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電照天空1分鐘後關閉,光去了哪裡?能到宇宙邊緣嗎?

2020-12-05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拿手電照天空這件事相信大家都幹過,手電啪一打開,一條直溜溜的光柱就直衝雲霄,在特別黑暗的夜晚還能看到天上被光打亮的雲朵。

這時我們心裡就會想:光還跑的真是快!要是一直拿著手電筒照,這些光會跑向哪裡?地球以外假如有人的話,他們會不會被我的手電晃到眼?如果我把手電關閉,剛才發射的光子能飛到宇宙邊緣嗎?

現在除了手電筒照天空以外,城市的夜景中還有隨處看見的大功率探照燈,甚至是將光子在發射腔中壓縮以後射出去的雷射,這些比手電筒的光度更大,問題是這些光能飛到哪裡?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光是什麼?

人類對光本質的理解其實一直貫穿著整個科學史和人類是萬物的認知過程,在古希臘時期人們雖然已經知道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也運用光來為生活提供便利。

但是我們對光的認識在幾千年來都一直停留在表面上,根本無法窺探其本質。直到17世紀,牛頓力學的提出徹底推翻了數千年來的神學根基,建立了一個完善而嚴密的科學研究體系。

也徹底的將自然科學和宗教神學分離,至此人類對光本質的研究才緩慢的起步。牛頓在建立力學體系的同時,也對光的本質做了研究,首次通過三稜鏡將太陽光分為不同的顏色,並且提出了解釋光本質的微粒說。

牛頓認為光是有不同顏色的微粒組成的,當光經過三稜鏡時,不同微粒組成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才會分解出不同的顏色。

和牛頓同一時代的惠更斯不這樣認為,他更傾向於光的波動說,認為光是一種依靠以太傳播的機械波,光的波動說可以完美的解釋光的衍射現象。

例如,你將手放在陽光下,如果光是像牛頓說的微粒,那麼你的手會形成明暗分明的樣子,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手的影子邊緣是模糊的,因此惠更斯認為這是波的一種衍射現象。

雖然他兩說的都不對,但是這也是人們對光本質理解的一次巨大飛躍,到19世紀初,託馬斯·楊利用雙縫幹涉實驗,證明了光在經過兩個狹縫的時候會發生類似於水波的幹涉條紋。

實驗結果有力的證明了光是一種波,在光的問題上惠更斯至少比牛頓更正確一些。但是到了19世紀末,海因裡希·赫茲發現了物理學中神奇的一個現象:光電效應。

當特定頻率的光打在某些金屬上,會導致金屬表面的電子吸收能量以後溢出,從而形成電流,但是這個過程跟光的強度和照射的時間長度無關,只跟光的頻率有關,這用光的波動性無法解釋而且相互矛盾。

而解釋這個問題的正是愛因斯坦,他將量子假說應用在光電效應上,並且提出了光量子,至此光的波粒二象性本質就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愛因斯坦所說的光量子是指一份能量,也就是光子,和牛頓所說的實物微粒有本質的區別。

對光本質的理解,以及量子理論的提出,為人類打開了為圍觀世界的大門,為後來量子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現在我們知道光子是一個規範玻色子,在低能量狀態下光子和光子不能相互碰撞,可以同時處在一個量子態和空間位置,也就是說大量的光子可以無限的壓縮到一個很小的體積內,這就是我們後來製造雷射的原理。

可見光是電磁波頻譜中一個非常窄的波段,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力的媒介,特定波長的光會被某些原子中的電子吸收,導致電子獲得動能,躍遷到更高的能量狀態。

當這個電子從高能量狀態落回基態時,也會發射出同樣波長的光子。光的發射和吸收是不連續的,而是由一份一份的光量子組成的。

而光電效應正是電子吸收了特定能量的光子以後,其所擁有的動能足以擺脫原子核的束縛發生的逃逸現象。

光速問題,手電筒的光能傳播到哪裡?

