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向天空的手電光能不能到達宇宙盡頭?

2020-10-18 科學探索菌

在夜晚拿著手電筒照射天空,隨著手臂的飛舞,有點星球大戰中光劍的感覺。手電筒發出的光照向天空,即使手電筒關閉了,這些光也會將會繼續傳播。那這些光的最終命運如何呢?

從手電光說起

託馬斯·愛迪生發明了實用型電燈,伏特發明了最早的原始電池,而康拉德·休伯特發明了最早的手電。

手電筒發出的光是由電能轉變而來的,本質上就是化學能轉變為電磁能,光就是一種電磁能量。光是電磁波(電磁波是交互變換的電磁場),手電筒能夠發出紅外光和可見光,而人眼只能看見手電筒發出的可見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光子,又可以看作光波。

手電筒燈泡發出的光經過拋物面形狀的反光罩的反射,近似於平行光,不過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仍然會逐漸發散。

     

關閉手電筒後,光柱雖然消失了,但光並沒有消失,還在繼續傳播

當我們用手電筒在夜間進行照明時,會形成光柱,這是空氣對手電光產生的漫反射。當關閉手電筒後,基本上就兩眼一抹黑了,光柱也消失了。但是手電筒之前發出的光並沒有消失,還在繼續傳播。僅在關閉手電筒的1秒鐘之內,這些光就被反反覆覆地反射了上億次,在一瞬間就被物質吸收沒了。

為什麼說是上億次呢?因為光在真空中一秒鐘之內就能傳播30萬千米,而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相差無幾。

以一個房間為例,房間中最長的尺度也就10來米,房間中的燈關閉後,這些光基本上還在屋內反覆傳播,千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數次反射,在人眼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殘餘手電光的強度就已經弱的不能被人眼所察覺。

     

關閉手電筒後,這些光還在繼續傳播,只是大部分光的傳播過程的持續時間連一秒鐘都不到。關閉手電後手電光在大氣中形成的光柱,一瞬間就消失不見了,就是因為那時進入人眼中的手電光太弱了。

經過一段時間後,手電筒發出的絕大部分光將會被周圍的物質吸收

我們知道,光遇到反光的物質會被反射,遇到透明的物質能夠透射過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光始終會被物質吸收。經過反覆的反射或透射,光子與物質發生作用,一束光中的光線或者光子將被大量吸收,成為物質能量的一部分。

手電筒照射天空,必然會穿過空氣或雲層,在這個過程中,光的強度就會減弱很多。手電筒的照明距離一般只有幾百米,就是因為光在介質中傳播時會發生衰減。光在穿越空氣的過程中會被吸收,被照明物體反射手電光時也會吸收一部分手電光。

     

最終只有極少部分手電光能在宇宙中永遠傳播,但是卻到達不了宇宙盡頭

即使我們在外太空向宇宙深處射向一束手電光,這些光大概率也會被吸收或阻擋。因為宇宙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空空蕩蕩,除了各類肉眼可見的大型天體,宇宙空間中還瀰漫著大量的塵埃、分子雲團等物質。雖然很稀薄,但是仍然存在吸收或阻礙作用。

     

光在真空中傳播時不需要額外力量來維持,會始終保持著光速運動,即使有少部分光沒有被物質吸收,沒有落入黑洞,也只能在宇宙中永遠傳播下去。直到宇宙終結,可能也到不了宇宙盡頭。

為什麼呢?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而宇宙空間不僅很大,其膨脹速度還能夠超過光速。

目前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7億年,而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宇宙的實際大小比這還大。早在上世紀,天文學家哈勃就發現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幾十年後,新的觀測手段讓我們發現: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它正在加速膨脹。

宇宙沒有膨脹中心,空間處處都在膨脹。站在觀察者的角度來看,自身不動,由於空間在膨脹,周圍其它的物體都在遠離自己,並且距離越遠退行速度越快。這類似於膨脹的氣球,氣球表面任意個點都在相互遠離。根據普朗克衛星的最新觀測,星系每遠離地球大約326萬光年,其退行速度就要增加67.8千米每秒。

     

估算一下,大約在距離地球143億光年之外的地方,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就超過了光速。太陽誕生於45億多年前,考慮到宇宙的膨脹,太陽光至少在宇宙中傳播了45億光年遠,不過太陽光也永遠傳播不到宇宙盡頭。這意味著,那些極其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人類永遠也看不到了。

穿透大氣進入太空的手電光,傳播至太陽系之外,就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雖然光手電光傳播不到宇宙盡頭,但由於空間的膨脹,隨著時間的增長,光的波長會被拉長,最終光的能量將會彌散在宇宙空間中,不過光並沒有消失。

     

舉個例子,宇宙誕生於大爆炸,直到大爆炸38萬年之後,光才在宇宙中開始自由的傳播,隨著空間的膨脹,如今這些光的波長被拉長,已經變成了微波,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電磁殘留信息——微波背景輻射。你看,138億年前的光還殘留至今。

