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收入最高的是還是專業技術職工,其次是管理職工,最後才是工勤職工。就以我們山西工作了十五年的事業單位職工來說,管理人員的工資大概是每個月3500元,提升為管理八級後也會加一點兒,但並不會加太多。工作十五年的專業技術職工基本都有了中級職稱待遇,每個月的收入要比管理職工稍微好一點兒,大概在4000元左右吧。工勤人員每個月的收入在2500左右。
在一些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市級和省級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市級比省級低一千多塊錢再正常不過了。經濟發達地區的工資基本上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福利補貼罷了,還有年終獎、績效獎金等各種因素,兩者的差距甚至是成倍的。工勤崗位也差不多,經濟發達的地區要比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收入高,有些特殊崗位的工勤職工還可以享受額外的補貼,所以不能計入工資考核。
從目前的房價來看,事業單位職工想要靠工資買房的想法並不現實。經濟發達地區收入雖然很高,但消費水平也很高,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消費水平雖然低,但收入少。就算是一些七八線的小城市,房價能達到5000及以上的很多,就按5000來算,100平的房子價值就是50萬,以現在事業單位的收入水平來看,你就算不吃不喝你也要花10年多的時間才能攢夠一套房子的錢。北上廣深的工資雖然比較高,但房價往往在三四萬之間,很多人幹一輩子都未必能在北京買一個衛生間,
對於事業單位職工來說,想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要麼就靠房貸,當十幾二十年的房奴;要麼就是靠家裡的支援;如果你都不想,那你只能租房了。現在很多有房的人,都是以前房價低的時候買的,現在房子都升值了。別的不說,誰能想到20年前北京三環的房價每平才3000塊錢,現在都翻了十幾倍了。
有些地區為了吸引人才,會給公職人員一個很低的房價,或者是直接提供住房補助。比如邊疆、地區的公職人員甚至可以半價買房,不過這類福利政策也只是少數地區。絕大多數的事業人員在買房上還是有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