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記者 賴武慧
近年來,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備受職場人士的青睞,而在「萬裡挑一」的激烈競爭中,也有一些人意外敗北,不是學歷不夠,也不是能力不行,而是輸在了一道特別的坎上:「專業名稱不符」。他們甚至連審核都沒法通過。
現象:專業名稱成為新門檻
7月17日上午,6名考生興衝衝地帶上個人材料前往武鳴縣,但由於專業名稱不符,招考單位沒有收下他們的材料,這意味著他們沒能進入面試關。
這6名考生來自廣西師範大學、廣西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應用心理學專業。他們要報考的分別是武鳴縣高級中學、武鳴中學、羅波高級中學、鑼圩高級中學的心理學教師崗位,當中不乏成績優異者。根據最初的招考要求,考生必須符合心理學專業、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條件。
秦嵐(化名)和陳錚(化名)所讀專業均為應用心理學,網上報名時,秦嵐發現,專業名稱一欄若如實填報,就會通不過資格審核。「會不會是招考單位對心理學不了解,所以寫錯專業名稱?」據她了解,國內各大院校的心理學專業已經細分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基礎心理學。於是,秦嵐就把專業名稱的「帽子」摘掉,改為「心理學」,這樣一來,順利通過了資格審核。陳錚的想法與秦嵐一致,也如法炮製了這一做法,並順利通過了筆試。
當天上午,6人不甘心就這樣敗北,當即去找武鳴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果,卻令他們失望,該局負責人告訴他們,由於招考簡章上說明是要求心理學專業,且已對外公布所以難以更改。
質疑:名稱比能力重要?
「他們寧願明年再招,也不願對我們放寬條件。」陳錚等考生感到憤憤不平。據他了解,就在前不久的南寧市事業單位考試中,很多中學心理學教師崗位的要求就是心理學專業,為何武鳴縣的中學第一次招該專業人才,要求卻這麼苛刻?
「應用心理學的專業課程,與心理學專業是一樣的,為何用人單位就是不要?」「如今專業名稱在不停更新,用人單位所設置的招聘條件,應該與大學所設置的專業同步改變。」一名考生告訴記者,她了解得知,目前招考單位參照的是《1998年普通高校專業設置目錄》。「招考前,用人單位能否好好調查了解一下,崗位所要求專業如何設置更合理?」
專業名稱須一字不差,在苛刻的資格審查要求下,考生也琢磨出不少聰明點子。如把專業名稱「去尾」或「摘帽」,「小學教育語文與英語方向」寫為「小學教育」,「中西醫結合」改為「中西醫」,「英語教育」填為「英語」,「應用心理學」報為「心理學」……資格審核時就順利多了。
招聘考試中,同樣的工作崗位,為何專業要求不一,各單位對專業名稱要求的依據是什麼?嚴格資格審查的同時,特殊情況下,可否有人性化措施?
作者:賴武慧 編輯:梁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