好了,這就是一束手電光的去向和運命。

相關焦點

  • 手電筒關閉之後,這束光會到達宇宙盡頭嗎?
    當我們把手電筒的光照射在一個物體上的時候,光會受到物體的折射進行反射,如果我們將手電筒的光照向天空,你會發現,天空中會留下一道光的痕跡,那麼有手電筒發出的這道光是在宇宙中繼續傳播,還是會突然消失不見呢?
  • 原創作者:向祚凡 | 照石蛙
    原創作者:向祚凡 | 照石蛙編者按:本文是回憶,鼓勵要致富的人,養殖石蛙,不是捕野生石蛙!這時月亮已快到頭頂了,我們照興正濃,可前路被一丈見方的深潭和一簾十多米高的瀑布擋住了,站在潭邊,電光巡視一照,潭象一口鍋子,四周全以小青石為底,清晰可見,潭中間水為墨綠色,深不可測。瀑布譁譁凌空瀉下,霧水撲面而來,臉上頓覺涼嗖嗖的,寒氣逼人。
  • 用手電照天空1分鐘後關閉,光去了哪裡?能到宇宙邊緣嗎?
    拿手電照天空這件事相信大家都幹過,手電啪一打開,一條直溜溜的光柱就直衝雲霄,在特別黑暗的夜晚還能看到天上被光打亮的雲朵。這時我們心裡就會想:光還跑的真是快!要是一直拿著手電筒照,這些光會跑向哪裡?地球以外假如有人的話,他們會不會被我的手電晃到眼?
  • 手電筒向夜空照一秒再關掉,手電光去哪了?它們會到宇宙盡頭嗎?
    在晴朗的夜晚,天上布滿繁星,如果我們拿著手電筒或者雷射照向天空,我們可以看到一束光柱飛向遠方。如果關掉手電筒,光柱隨之立刻看不見。那麼,手電筒發出的光去哪裡了?這些光是消失了,還是飛到宇宙中繼續傳播?首先,我們能夠看到光柱,是因為空氣中的塵埃顆粒會讓光子發生散射。手電筒關閉之後,沒有光子繼續進入我們的眼睛中,所以光柱馬上會消失掉。
  • 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1秒後關閉,這束光能飛到宇宙邊緣嗎?
    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用手電筒照向夜空,可以清晰地看到手電光柱,但是這個光柱並不是無限延伸的,而是有一段距離,如果換成是光源更強的指示燈,這條光柱就會越長,當時就在想這束光在手電關閉後就消失了嗎?還是會繼續向遠處飛行,如果在遙遠的天體上有地外文明,那麼它們是否能在幾千年後看到這束手電光?甚至如果宇宙有邊緣的話,那麼它們是否會飛到宇宙的盡頭?當然了小的時候是沒有人來告訴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隨著求學以及讀書學習,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 宇宙盡頭有什麼?科學家:在那裡時間和空間變得毫無意義
    事實上,甚至包括我們自己的星系和數十億的星系,可以看到我們正在向宇宙的邊緣行進,最近科學家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被一種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拉著。大爆炸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切,但儘管宇宙如此浩瀚,在一定距離之外,我們能看到的東西是有限的,在粒子視界和事件視界之後,星系消失了,恆星開始暗淡,隨後也消失了。
  • 手電筒朝天照射一秒,光什麼時候能到達宇宙盡頭?
    但種花家要告訴你的是,即使你在地球誕生的時候向天空打開手電,到現在為止它也傳出不過45億光年,不過宇宙大小的二十分之一而已,而且它將永遠都傳不到宇宙的盡頭!光源關閉了,光子會繼續傳播嗎?當然另一個會引起紅移的的是光源的遠離,反之接近則會引起藍移,這是因為空間距離的所縮短給了光子增加了能量,使得它的頻率增加,根據能量子計算公式,光子的能量增加了!
  • 電光調製與聲光調製原理和應用領域
    電光調製利用電光效應實現的調製叫電光調製。電光調製的物理基礎是電光效應,即是某些晶體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將發生變化,當光波通過此介質時,其傳輸特性就受到影響而改變。調製晶體是電光調製器的核心部件,它按一定的方向加工成圓柱體或長方形體狀。
  • 亞光速飛船需要多久才能飛到宇宙盡頭?
    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但這並不意味著從地球出發,飛了465億光年就能到達宇宙的盡頭。可觀測宇宙只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部分,而宇宙的另一部分目前無法看到,這是因為宇宙空間不斷膨脹,並且光的傳播速度和宇宙的年齡都是有限的。整個宇宙有多大目前是不可知的,宇宙空間有可能無限綿延,也有可能是有限的。如果整個宇宙是有限的,但空間是無界的。
  • 科普知識手抄報
    原標題:科普知識手抄報   科普知識手抄報內容   答:因為白天部分陽光被大氣中的氣體和塵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陽輻射的光線非常強烈,使我們看不出星星來了。   ▲.太陽系裡有哪些天體?   答: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太陽系裡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 科幻——從科學出發,旅行到宇宙盡頭
