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日報(7月15日)

2020-07-15 樂視界dream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調配多顆衛星支援搶險救災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為支援江西鄱陽湖區域抗洪搶險和河北唐山地區地震救援,迅速啟動快速響應機制,調動高分十號、風雲4A等衛星,對災區進行緊急成像觀測,為救災提供遙感、氣象數據支持。與此同時,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還調集測控專家組成衛星技術支持應急分隊,按衛星用戶要求及時調整衛星測控計劃,增加跟蹤圈次,為災區救援和後續災情判斷提供信息支撐。

NASA發布「火星直升機」功能演示視頻:將隨「毅力號」前往火星火星直升機(Mars Helicopter,取名為 Ingenuity) 是一種小型雙螺旋槳直升機,它將搭乘「毅力號」漫遊者前往火星。在探測車確定方位後,它將被部署到火星表面。NASA剛剛發布了一段展示其對該直升機預期能力的視頻。關於這架火星直升機首先要知道的是,它沒有任何跟火星探索相關的科學目標。這更像是一個概念證明,即證明飛機能在極稀薄的火星大氣中飛行。點擊文末了解更多連結可觀看演示視頻

航天日報(7月15日)

俄航天局長質疑 NASA 的登月項目 讚美中俄合作俄航天局長接受採訪評價了 NASA 2024 年重返月球的登月項目阿爾忒彌斯(Artemis),表示俄羅斯沒有興趣參與此類項目。他此前曾指出美國選擇 2024 年登月是出於政治理由,將美國在月球表面建立可維持探索項目比作美國人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NASA 正與俄羅斯討論為 Lunar Gateway 建造氣閥,但距離達成協議還很遙遠。俄航天局長在採訪中談論了更多與中國的太空合作,表示中俄關係非常好。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回歸地球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

航天日報(7月15日)

馬斯克回應SpaceX推遲衛星發射原因:公司格外「偏執」SpaceX最近第三次推遲了它的下一個星鏈(Starlink)任務,該任務還包括為BlackSky部署一顆衛星。目前不僅沒有就該發射任務給出新的時間,而且這家公司還面臨著另一項任務的推遲。原定於本周發射的一顆韓國軍事衛星也被推遲,這兩個推遲則是繼「星際飛船(Starship)」第五次發射推遲之後的又一批推遲。不過後者的發射仍可能會在本周發射。埃隆·馬斯克在Twitter上簡要地介紹一下公司的思路。他在Twitter上發文稱:「我們變得格外偏執。最大限度地提高發射成功的可能性是最重要的。」雖然這條推文是對一則有關韓國衛星發射延遲的新聞連結的回應,但這條推文似乎也適用於其他被推遲的任務。

俄航天集團公開有關「聯盟-阿波羅」計劃的解密文件據俄羅斯航天集團官網消息,該集團公開了一批見證蘇美「聯盟-阿波羅」計劃籌備和實施的解密檔案文件。這批文件包括蘇聯通用機器製造部長謝爾蓋·阿法納西耶夫籤署的有關命令、蘇聯科學院和美國航天局代表有關為兩國載人飛船和空間站接近和對接建造所需兼容設備的會談最終文件、蘇聯方面的有關備忘錄和決定以及當年的照片。

