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生活質量的普遍提高,大家買房子的時候喜歡挑選小區建造規劃優美,植被覆蓋率高以及容積率高的房子,關於小區的配套設施以及建造環境我們可以直觀的去看到,但是樓層應該如何進行選擇那,很多朋友也會覺得比較的迷茫,或者是對樓層選擇的時候比較糾結,下面就用18層的建築樓房給大家作為參考,分析一下,因為18層這樣的樓房高度也是比較常見的,這樣建築層高的小區一般也都是對於業主的居住感受比較在意的,希望能給到有需要的朋友起到一些參考作用吧!
首先我們選擇樓層的時候要考慮樓前有沒有遮擋,如果說是單元樓前視野開闊,沒有遮擋的話,這樣的樓房我們選擇餘地會比較大,因為無論你選擇哪一個樓層,採光都不會受到影響,但是選擇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下面兩個問題。
1,如果我們選擇的樓層比較低,例如一樓,二樓這樣的樓層,由於房子周邊會有植被綠化,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會使居住在房子裡感覺比較潮溼,另外也容易受到蚊蟲的騷擾,所以從這兩點考慮,我們儘量不要選擇比較低的樓層。
2,因為我們的樓房建築高度只有18層,即便是我們選擇高層的話,在城市中也未必能有很好的欣賞體驗,但是大家都知道,樓層越高售價越貴,這樣高層的價值就很難體現出來,當然個人喜好因素就另作別論,如果頂層帶有閣樓或者是露天平臺,自己精心打造一番,也不失為好的選擇。
3,除去高層和低層我們可以選擇的就是中間部分了,有一些文章曾經報到處這些樓層屬於「揚灰層」,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也有相關文章進行過闢謠,所以如果你家裡選擇8層到11層之間應該算是很好的樓層,因為這個樓層段,上下樓不會因為等電梯而浪費太多的時間,又不會受到低層帶來的噪音,潮溼等影響,也不會由於太高受到水壓,上下樓等影響。
其次,如果說我們的樓房前面有遮擋的話,就是我們的樓房前面有建築物,一般我們只有18層高的小區內,樓間距的規劃按照最低標準也會達到30米,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選擇樓層的時候就要仔細比對一下了。
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遮擋高度的計算方式:遮擋高度=前樓高度-樓間距tan(90-23.26-當地緯度),這對於18層的層高來說,因為前樓也是18層,層高3米,這樣整棟樓的高度就是54米(90-23.26-當地緯度)=30°,我們套用公式計算就是:遮擋高度+54-30tan30°=36.69米。咱們再用這個高度除以層高36.69÷3=12.23層,這個計算方式是冬至日正午前的樓層遮擋問題,如果這一天遮擋現象都不嚴重,那麼其它時間也就不會受到遮擋影響了,所以對於有遮擋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13層以及以上樓層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