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一直很嚴峻,加之今年疫情影響,可謂就業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對就業形勢的影響,近日,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項政策對於應屆生來說是重大利好消息,然而多數網友提出了反對聲音:
往屆生的出路在哪?
我不同意,我們年紀大的考好幾次的容易嗎,剛畢業的還有大好的青春和機會。
等著事業單位招考的往屆生心態崩了
是啊,因為疫情裁員強制不續約,我們又做錯了什麼,工作五六年,拖家帶口,我們更難。
據悉,2020年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達874萬,與去年相比多了40萬人。然而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僅有3成畢業生籤訂了就業協議,許多企業也都大幅縮減了校招需求,也就是說,如果國家不採取相關措施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粗略估計將有百萬以上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個數字是多麼龐大,必將使我國社會整體失業率過高。我們要明白,失業率過高就會引起一系列問題,消費萎縮、GDP下降、社會動蕩、國家負擔過重等。因此,國家出臺此項政策是站在整體的就業形勢和社會發展方面考慮的。
我們都能切身感受到今年這屆應屆生所面臨的壓力不同以往,這屆應屆生真的太難了。陽春三月,本應該是應屆生準備畢業論文、參加各種大型招聘會找工作的高峰期,但由於疫情影響,學校全部推遲了開學,畢業論文難以順利完成,更無法順利就業找工作。應屆畢業生沒有進入社會,沒有經驗,沒有儲蓄,沒有職場人脈關係,在就業中是相對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國家的扶持,社會的支持去構建自己的人生坐標,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每一個往屆生都是從應屆生走過來的,都曾享受過應屆生這個身份所帶來的紅利, 往屆生應該更能體會到應屆生的不容易。當前,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中國雖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疫情什麼時候過去還是個未知數,如果這次國家沒有扶持措施,他們找工作將會更加艱難。
然而很多往屆生認為自己被拋棄了,沒有機會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未必。我們要注意,應屆生的定義是當年畢業及在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國家規定擇業期為兩年,有的地方延長至三年),也就是說,應屆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20屆);另一種是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2年或三年擇業期年限的(18屆、19屆)。簡單的說,就是大學畢業後,你沒有籤訂勞動合同,本人的檔案留在了學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場,你在畢業的這兩年內,都可以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各類公職考試。
對於往屆生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各省公務員考試中很多還是需要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政策雖向應屆生傾斜,但是從大方向來看,今年大部分省份都會擴招,因此對於往屆生的招錄未必會減少。所以往屆生不要抱怨,要更加努力學習,抓住每一次考試機會,才是真理。
2020年各大行業將面臨大洗牌,我們國家也在經歷巨大的考驗,然而在許多企業倒閉的同時,又有許多公司迎來了創業機會,對於有經驗的往屆生來說,困難是暫時的,下半年可能會有好轉。
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一定是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就業問題,我們一定要理解國家的苦衷,齊心合力才能幫助國家度過難關,保住了中國這個「大家」,我們才能守住自己的「小家」。
本文文字均為本人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歡迎點讚收藏,後期我將繼續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請大持續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