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有人買房時問我:我買的房子到底日照夠不夠?不懂專業知識不懂日照怎麼買房;如何避免銷售員的坑(只說日照方面的)?已經入住了,前面突然要蓋一個高層,是否遮擋我?筆者在這裡嘗試用半專業半通俗的方式解釋一下日照的問題,對於原理和專業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後去看問題的答案。
住在多少層的房子,日照才真的不遮擋?
很多人都因為這個問題搞得矇頭轉向,銷售員其實也說不清,建築設計的人也就告訴你「一句話講不清楚」,上網去查就更糊塗了,一堆不知道從哪裡拼湊的規範和公式,把明白人都搞暈了。我就想用最簡單直白的話,來講清楚這個深奧的專業問題。
一、傳統的日照理解與計算
1、普通人接受日照這個概念,大多數來自於多年前的多層住宅的概念。對於不超過21米的住宅來說,日照依然可以用日照角度這個方式計算。
圖中是基本的日照角度計算示意。H的高度是南面房屋的簷口高度,H1是北面一樓的窗臺高度,D是前後樓的間距,h是日照角度。如果太陽可以照進後排房子的窗戶就可以認為是充足的日照了。那麼,一年當中北半球考慮到冬至日不是最冷的一天,一般取大寒日的日照角度也作為依據,前後樓高差是指H-H1的高度。D=(H-H1)/tgh就是公式。
這個公式算起來很麻煩而且需要統計的數據很複雜,於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採取了使用日照係數的方法。北京的日照係數是1.6,那麼日照間距D=(H-H1)*1.6就可以計算出這個日照間距了。一般情況下窗臺高度H1都是0.9m,如果多層樓是6層2.8米的層高加上0.6m的屋頂高度,可以計算出來日照間距=(6*2.8+0.6-0.9)*1.6=16.5米。
也就是說,北京的老房子日照間距不小於16.5米就是滿足日照間距了。
至於其他城市的日照間距係數見圖:
根據這個圖可以自己計算自己所在城市多層房子的日照間距。
2、傳統方法用於現代高層
隨著城市的發展,如果用傳統方式計算高層日照是什麼結果呢。還以北京為例,高度為80米的房子(女兒牆高度0.9米,窗臺高度0.9米,二者可以抵消),日照間距應該是80*1.6=120米,高度100米的房子日照間距應該是160米。這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了,對於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也非常不利,更不符合國家的土地利用政策。於是就誕生了日影分析的方法,這個方法後面介紹。對於新方法一般人很難理解,大多數腦海中還在用傳統方式在計算。那麼,我試著按照傳統方法算一下,高層住宅多少層以上就滿足傳統方法的日照了。
對於高度H=100米的高層,樓間距最少保證在D=40米,H1=H-H/1.6=100-40/1.6=75m米。也就是說,差不多25層才能滿足。雖然這個結果肯定不適應高層,但是也就可以給住在25層及以上的住戶吃一個定心丸,即使按照最原始的方式進行計算,你家的日照也滿足了。
一、現代高層的日影分析計算。
國家為了提高土地利用,對高層的日照允許採用日照分析的方式計算,這個計算更為複雜,大都採用計算機進行。我們講一下原理。
以下圖以上南下北的圖示為例,當前面有兩棟樓,後面的這棟樓不同時段的日影示意(25層以上的可以不用看了):
下午反過來再來一遍。
可以看出,不同時間段後面這排樓對應不同位置接收到的日照在不斷變化。一整天的日照是不可能了,國家對此多了統一規定:要求大寒日(或冬至日)保證在2個小時的日照就可以視為滿足日照要求。下圖為國家《居住區設計規範2018》的規定:
在這個表中,和城市常駐人口有關,和天氣的冷熱程度分區有關。還以北京為例,屬於二類氣候區常住人口大於50萬(豈止豈止),有效日照時間為8點-16點,日照時數是2小時。
對於2小時各地還有進一步的解釋,有要求連續兩個小時的,也有允許累計兩個小時的。一般累計兩個小時的是最低的要求了,也就是說上午給你照一個小時,下午照一個小時就算達標了。
下圖為一個合格的日照分析圖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原理還是太複雜,我們還是來點直觀的。
這個圖很好的詮釋了:1、25層以上的不要擔心了。2、前面沒有高層的也不要擔心了。3、後排其他的樓層要從前排的樓縫中採光,只要大寒日累計採光達到2個小時就算達標了。
一、老百姓的一些訴求是否合理。
1、我買的房子到底日照夠不夠?
已經解釋了,一般人如果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理解那就感覺不夠。當然,100米的樓你買25層以上肯定夠;80米的樓你買18層以上也肯定夠。買第一排前面沒有高層也夠。其他的,按照規劃要求,只能滿足大寒日最少兩個小時的起點標準,如果你有點專業知識,挑到合適的位置會遠遠高於2個小時的,那就賺到了。
2、已經入住了,前面突然要蓋一個高層,是否遮擋我。
還是這個計算方式,設計院肯定算過,規劃管理部門肯定核查過,會滿足2個小時的最低標準。你感覺被擋了,那是因為以前能滿足8個小時日照,現在只給你留了2個小時。去規劃部門調查一下就能得到證實。你會心裡不平衡,但是沒有辦法。在如此擁擠的城市裡,我們每個人的空間都被壓縮了,包括採光權。
3、不懂專業知識怎麼買房。
(1)買高的樓層,最笨的辦法從最上面數8-9層隨便買;(2)前面沒有高層的,買第一排;(3)買兩邊臨路的;(4)找人去問問規劃局或設計院的日照分析結果,一旦找到日照分析圖你可以挑那些日照好樓層低的房子,這就賺到了。
4、如何避免銷售員的坑(只說日照方面的)
(1)銷售員:不要相信超大樓間距這個說法,當你樓層低時,可能要160米的超大樓間距才能滿足日照,這肯定沒有啊。
(2)銷售員:中間後排的樓王,面對中央花園,安靜而美觀。還是樓層高了沒問題,樓層低的參見上一條。至於中央花園,夏天沒問題,冬天都是陰影。
銷售員:一般10層以上日照都沒有問題。胡說八道的,都得是前排的夾縫裡採光,好不到那裡去。
對於高層買房時遇到的日照問題,是否從這裡得到解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