阻尼減振作用,減少了電動機振動對泵的影響和泵發生氣蝕振動時對電動機的影響。 4.過載時,內、外磁轉子相對滑脫,對電機、泵有保護作用。有了這些突出的特點,儘管它效率低,仍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葉片泵流量不足動圖解析
    定義:葉片泵,是轉子槽內的葉片與泵殼(定子環)相接觸,將吸入的液體由進油側壓向排油側的泵。葉片泵動圖分析葉片泵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原因:頂蓋處螺絲鬆動,軸向間隙增大,容積效率下降排除方法:適當擰緊螺釘,保證間隙均勻、適當(間隙為0.04~0.07 mm)故障原因:個別葉片滑動不靈活排除方法:清洗。
  • 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為容積水泵、葉片泵等類型
    容積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積的變化來傳遞能量;葉片泵是利用迴轉葉片與水的相互作用來傳遞能量,有離心泵、軸流泵和混流泵等類型。容積泵是答利用其工作室容積的變化來傳遞能量;葉片泵是利用迴轉葉片與水的相互作用來傳遞能量,有離心泵、軸流泵和混流泵等類型。
  • 力士樂葉片泵油壓打不上去怎麼解決?有哪些原因?
    力士樂葉片泵油壓打不上去的原因是什麼呢?處理的方法又是什麼?1、 吸入管道上安裝的濾油器或閥門阻力太大,吸入管道過長,或油箱液面太低。處理方法:減小吸入通道上的阻力損失,增高油箱的液面。力士樂葉片泵3、 油的粘度太大或油溫太低。處理方法:更換較低粘度的油或將油箱加熱。
  • 液壓隔膜計量泵特點你知道嗎,看這篇文章就行了
    液壓隔膜計量泵在加藥計量泵種類中,是屬於精密度比較高的泵,在很多特殊的工況也得到廣泛使用,比如說耐腐蝕介質的輸送,防爆環境的使用,這些場所都能見到液壓隔膜計量泵的身影。液壓隔膜計量泵那您知道液壓隔膜計量泵有什麼特點嗎?
  • 315乳化液泵零件圖解根據的結構使用確定
    315乳化液泵零件圖解根據的結構使用確定 ,「10tog」   無錫一煤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15乳化液泵零件圖解,型號齊全,低損耗,使用壽命長,耐腐蝕,歡迎來電諮詢!
  • 液壓泥漿泵的原理
    常用的泥漿泵是活塞式或柱塞式,由動力機帶動泵的曲軸迴轉,由軸通過十字頭再帶動活塞或柱塞在泵缸中做往復運動。在吸入和排出閥的交替作用下,實現壓送與循環衝洗液的目的。泵的壓力大小取決於鑽孔的深淺,衝洗液所經過的通道的隨力以及所輸送衝洗液的性質等。鑽孔越深,管路阻力越大,需要壓力越高。隨著鑽孔直徑、深度的變化,要求泵的排量也能胡時加以調節。在泵的機構中設有變速箱或以液壓馬達調節其速度,以達到改變排理的目的。為了準確掌握泵的壓力和排量的變化,泥漿泵上要安裝流量計和壓力表,隨時使鑽探人員了解泵的運轉情況,同時通過壓力變化判別孔內狀況是否正常以預防發生孔內事故。
  • 科普:關於「泵」的知識大全
    例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齒輪泵、滑板泵、螺杆泵等。★4、葉片泵的工作原理?舉例?答:利用葉片的液體相互作用來輸送液體。例如:離心泵、混流泵、軸流泵、漩渦泵等。★5、離心泵的工作原理?單位泵中壓力最低處在葉輪進口附近,當此處壓力降低到當時溫度的飽和氣壓時,液體就開始汽化,大量氣泡從液體中逸出。當氣泡隨液體流至泵的高壓區時,在外壓的作用下,氣泡驟然凝縮為液體。這時氣泡周圍的液體,即以極高的速度衝向這原來時氣泡的空間,並產生很大的水力衝擊。由於每秒鐘有許多氣泡凝縮,於是就產生許多次很大的衝擊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