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是很多人的選擇,關於事業單位改革也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事業單位改革之風早已颳起。之前,我國的事業單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承擔行政職責、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事公益服務。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改革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這麼大的改革肯定會影響很多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尤其在事業單位改革後人們更是為自己的工資待遇憂心。而且這個影響估計會持續三年,2020年前事業單位人將會受到這七大變化的影響,那我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大變化都涉及到哪些!僅供大家參考哦!
第一類變化:編制變化
編制問題的變動相信絕對是對事業單位人影響最大的,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轉變,打破鐵飯碗一說,大家憑本事賺錢,縮短同工不同酬的尷尬。或許不少人心裡會有疑惑了,事業單位聘用合同與企業的合同一樣?不,不一樣的,事業單位的合同是與事業單位籤訂,頗有換湯不換藥的意味。雖然說是改成合同制,但是依然會列入事業單位編制,與企業和員工籤訂的勞動合同還是有區別的,有些人會擔心這樣變化後工資會不會降低?大家可以放心,小編可以告訴你,轉變後也不會影響待遇收入!
第二類變化:職稱制度改革
職稱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各方爭議,現在也成了一項重要的改革。
將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讓專業技術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耕專業,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和獲得感。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淡化或不作論文要求;對實踐性、操作性強,研究屬性不明顯的職稱系列,可不作論文要求。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對外語和計算機水平要求不高的職稱系列和崗位,不作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第三類變化:事業單位職工可兼職、掛職!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技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期間與原單位在崗人員同等享有相關權利,並可以依協議取得成果轉讓、開發收益。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專技人員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的重要依據。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離崗創新創業,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離崗創業期間保留基本待遇。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可以通過設置特設崗位、流動崗位選拔、吸引創新人才,探索實行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鼓勵績效工資分配向在創新崗位做出突出成績人員傾斜。
第四類變化:管理模式的改變
以前事業單位是進行身份管理,現在將轉變為崗位管理,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公平性。健全完善的崗位制度,制定不同崗位結構比例與最高等級的調整辦法,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組織工作、事業單位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實行崗位管理的轉變。高校與公立醫院不再納入編制,解放專業技術人員剩餘勞動力。
第五類變化:工資定期上漲
未來事業單位的薪資體系將會逐步完善。定期調整基本工資標準,逐步提高基本工資佔工資收入的比重,同時建立完善的績效機制。尤其是公立醫院!
第六類變化:教師工資
其實這一點國家早就有規定,教師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平均水平,但是一直沒有真正落實,尤其是鄉村教師的待遇問題。這一次明確提出要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事業單位的薪資體系將會逐步完善,也會逐步完善津貼補貼標準,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收入標準,讓教師的平均工資不低於公務員。
第七類變化:醫療工作者工資
公立醫院工資制度改革試點已經啟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穩步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穩步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我國目前共計有126萬個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達三千多萬,教育衛生農技等佔總人數的四分之三,而教育系統的職員近乎佔到一半。這七大改革是否能在未來三年順利完成?大家拭目以待吧!
事業單位結構化面試備考技巧
第一階段,初步了解。
對於剛剛接觸面試的考生而言,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結構化面試,它與以往我們了解的企業面試又有哪些不同。還要了解面試的考試流程,考察標準,出題類型,出題思路,以及基本題型的解答等等問題。如果我們認真的去做好這初級階段,認真的去了解什麼是結構化面試,我們會發現,這絕不僅僅是面對面的簡單聊天,問一些家長裡短的問題。
第二階段,勤加練習。
事業單位的結構化面試不是智商談兵,不管我們有多少理論基礎,都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上,必須要勤加練習。首先最需要練習的資料就是各省歷年的真題,因為無論任何考試,真題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有指向性的材料。所以考試先不要貪圖以量取勝,要做到少而精。如果本地市的題目練習完了,也可以找一些其它地方的題目繼續練習。地市真題可能不一定是你要考的地區,但真題有相似性,基本點都是一致的。
第三階段,善於總結。
我們在這個階段之前肯定做了大量的題目,這是很多備考學生反而會變得暈頭轉向,發現好多題目很像,很多題目反而不知道怎麼去答了。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總結,比如類似的題目怎樣組織答題結構,在這結構之下怎樣根據題目有針對性的解答。對於一些情境類的題目,要總結相似的情境怎樣處理問題。有一定總結之後才能讓自己的頭腦更加清楚,在有限的答題時間裡更快的作出反應。
第四階段,不斷積累。
這雖然是第四階段,但是這其實是貫穿在整個面試備考階段。每個考生都需要所看一看新聞,積累時政知識,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而且結構化面試中會涉及到一類哲理類的題目,往往需要用一些實例來加強自己的觀點,這些實例也是考生需要積累總結。考生在舉例的時候會發現肚中空無一物的感覺,那麼我們就要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一些典型的人物事跡進行記憶。這些是一個長久功夫,需要我們每天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