人們在對光本質了解的同時,也對傳播的速度進行了研究,同樣的幾千年來人們也一直認為光速是無限的。不過到了17世紀伽利略認為光速是有限的,並且嘗試通過兩個相隔一千米的山和兩個燈籠來測量光速。

一千米這樣的距離在光面前不值一提,所以伽利略的實驗的失敗是註定的,他得出來的結論是,光速非常快。

真正通過實際觀測證明光速有限並測量出光速的是丹麥的天文學家奧勒·羅默,他通過觀察木星衛星木衛一的視運動,測量出的光速為214300KM/S。這個數字明顯偏小,但仍值得人們銘記。

在羅默之後,許多的科學家利用不同的方法對光速進行測量,得出了越來越準確的光速數值。

我們了解了光的本質和光的速度以後就可以知道,當我們打開手電的一瞬間,手電筒會向天空中發射大量的光子,這些光子以大約299792公裡/秒的速度向地球以外傳播。

如果光子不會消失,那麼它就可以在無限的時間內到達無限的距離,你的手電光可能會閃到宇宙中其他外星人的眼睛。

但是光子並不可以一直存在,因為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充斥著大量的空氣分子,而且天空中還有雲層,這些物質的原子都是吸收光子,導致我們從地球外看,都很難看到手電筒的光線從地球發射出來。

就算你的手電光度非常高,穿透了地球的大氣層達到了宇宙空間,但是宇宙空間也並非空無一物,其中也存在微塵,這些物質也會在光線的傳播途中使得光的能量發生衰減。在遙遠的地方這些光子也會被吸收殆盡。

假如你的手電光度極強,可以媲美宇宙中的大質量藍星的光度,那麼宇宙塵埃的吸收能力將不足以使得你所發出的光線在變弱,那麼這些光子會在無限長的時間內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其實並不能!除了宇宙塵埃對光線的吸收外,我們的宇宙還在加速膨脹,目前在距離地球136光年以外的地方,那裡的空間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光子的有限速度並不能追上比自己還膨脹還快的宇宙。

而且空間在膨脹的過程中,也會將光的波長拉長,使其能量降低,你發出的可見光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被拉長到紅外波段。

所以,不管你用手電筒照射了多長時間,哪怕是一直在照射,手電筒所發出的光子基本上都會在有限的距離內被吸收殆盡。有幸逃脫的、沒有被吸收的光子,也會因為宇宙加速膨脹不能達到宇宙的邊緣。

