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發射
7月1日4點10分(北京時間)獵鷹9火箭發射1顆重約為4噸的GPS-3衛星進入中地軌道軌道,並在海上平臺回收一子級。此次發射是獵鷹9火箭首次在發射軍星時被準許並完成一子級回收,也是GPS-3系列衛星的第3顆入軌和第2次使用獵鷹9火箭發射。
7月3日11時1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西柏坡號」科普衛星(八一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該發任務首次使用了新研的四點式連接解鎖裝置,並採用精準落區控制技術,改變原先二子級的落區位置。
火箭實驗室公司的「電子」小型運載火箭7月5日在紐西蘭北島瑪希亞半島的歐尼努伊站執行了一次發射任務,但以失敗告終,未能把所攜帶的7顆衛星送入軌道。火箭於北京時間5時19分點火起飛。火箭實驗室公司在火箭起飛後約半小時證實,火箭在二級工作過程中出問題,導致火箭和所載衛星被毀。該公司向本次發射的客戶表示「深深的歉意」。這是「電子」火箭2017年5月首飛以來的第13次發射任務。在這13次任務中,只有首飛和本次發射以失敗告終。
7月5日7時44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試驗六號0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試驗六號02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製,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38次發射。
航天資訊
據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方消息:6月30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有效載荷完成開通,經過遙測數據判讀,星載基準頻率合成器、原子鐘、導航任務處理單元、星間鏈路等載荷設備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號正常。
央視新聞6月30日報導:據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消息,近日,由該中心承擔的「中國氣象局風雲四號衛星用戶利用站建站」任務在廣州順利完成,並進行了衛星數據現場接收測試。
亞馬遜啟動太空部門計劃,將建立航空航天和衛星解決方案部門。據介紹,建立該部門,預計與航天相關的雲計算業務將出現大幅增長。
日本《東方新報》6月30日報導,日本政府確立了一項關係日本航天事業今後10年發展方向的新《宇宙基本計劃》,計劃制定了日本的月球探測和產業培育目標,擬將航天產業規模擴大數倍。這是日本時隔5年再次對該計劃進行修改。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6月30日表示,計劃研製「安加拉-A 5」重型運載火箭系列可重複使用型號。升級後的「安加拉-A 5M」火箭首飛將在2024年進行,其性能將更加出眾,結構重量將得到進一步減輕,並將使用改進型發動機和控制系統。
7月1日消息:由於運載火箭突然出現問題,美國宇航局(NASA)決定將其「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一周。現在,發射可能於7月30日之後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進行。
7月1日上午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景區微信公眾號發文《現場觀摩火箭發射「拍了拍」你》 中出現一條關於現場觀看中國火星探測發射的旅遊信息。其中透露2020年7月20日至7月25日期間,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將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將拍賣三件阿波羅11號歷史文物,作為其2020年7月17日和18日舉行的Legends & Explorers拍賣會的一部分。其中三個手控器在1969年7月首次載人登月任務中用於操縱著名的哥倫比亞指揮服務艙(CSM),預計每個手控器的價格在8萬至20萬美元之間。
《航天新聞》7月1日報導:藍色起源公司本周向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交付了一臺BE-4型發動機。後者「火神-半人馬座」火箭的主級將採用兩臺該型發動機。聯合發射聯盟公司7月1日通過推特宣布,這臺發動機已運抵其位於阿拉巴馬州迪凱特的火箭工廠。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其鳳,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日在京逝世。
北京時間7月3日晚間消息,英國政府和印度電信大亨蘇尼爾·米塔爾(Sunil Mittal)贏得了對破產的衛星運營商OneWeb的拍賣,使英國距離重新啟動退歐後的太空雄心又近了一步。英國政府和米塔爾表示,巴蒂集團將為OneWeb提供「商業和運營領導」,而英國政府將對OneWeb未來的任何出售擁有發言權,並將以國家安全為由,決定哪些國家可以獲得OneWeb的技術。
NASA加碼SLS火箭,計劃發射九次阿爾忒彌斯任務。SLS中文名太空發射系統又叫空間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簡稱SLS),是一種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運載火箭,SLS是美國重返月球的利器。