    這個「歌舞藝人」不僅能歌善舞,表演之後還會向周穆王的女人拋媚眼。周穆王看到這一幕大怒,要斬殺偃師。偃師趕忙辯解說傀儡是仿生人。偃師把木偶身體內的假毛假器官都掏了出來,都是些布塊石料,果然只剩外殼。周穆王便感嘆道:「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 宇宙盡頭有什麼?時間和空間變得毫無意義
    事實上,甚至包括我們自己的星系和數十億的星系,可以看到我們正在向宇宙的邊緣行進,最近科學家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被一種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拉著。然而,你不能從簡單的顏色中看到的是,每個星系都有一個與之相關的光譜,其中氣體雲吸收特定波長的光,這是基於原子的簡單物理特性,所以當宇宙膨脹時,波長延伸很遠的星系看起來比其他星系更紅,使用這些物理特性,可以計算它們的距離,當距離被分配給它們時,最遠的星系是最年輕最小的。
  • 若到達宇宙邊緣,太空人伸出手,能摸到什麼呢?
    此外,這也說明了,宇宙的邊緣可能是混沌空間,沒有任何事物,甚至連光都沒有,因為沒有什麼事物能追上宇宙膨脹的速度。 當然了,科學理論就是在不斷假設,以及驗證下得出的,雖然我們不能抵達宇宙邊緣,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猜測,去想像。那麼,如果太空人到達了宇宙的邊際伸出手,他能摸到什麼?
  • 向天空取得雷電的人
    富蘭克林向天空取得雷電,向暴君取得人權。數百年前,富蘭克林自豪地在他的書中寫下了這句話。我們常說,一個敢放言高論的人,要麼是個瘋子,要麼具有十足的底氣,而這位富蘭克林就是後者。有一天,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這時,天空划過一道閃電,周圍頓時如白晝一般。此時,一個瘋狂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誕生,我要把天空的雷電引下來!回到家裡已是深夜,而他依然為那個偉大想法興奮不已。等他要去引雷電時,雨卻悄然停了。他在等下一個雷雨天氣。他不僅僅是個科學家,還是一個政治家,參與了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
  • 電光調製光頻梳是什麼?
    在鎖模雷射器中,利用一個往返時間為τ的空腔來固定縱模之間的相位關係,從而來確定雷射的重複頻率,一般能從兆赫茲(MHz)到千兆赫茲(GHz)。而微型諧振腔產生光頻梳是基於非線性效應的,往返時間是由微腔的長度決定的,由於微腔的長度一般小於1mm,由微腔產生的光頻梳重複頻率一般是10 千兆赫茲 到 1 太赫茲。常見的微腔有三種,微管、微球和微環。
  • 是宇宙盡頭嗎?科學家給出解釋
    是宇宙盡頭嗎?科學家給出解釋引言:不知道在大家的心裡,覺得最遠的地方在哪裡,是某一個很遙遠的目的地嗎?還是我們目光所到達不了的地方都很遙遠。古時候由於科技不發達,人們靠雙腿走路,覺得雙腿所能走到的地方就是一切生活範圍,而去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後來有了自行車,人們可以去到更遠一點的地方,但所到之處還是有限,再後來有了火車,人們可以跨越城市省份,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由於速度有限的原因,我們依然走不完地球上的角落,到今天我們人類有了飛機,可以飛到全世界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走得更加遙遠了,甚至有了太空人,他們可以代表人類飛出地球,去到太空當中
  • 原神:天空島真的存在,溫迪加巖主就能到達,但結果卻很扎心
    在遊戲的場景之中,就有一個很吸引玩家們眼球的一個點,就是在天空中漂浮的天空島。當玩家們漫步在遊戲當中時,經常性會在天空中看見這樣漂浮的島嶼。於是,就有玩家,突發奇想,能不能登上這樣的天空島呢?其實有不少玩家們都對天空島進行過探索,但都只是停留在遠處觀望的狀態。
  • 《天穗之咲稻姬》前期技能電光火石優點介紹
    《天穗之咲稻姬》中前期最好用的技能就是電光火石,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個技能的具體優點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lxwtttttt」分享的前期技能電光火石優點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前期技能電光火石優點介紹前期中最好用的技能其實是很多人看不起的電光石火。把電光石火練到最高(一定要練高,輸出時間長)後,它就是一個穩定的控制。為什麼它強呢?第一,他可以攔截全部投射物。
  • 在光速下,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好奇、有求知慾的人會很自然的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隨著我們的目光越來越深入到宇宙的黑暗中,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發現太空的大小當人們想要近距離觀察太空時,發明瞭望遠鏡,從那時起,我們對太空的迷戀從沒有減緩。當更大的望遠鏡最終被發明後,我們可以觀察到距離我們遠達數千光年的其他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