最終這些光子會在漫長的旅途中從可見光譜中消失,進入紅外線波段、微波波段、甚至是無線電波段。

相關焦點

  • 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1秒後關閉,這束光能飛到宇宙邊緣嗎?
    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用手電筒照向夜空,可以清晰地看到手電光柱,但是這個光柱並不是無限延伸的,而是有一段距離,如果換成是光源更強的指示燈,這條光柱就會越長,當時就在想這束光在手電關閉後就消失了嗎?還是會繼續向遠處飛行,如果在遙遠的天體上有地外文明,那麼它們是否能在幾千年後看到這束手電光?甚至如果宇宙有邊緣的話,那麼它們是否會飛到宇宙的盡頭?當然了小的時候是沒有人來告訴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隨著求學以及讀書學習,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 光的命運:當關閉手電後,光線將直達宇宙邊緣,但它永遠追不上
    曾經我們都用手電朝著天空打過光,現在有了一種叫做指星筆的東西,它的指向性極強,可以清晰的看到極光在大氣層中留下的綠色軌跡。但是當我們關閉電源後,這束光去哪了呢?會不會有一天照射到宇宙的盡頭?從指星筆中射出的光,能到宇宙盡頭嗎?無論是手電筒或者是指星筆中射出的光,從理論上來看它都是能到達宇宙盡頭的,但實際上卻是不能,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 用手電筒照射夜空1秒後關閉,這束光線能飛到宇宙的什麼地方?
    對於人類來說,光的存在也十分重要,在夜晚的黑暗中,可能隱藏著各種危險,因此人類懼怕黑暗,嚮往光明,隨著科學的一步步發展,在夜晚時我們也可以照亮整個世界。而手電筒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設備,特別是在野外時,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那麼你在使用手電筒時,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用手電筒對著夜空中照射,隨即關閉手電筒,這一束光線去了哪裡?可能抵達宇宙盡頭嗎?
  • 照向天空的手電光能不能到達宇宙盡頭?
    在夜晚拿著手電筒照射天空,隨著手臂的飛舞,有點星球大戰中光劍的感覺。手電筒發出的光照向天空,即使手電筒關閉了,這些光也會將會繼續傳播。那這些光的最終命運如何呢?     關閉手電筒後,光柱雖然消失了,但光並沒有消失,還在繼續傳播當我們用手電筒在夜間進行照明時
  • 手電筒向夜空照一秒再關掉,手電光去哪了?它們會到宇宙盡頭嗎?
    在晴朗的夜晚,天上布滿繁星,如果我們拿著手電筒或者雷射照向天空,我們可以看到一束光柱飛向遠方。如果關掉手電筒,光柱隨之立刻看不見。那麼,手電筒發出的光去哪裡了?這些光是消失了,還是飛到宇宙中繼續傳播?首先,我們能夠看到光柱,是因為空氣中的塵埃顆粒會讓光子發生散射。手電筒關閉之後,沒有光子繼續進入我們的眼睛中,所以光柱馬上會消失掉。
  • 打開手電筒1秒後立即關閉,發出的光能照射到宇宙邊緣嗎?
    我們知道,哈勃望遠鏡可以觀測到的目標最遠是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原始星系,也就是說,來自130億光年的光子都能夠照射到地球上。既然如此,如果我們用一個手電筒,打開1秒之後立即關閉,那麼這束光是消失了還是會繼續飛行,如果能夠繼續飛行的話,那麼這束光是否能夠飛到宇宙邊緣?
  • 打開手電筒1秒後立即關閉,發出的光能照射到宇宙邊緣嗎?
    我們知道,哈勃望遠鏡可以觀測到的目標最遠是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原始星系,也就是說,來自130億光年的光子都能夠照射到地球上。 既然如此,如果我們用一個手電筒,打開1秒之後立即關閉,那麼這束光是消失了還是會繼續飛行,如果能夠繼續飛行的話,那麼這束光是否能夠飛到宇宙邊緣?
  • 四周都是全反射鏡子的室內打開電燈,關閉後這些光去哪裡了?
    在漆黑的密室打開手電後再關掉,密室會再次變黑,手電的那束光跑到哪裡去了?光子在沒有任何物質吸收或者阻擋的情況下,它將在宇宙空間中永遠傳播下去,一直到空間的盡頭!問題是我們的空間有盡頭嗎?宇宙膨脹在140多億光年外超過光速,能追上空間膨脹的速度嗎?當然不能,所以這個有趣的情況是沒有被吸收的光子將會留存到永遠!密室內全封閉的情況下,光子是不會跑到室外的,因此在室內開燈關燈的瞬間,光子會從牆上反射到另一面牆,如果100%反射的話,那麼可能將永遠反射下去!
  • 宇宙的邊緣在何處?在光速下,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時間旅行可能嗎?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麼?好奇、有求知慾的人會很自然的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隨著我們的目光越來越深入到宇宙的黑暗中,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發現太空的大小當人們想要近距離觀察太空時,發明瞭望遠鏡,從那時起,我們對太空的迷戀從沒有減緩。
  • 你能用無限光線的反射鏡把光傳送到宇宙的邊緣嗎?
    然而有幾件事情需要考慮:1.雖然我們把日常用到的鏡子看作是「完美的」反射器,但其實並不是:每一次反射就有一些光線被吸收,因而導致光的損失。光透過玻璃這樣的透明材料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射向玻璃的光線有一些實際上是被反射了而不是透射(我們都看到過玻璃窗戶上微弱的反光, 這正是這種影響的證明)。
