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是很多畢業生的選擇,公務員考試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小夥伴都上不了岸,事業單位就成了一些小夥伴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那麼小夥伴們了解事業單位嗎?它分為幾類,哪一類比較好呢?
01
事業單位是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的單位名稱多以中心、會、所、站、隊、院、社、臺、宮、館等字詞結尾,如勞動就業指導中心、質監站、執法大隊等等。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和一般事業單位。
02
參公事業單位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其編制仍然是事業編制,但是卻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職務職級晉升等等和公務員是一樣的,考試也是參加公務員考試,在公務員遴選時也可報名參加遴選。但在這兩年的事業單位改革中,有些參公事業單位也被轉為了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03
一般事業單位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這裡不一一闡述了。按其經費來源劃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如圖書館、文化館、各級公辦學校、黨校、檔案局、文化中心、科研單位等事業單位。
這類工資待遇都是由國家發放的,有保障,比較穩定。這類單位也比較多,在事業單位之間進行調動也比較容易,可以調動到差額撥款或是自收自支單位,但是差額撥款單位和自收自支單位一般人員卻不能直接調動到全額撥款單位。
04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一部分經費由國家財政或上級撥款,另一部分經費由單位自行開展經營所得,例如醫院、話劇院、京劇團、機關招待所、科技館等單位。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類事業單位有一部分經費由單位承擔,那意味著一些福利待遇和單位效益有關,如果考到一些效益很好的單位,待遇會非常不錯。
05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這種事業單位款項全部來自單位的營收,國家不會對其進行撥款,一切靠本身發展。這類事業單位多為生產經營類單位,效益好的單位工資單位並甚至比公務員高,但在事業單位改革中這類單位將逐步取消事業編制,改制為企業,所以想要一直有編制的,就不建議報考這一類事業單位。
06
那這些事業單位選哪一類比較好呢?這個要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和興趣愛好綜合考慮,想去哪類事業單位,崗位是否適合自己再做決定。如果要走科研,那就去高校和各類科研所;如果是做專職教師或是學校的行政人員,那就報考各類學校,特別建議報考大中專院校,院校的工資待遇比一般事業單位要高個3-5萬;醫院的行政人員也是很錯的選擇。
小夥伴們有什麼問題也歡迎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