相關焦點

  • 航天日報(7月13日)
    三顆美國造衛星將搭載歐洲阿麗亞娜-5運載火箭發射升空(Mission:VA-253)歐洲重型火箭阿麗亞娜5號將於7月28日從法屬蓋亞那發射,並將三個數噸重的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其中包括一對美國製造的商業通信有效載荷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第二個衛星延壽器。
  • 航天日報(7月11日)
    帕克探測器拍攝到引人注目的彗星 NEOWISE 的圖像美國宇航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近日拍攝到快速移動的彗星NEOWISE的圖像。這顆彗星在3月下旬才被發現,正式命名為C/2020 F3 NEOWISE,最初發現它的儀器是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簡稱WISE)。
  • 航天周報(6月29日至7月5日)
    航天發射​7月1日4點10分(北京時間)獵鷹9火箭發射1顆重約為4噸的GPS-3衛星進入中地軌道軌道,並在海上平臺回收一子級。此次發射是獵鷹9火箭首次在發射軍星時被準許並完成一子級回收,也是GPS-3系列衛星的第3顆入軌和第2次使用獵鷹9火箭發射。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5日)
    1997年--美國卡西尼-惠更斯號土星探測器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38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使者"。飛船環繞地球運行14圈,安全飛行了21小時23分、60萬公裡,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義大利答應參與「阿蒂米斯(阿爾彌忒斯)」計劃
    )和義大利主管航天的總理府副秘書長弗拉卡羅手持所籤協議文本 【《航天新聞》9月25日報導】義大利已成為就「阿蒂米斯」載人探月計劃同NASA籤署合作協議的又一個國家,儘管意方參與的具體細節尚未敲定。 NASA和義大利航天局(ASI)都未公布該項合作下的任何具體項目。意航天局長薩科西亞在用義大利語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後續「實施協議」會明確合作的具體細節。聲明指出,意航天局有意提供乘員居住艙、月面科學調查和通信服務。
  • 9月7日(星期一)來了!龍巖快報
    今年我省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 全部發行到位據省財政廳消息,9月3日,我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218.7億元,加上5月已發行的131.5億元以及7月廈門發行的29億元再融資債券,今年財政部核定我省的379.2億元再融資債券規模已全部發行完成。
  • 公基每日十題(7月31日)
    1.2020年7月23日,我國天基測控系統團隊完成了天鏈一號02星及天鏈二號01星系統任務適應性改造等多項技術狀態準備,靜待天問一號發射。天鏈衛星系統被稱為( )。A.太空數據「中轉站」B.太空數據「計算站」C.火星數據「運算站」D.火星數據「測量站」 【答案】A。
  • SpaceX計劃11月14日首次商業載人航天;
    SpaceX計劃下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據悉,這項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名為「Crew-1」,是SpaceX在今年5月份執行的Demo-2任務的後續任務。該任務原定於今年10月31日在美國宇航局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進行。
  • 每周圖片精選(7.18-7.24)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蒂姆·愛爾蘭/攝 (新華社發)7月19日晚,在位於蒙窪蓄洪區內的郜臺鄉桂廟村,當地村民駕駛三輪車轉移家中物品。
  • 印度定於11月7日進行今年首次航天發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9日消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定於11月7日進行今年首次航天發射。該組織在推特上稱:「計劃發射攜帶作為主衛星的EOS-01衛星以及國際客戶的9顆衛星的運載火箭,發射大致定於2020年11月7日當地時間15時02分,具體根據天氣情況。」EOS-01衛星用於觀測地球,將用在農業和林業以及消除自然災害後果中。
  • 日報(11月14日)
    日報(11月14日) 發布日期:2020-11-16 10:06
  • 華高萊斯:航天科技民用化——接地氣的航天科技(下篇)
    作者丨管婷婷前文回顧(點擊查看)三、航天科技與商業在商業領域,有太多的航天科技轉化的實例。無人車在過去十多年的應用,主要在軍方和航天上,比如火星探測器。NASA的火星探測器用的是motion planning(運動規劃)的算法中D* Lite算法的優化變種。最早研究無人車「運動規劃和決策」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特倫,在2007年加入Google擔任副總裁,並創建了Google X(谷歌研究院),領導無人車項目。
  • 7月15日新疆資訊
    截至2020年7月13日 24:00 新疆連續147天無新增 7月13日0時至24時,新疆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2、烏魯木齊市增資調整後養老金已全部發放到位 7月13日12時,退休三年的唐濤收到一條簡訊,銀行卡入帳1071元。這是補發的今年1月至7月的基本養老金增資金額。
  • 公基每日十題(7月28日)
    1、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解析: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經過約28分鐘飛行抵達青島附近海域上空。
  • 未來一周天象預報(2020.7.19~7.25)
    7月17日之前它的視星等仍是二等或三等。儘管正在飛離太陽,新智彗星仍將在這個星期經過離地球最近的點。想要找到這顆彗星,先在黃昏中群星浮現的西北方天空找到高掛的北鬥七星。它們從勺柄向下垂掛著。從7月17日到21日新智彗星一直會在北鬥七星的勺彎下相隔20°到15°的位置,如下所示。這個距離大約相當於伸直手臂時一拳半到兩拳的長度。
  • 軍工板塊「強勢出海」A股15隻(名單)航空航天
    解析:航空指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的航行活動,航天指飛行器在大氣層外宇宙空間的航行活動。航空航天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的結構。經過近百年來的快速發展,航空航天已經成為21世紀最活躍和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領域,該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高度發展,也表徵著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先進水平。
  • 7月23日,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重磅好消息!中國走出重要戰略一步
    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正式拉開了中國、美國、阿聯火星探測年度大戲的帷幕。就在7月23日,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也傳來好消息。據央視網7月23日報導,中國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並成功將其送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中國正式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15、北鬥(現代詩)
    ——華夏智慧 9:43,庚子年6月23日歷史將永遠銘記今天的高光時刻北鬥3號衛星——第55顆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系統組網成功!40秒的發射經典時刻,凝結了中國航天人26年的風雨兼程、忍辱負重,負重前行!
  • 2020航空航天(渦噴)嘉年華拉開序幕 西安市民過足「飛行癮」
    8月7日上午,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委會主辦的2020航空航天(渦噴)嘉年華在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機場舉行。闞曉娟介紹了「2020航空航天(渦噴)嘉年華」的活動內容。隨後,趙艦為西安航天通航機場授予「西安航模飛行基地」牌匾。本次授牌旨在開啟西北地區渦噴航模飛行的行業戰略,將「渦噴」大概念化,讓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機場成為渦噴航模行業板塊的源動力,打造西北地區「五星級」的航模飛行賽事場地。儀式最後,餘亞軍、趙艦、闞曉娟、李彥林登臺,共同按下啟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