  • 光在夜空中會達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的解釋豁然開朗
    人類對光也充滿了好奇,特別是小時候,兒童喜歡用手電筒朝著夜空照射,仿佛一根巨大的金箍棒直指太空,我們的內心便有了很多疑問,我的這一束光束會達到哪裡,會不會到達宇宙的邊緣,會不會照射到外星人,我們對這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是的,對於光是否能夠到達宇宙邊緣,這一切取決於運氣。
  • 旅行到宇宙邊緣,沿途能看到什麼?
    影片從離我們最近的月球開始,一路引導我們探索太陽繫到銀河系以至人類所認知的宇宙的「邊緣」。 90分鐘,幾乎每一分鐘都伴隨震撼,敬畏。 在宇宙面前,我們顯得太渺小,也更讓我們懂得我們的家園——地球的美麗與珍貴。
  • 太陽發出的光如此耀眼,它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這就意味著,光從恆星發出之後到達我們地球已經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了。我們的太陽也是一樣,它是靠核聚變產生能量而發出耀眼的光芒。目前,科學家根據對太陽光譜和質量的測算,知道太陽的壽命大概在100億年左右,目前已經經過了45.7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形成初期發出的光已經在宇宙傳播了45.7億光年。那麼問題來了,太陽光能不能傳播到宇宙的邊緣?
  • 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它在哪裡?
    如果你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會遇到什麼?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或者你能走無限遠嗎?您最終會返回到起點,還是繼續穿越您從未遇到過的空間?換句話說,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它在哪裡?圖註:藝術家對可觀測宇宙的對數尺度概念。星系讓位於大型結構和大爆炸在郊區的熱,密集的等離子體。此"邊"只是時間上的邊界。
  • 手電筒對著天空照射一秒後關掉,光是消失了,還是會繼續傳播?
    在夜晚,當我們用手電筒對著天空照射時,就可以看到有一束光飛向了遠方,照進了漆黑的夜空中。說到這估計有很多人好奇了,如果手電筒只打開了一秒鐘就關掉的話,光最終去哪裡了呢?光是消失在了夜空中,還是會繼續傳播呢?其實光並沒有隨著關閉手電筒而消失,而是以每秒接近30萬公裡的速度繼續傳播,只不過我們肉眼看不到而已。
  • 測評 光之聖眼、掠奪黑暗:傲雷黑科技手電—掠奪者2
    一鍵切換,快速調整聚光和泛光在掠奪者2問世之前,也有變焦手電,那是通過機械調整燈珠到凸透鏡焦點的距離實現的,天生具有密閉性不好、調整慢、容易損壞等弱點。掠奪者2採用了創新方式調整遠近光。這就是位於開關之下的獨立轉換撥片,撥片高出筒身表面1.3mm,長度為6.7mm,與汽車的遠近光類似,向上推是遠光、向下撥是泛光,上下行程2mm。
  • 假如有一艘飛船,一秒能飛一億光年,有可能飛到宇宙邊緣嗎?
    迄今為止,人類並不知道宇宙的邊緣在哪裡,「宇宙」這個概念在人類的認知中還是無邊無垠的。現在所說的「宇宙邊緣」概念,要麼是猜想推測,要麼指的是「已知宇宙」。什麼是已知宇宙呢?即我們人類所能探尋到的最遠最遠的地方,目前人類最可靠的遠距離探測工具只有望遠鏡,也就是說,人類用望遠鏡看多遠,就代表已知宇宙有多大。
  • 如果飛行器的速度超過光速,能去到宇宙的邊緣嗎?科學家說出實情
    還記得提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嗎?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愛因斯坦是第一個驗證出光速的科學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科學家仍然堅信這一原理。「超光速」的想法又引發出了科學界各種各樣的猜想,甚至有些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人類飛行器速度可以超過光速,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去到宇宙的邊緣?我們身處於宇宙之間,但是對於宇宙卻還有許多未知。就比如偌大的一個宇宙,地球到底處於它的什麼位置?宇宙的邊緣又在哪裡?或者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緣?
  • 在黑屋裡打開手電再關掉,屋裡會瞬間變黑,手電的光跑哪裡去了?
    我們估計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嘗試」,在一間漆黑的屋子裡打開手電筒,我們能看到明亮的光束,以及被光束照亮的牆壁,而當我們把手電筒關閉時,屋子裡立馬又漆黑一片了,那麼在手電筒打開到關閉的過程中,由手電筒發出的光去了哪裡呢?
  • 人類有可能追尋到膨脹宇宙的邊緣嗎?答案是悲觀的:永遠不可能!
    科學家將之視為純粹的科學問題,所以他們利用各種工具、用盡各種手段,以便自己能夠看到宇宙的最遠處;而哲學家將之視為哲學問題,在哲學家的思想中,宇宙本身可能是無限無界的。毫無疑問,大多數世人崇尚科學,因為畢竟是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利用科學的手段,人類極目遠眺能看到的宇宙最遠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